南桥. "严师出高徒"一点儿也不过时[N]. 中国教育报, 2013-3-27(3).
张德香, 邓钰梅, 李学林. "严"师出高徒[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4): 161-162. doi: 10.3969/j.issn.2095-3089.2015.04.160
陈思华. 严师未必出高徒[J]. 宁夏教育, 2011(1): 70.
胡平生. 礼记(上)[M]. 张萌,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17: 16.
田正平, 章小谦. "老师"称谓源流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3): 61-67. doi: 10.3785/j.issn.1008-942X.2007.03.007
顾明远, 王炳照. 中国教育大系·中国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5.
章小谦. "先生"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4): 73-78. doi: 10.3969/j.issn.1000-5560.2007.04.011
徐喻嫚. "老师"称谓研究[D]. 武汉: 湖北大学, 2011: 31-32.
蔡玉莲, 章小谦. "学生"考[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122-131. doi: 10.3969/j.issn.1000-579X.2008.04.022
郭华. 儿童·孩子·学生[J]. 人民教育, 2006(11): 26-27.
徐岚. 师父、师傅还是老板——从教师角色看研究型大学师生关系[J]. 高校教育管理, 2013(3): 33-40.
陈桂生, 范敏. 教育学的逻辑框架——专访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J]. 教师教育学报, 2021(6): 1-7.
班振, 朱成科. 他者伦理学视角下师生关系的审视与样态重构[J]. 教育导刊, 2017(2): 14-17. doi: 10.3969/j.issn.1005-3476.2017.02.003
扈中平. 教育目的论[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48.
刘尧. 教育名言何以蜕变为教育谬误[J]. 教育科学研究, 2019(2): 30-33.
石中英. 师道尊严的历史本意与时代意义[J]. 当代教师教育, 2017(2): 18-23.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2.
弗里德里希·尼采. 教育何为?[M]. 周国平, 译. 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 18-20.
李广, 解书. 习近平论教师[J]. 全球教育展望, 2017(10): 3-10.
宋磊, 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寄语[J]. 教师教育学报, 2020(6): 1-6.
伊曼努尔·康德. 论教育学[M]. 赵鹏, 何兆武, 译. 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M]. 李其龙,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18-19.
靳澜涛. 我国教育治理政策化的成因与出路[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2): 35-43.
刘晓巍. 论教师惩戒权是一种权力及其指向[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3): 22-27.
扈中平, 蔡春, 吴全华, 等. 教育人学论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160.
付睿. 论中小学教师减负[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2): 13-16.
王富伟, 胡媛媛, 赵树贤. 小学教师典型一天的制度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 2018(9): 117-128.
杨瑞勋, 和学新, 班振. 教师内生性动力的意蕴及其实现[J]. 当代教育科学, 2021(01): 87-95.
刘铁芳. 走向整全的人: 个体成长与教育的内在秩序[J]. 教育研究, 2017(5): 33-42.
史露露, 王冬梅. 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建设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16(30): 76-78.
蒋维西.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困境与突破[J]. 基础教育研究, 2017(13): 46-49.
魏书生. 最好的管理是让学生自我管理[J]. 江苏教育, 2017(39): 1.
班振. 从价值转向与哲学基础探寻教育过程评价的意义[J]. 教育导刊, 2020(9): 16-20.
雅思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