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
郭戈. 我国的乐学思想传统[J]. 课程·教材·教法, 2014(5): 11-17, 85.
|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3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
|
王国轩. 大学·中庸[M]. 3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105.
|
杨伯峻. 孟子译注[M]. 2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19.
|
韩东育. 道学的病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
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M]. 修订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5.
|
李会富. 绍续与革新: 儒学史视域中的理学问题考察[M].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
|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
杨天宇. 礼记译注: 下[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
张觉. 荀子译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302-308.
|
周敦颐. 周子通书[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
|
土田健次郎. 道学之形成[M]. 朱刚, 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
黄宗羲. 宋元学案[M]. 全祖望, 补修; 陈金生, 梁运华,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
洪梅, 李建华. 寻"孔颜乐处"的生态价值取向——从周敦颐到程颢、程颐[J]. 齐鲁学刊, 2012(4): 17-21. doi: 10.3969/j.issn.1001-022X.2012.04.003
|
程颢, 程颐. 二程集[M]. 王孝鱼,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
张载. 张载集[M]. 章锡琛,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78.
|
张建民. 论张载变化气质说的哲理基础[J]. 齐鲁学刊, 2016(2): 17-21. doi: 10.3969/j.issn.1001-022X.2016.02.004
|
邵雍. 邵雍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0.
|
陈来. 宋明理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24.
|
脱脱, 等. 百衲本宋史[M].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4.
|
王凤喈. 中国教育史大纲·中国教育史[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
|
周洪宇, 郭娅. 中国教育活动通史: 第四卷(宋辽金元)[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7.
|
姜锡东. 论"圣贤气象"——宋代朱熹、吕祖谦《近思录》研究之一[J]. 河北学刊, 2006(1): 170-176. doi: 10.3969/j.issn.1003-7071.2006.01.033
|
陆九渊. 陆九渊集[M]. 钟哲,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
吕祖谦. 吕祖谦全集: 第一集[M].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8.
|
田浩. 朱熹的思维世界[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