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 黄莹.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其教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9): 127-131. doi: 10.3969/j.issn.1003-2614.2018.09.029
高毅哲. 为师范生成长赋能——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解读[EB/OL]. (2021-05-07)[2023-01-1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105/t20210507_530100.html?authkey=boxdr3.
沈莎. 师范生自我和谐、生命意义和自杀态度的关系研究[D].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14.
冉源懋, 赵婷婷. 生命教育研究二十年: 回顾与展望[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25): 9-14.
冯建军.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践[J]. 思想理论教育, 2006(11): 25-29.
葛向丽. 师范生生命教育研究[D]. 开封: 河南师范大学, 2016.
程豪. 生命教育: 内涵解构、现实困顿及破解之道——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思考[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5): 92-102.
刘慧. 师范生生命教育探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李芳, 刘彤, 胡正娟, 等. 大学生生死观调查研究及生命教育的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11): 93-96. doi: 10.3969/j.issn.1002-9931.2012.11.021
高洁. 西安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07.
叶澜. 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36.
顾明远.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J]. 课程·教材·教法, 2013(9): 85.
张文质.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006: 27.
蔡亚平. 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实施路径[J]. 教育探索, 2012(11): 28-29.
刘济良. 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刘铁芳. 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5): 65-72.
叶澜. 更新教育观念, 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 1998(2): 6-11.
潘明芸, 吴新平.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2): 129-133.
冯建军. 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 中国教育学刊, 2010(1): 35-38.
冯建军. 从知识课程到生命课程: 生命教育视野下课程观的转换[J]. 课程·教材·教法, 2013(9): 89-92.
刘志军. 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曹晶. 论个体生命视角下的课程内涵[J]. 江西教育科研, 2006(11): 60-62.
蒋军营, 刘济良. 个体生命卓越性视域下的教育及其建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3): 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