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ON F, SÄLJÖ 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i-Outcome and Process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6, 46(1): 4-11. doi: 10.1111/j.2044-8279.1976.tb02980.x
|
(美)R. 基思·索耶(R. Keith Sawyer).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 徐晓东, 等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1-3.
|
钱薇旭, 伊亮亮, 马芳, 等. 信息技术课程深度学习影响因素研究*——以"信息可信度评估"学习内容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 2018(11): 87-93.
|
胡航, 杨旸. 深度学习: 从"点"走向"变换" [J]. 今日教育, 2020(6): 50-55.
|
董晓晓, 周东岱, 黄雪娇, 等. 深度学习视域下教学设计路径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 2021(4): 55-60.
|
张旭. 分布式认知视域下的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策略研究——以可视化编程Scratch为例[D].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0.
|
张晓娟, 吕立杰. SPOC平台下指向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模式建构[J]. 中国电化教育, 2018(4): 96-101, 130.
|
何玲, 黎加厚.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 现代教学, 2005(5): 29-30.
|
张浩, 吴秀娟. 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0): 7-11, 21.
|
段金菊. e-Learning环境下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5): 38-43.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2009年学情调查问卷手册[Z]. 2009.
|
胡航, 董玉琦. 深度学习数字化资源表征方法与开发模式[J]. 中国远程教育, 2017(12): 5-11, 20, 79.
|
何诗雨, 高欣玉, 胡航. 意象图式: 思维可视化技术学科应用的重要方法[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4(6): 37-48.
|
王靖.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3.
|
SHEARD J, CARBONE A, LISTER R, et al. Going SOLO to Assess Novice Programmers [P].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n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2008.
|
胡航. 学习起点诊断与干预: 深度学习成为可能——《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 诊断、机制与策略》评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6): 111-112.
|
杨男才. 基于计算思维的高中信息科技《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探究[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
马会, 康忠琳, 胡航. 意志力: 合作意识促进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关键[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4(6): 23-36.
|
胡航, 梁佳柔. 学习空间: 在线学习力的环境影响因子与设计之道[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4(6): 2-13.
|
胡航. 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证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
曹兆海.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深度学习[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09(5): 52-53.
|
徐晨.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Python编程教学评价探索——以《编程计算》单元为例[D]. 扬州: 扬州大学, 2021.
|
白雪梅, 顾小清. K12阶段学生计算思维评价工具构建与应用[J]. 中国电化教育, 2019(10): 83-90.
|
KORKMAZÖ, ÇAKIR R, ÖZDEN M Y. A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Study of the Computational Thinking Scales (CTS)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7, 72: 558-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