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张琦.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减贫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57(4): 129-13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J]. 中国产经, 2016(10): 52-57.
唐天元, 张相龙, 马蕾, 等. 职业农民需求量预测及其实现路径[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3, 57(1): 151-159.
邹瑜, 王华丽, 刘子豪. 生计恢复力框架下易地扶贫搬迁农户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调查[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 34(11): 29-35.
张会萍, 罗媛月. 易地扶贫搬迁的促就业效果研究——基于劳动力非农转移和就业质量的双重视角[J]. 中国人口科学, 2021(2): 13-25, 126.
李聪, 郭嫚嫚, 李萍. 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的发展困境?——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福祉-生态" 耦合模式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 33(11): 97-105.
王伟军, 赵雪雁, 李花. 易地扶贫搬迁对贫困山区农户生计空间的影响机理——以陇南山区为例[J]. 经济地理, 2022, 42(5): 165-174.
张涛, 张琦. 新中国70年易地扶贫搬迁的就业减贫历程回顾及展望[J]. 农村经济, 2020(1): 39-45.
陈菲菲, 张祎彤, 仇焕广. "挪穷窝"后如何实现平稳过渡?——基于疫情冲击下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治理的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2(2): 48-59.
程名望, 潘烜. 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村非农就业影响的实证[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2): 94-99.
张锦华, 沈亚芳. 家庭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职业流动的影响——对苏中典型农村社区的考察[J]. 中国农村经济, 2012(4): 26-35.
姚先国, 俞玲. 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5): 16-22. doi: 10.3785/j.issn.1008-942X.2006.05.002
宁光杰, 尹迪. 自选择、培训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提高[J]. 中国农村经济, 2012(10): 49-57.
JIANG L, CHEN J C, HE Z W, et al. The Education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Non-Farm Income of Chinese Western Rural Labors[J].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15, 7(1) : 122-142.
史清华, 徐翠萍. 农户家庭成员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长三角15村的调查[J]. 管理世界, 2007(7): 75-83.
王春超, 周先波. 社会资本能影响农民工收入吗?——基于有序响应收入模型的估计和检验[J]. 管理世界, 2013(9): 55-68, 101, 187.
章元, 陆铭. 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J]. 管理世界, 2009(3): 45-54.
周冬. 互联网覆盖驱动农村就业的效果研究[J]. 世界经济文汇, 2016(3): 76-90.
赵羚雅, 向运华. 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与非农就业[J]. 软科学, 2019, 33(6): 49-53.
潘明明, 蔡书凯, 周游. 互联网使用促进农村妇女非农就业了吗——基于苏、皖、豫、鄂四省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21(8): 133-144.
阿马蒂亚·森. 以自由看待发展[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范佳男. 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理论研究[D].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2015.
阿玛蒂亚·森, 祝永庆. 商品与可行能力(上)[J]. 消费经济, 2021, 37(5): 3-10.
鲍海君, 叶群英. 城中村改造的人本尺度与福利平衡: 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J]. 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11): 25-31.
章文光, 徐志毅, 廖冰武, 等. 生计资本、社会环境与贫困人口务工就业意愿[J]. 科学决策, 2022(8): 1-14.
叶战备. 可行能力视阈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J]. 学习与探索, 2009(1): 74-77.
刘敏, 张巍. 全面性表现、结构性成因与对策性建议——当代中国农民弱势地位问题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 2006(1): 102-107.
高进云, 乔荣锋, 张安录. 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模糊评价——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J]. 管理世界, 2007(6): 45-55.
韩丽萍, 刘扬. 内蒙古农民工"可行能力"测度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视角[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2, 33(5): 127-130.
杨琳琳. 可行能力视角下残疾人就业的实现困境与完善路径[J]. 残疾人研究, 2016(4): 12-17.
袁方, 史清华. 不平等之再检验: 可行能力和收入不平等与农民工福利[J]. 管理世界, 2013(10): 49-61.
SAHA S, BEJERHOLM U, GERDTHAM U G,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of Supported Employment Adapted for People with Affective Disorders[J]. Nordic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8, 72(3): 236-239.
GILES J, MU R. Village Political Economy, Land Tenure Insecurity, and the 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Decision: Evidence from China[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8, 100(2): 521-544.
李静. 精准就业: 可行能力视角下农村弱势群体的扶贫方略[J]. 中国行政管理, 2020(1): 58-62.
OLIVER R L. 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0, 17(4): 460-469.
宋圭武. 农户行为研究若干问题述评[J]. 农业技术经济, 2002(4): 59-64.
动静贵州. 脱贫攻坚"一步千年"背后的故事[EB/OL]. (2022-04-19)[2022-07-08]. http://www.kaili.gov.cn/xwzx/szyw/202204/t20220419_73502818.html.
凯里市生态移民局. 凯里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生态移民局)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EB/OL]. (2022-02-28)[2022-07-08]. https://www.kaili.gov.cn/zwgk/bmxxgkml/fpkfbgs/zfxxgk_5682317/zfxxgknb_5682327/202202/t20220224_72667450.html
方绮雯, 刘振球, 袁黄波, 等.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及AMOS软件实现[J]. 中国卫生统计, 2018, 35(6): 958-960.
路锦非, 陈梦瑶. "农民上楼"对农民福利改善的比较研究[J]. 城市问题, 2020(9): 25-33.
成程, 陈利根. 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居住农民福利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3(2): 1-9.
叶初升, 李慧. 以发展看经济增长质量: 概念、测度方法与实证分析——一种发展经济学的微观视角[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12): 17-34.
KOUFARIS M. Apply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Flow Theory to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2, 13(2): 205-223.
YEOM I S. Effects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paration for Old Age in Middle and Older People on Reemployment Desire[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2019, 30(4): 17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