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22-12-22(1).
李政. 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 障碍及其消解[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9): 87-92.
潘海生, 宋亚峰, 王世斌.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框架建构与困境消解[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 69-76.
方益权, 闫静. 关于完善我国产教融合制度建设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5): 113-120.
何润, 崔延强.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校治理体系的供给障碍与创新路径[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5): 150-158.
郝天聪, 石伟平. 从松散联结到实体嵌入: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困境及其突破[J]. 教育研究, 2019(7): 102-110.
童卫丰, 张璐, 施俊庆. 利益与合力: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教融合及其实施路径[J]. 教育发展研究, 2022(17): 67-73.
胡昌送, 张俊平.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 本质、模式与路径——基于知识生产方式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4): 92-97.
李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化: 新尺度、新挑战与新方向[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24-33.
约翰·H·霍兰. 隐秩序: 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 周晓牧, 韩晖, 译.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1.
黄炎培. 职业教育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9: 72.
王中教, 刘梦青, 马庆敏. 赋能共同富裕的产教融合: 逻辑理路与现实选择[J]. 江苏高教, 2023(1): 35-43.
杨寿堪.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J]. 湖南社会科学, 2003(5): 4-7.
张庆民, 顾玉萍. 链接与协同: 产教融合"四链"有机衔接的内在逻辑[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1(4): 48-56.
谢笑珍. "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5): 81-87.
HOLLAND J H. Studying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J].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2006(1): 1-8.
白冰, 华培凯, 郭志琼. 企业IT系统的动态复杂性: 适应性的视角[C]//Intern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ICASSR 2015). Atlantis Press, 2015: 866-869.
斯特凡妮·博格特. 适应复杂[M]. 寿雯超, 译.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
皮埃尔·布迪厄, 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 反思社会学导引[M]. 李猛, 李康, 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133.
潘开灵, 白烈湖. 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105.
庄西真. 产教融合的内在矛盾与解决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9): 81-86.
张永安, 李晨光. 复杂适应系统应用领域研究展望[J]. 管理评论, 2010(5): 121-128.
教育部. 职业教育"五个对接"[EB/OL]. (2012-09-03)[2022-11-27].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s6236/s6811/201209/t20120903_141507.html.
安德鲁·阿伯特. 职业系统: 论专业技能的劳动分工[M]. 李荣山,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22-23.
门超, 周旺.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机理、表征、症结及策略[J]. 教育与职业, 2023(3): 45-51.
曾珍香, 杨清秀, 张琳. 基于CAS理论的高校协同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 70-77.
高树仁, 董新伟. 论行业组织的职业教育职能及其建构路径[J]. 职教论坛, 2016(13): 77-81.
约翰·霍兰. 涌现: 从混沌到有序[M]. 陈禹, 等译.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31.
桑新民. 学习科学与技术: 信息时代学习能力的培养[M].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137.
彼得·A·霍尔, 戴维·索斯凯斯, 史蒂文·卡斯珀, 等. 资本主义的多样性: 比较优势的制度基础[M]. 王新荣,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245-249.
朱高峰. 教育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1): 1-5.
慕静, 王仙雅. 基于CAS理论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形成机制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10): 8-11.
王辉.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析理[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2(27): 5-12.
DRUCKER P F.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93: 49.
原毅军, 董琨. 经济中介组织发展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94.
潘海生, 程欣. 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内涵和行动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12): 68-74.
袁振国. 教育政策学[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183.
欧阳河, 戴春桃. 产教融合的内涵、动因与推进策略[J]. 教育与职业, 2019(7): 51-56.
沈纯道. 现代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M].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5: 21.
高鸿, 赵昕. 论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主体作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12): 17-21.
宋亚峰, 潘海生.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34): 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