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8-39.
刘鹏, 崔彩贤. 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治保障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5): 102-109.
于法稳, 侯效敏, 郝信波. 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与对策[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1(3): 64-68.
王富忠, 胡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南疆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J]. 农业经济, 2021(11): 43-45.
鄂施璇. 韧性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绩效评估[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 37(9): 1053-1058.
赵新民, 姜蔚, 程文明.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村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意愿研究: 以新疆为例[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1, 37(4): 439-447.
孙前路. 西藏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35(8): 976-985.
韩晴, 黄速建, 肖宇佳, 等. "硬创业"还是"软创业"?——基于多重心理因素的学术创业形式选择组态分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3, 45(1): 137-152.
林丽梅, 何秀玲, 韩雅清. 生态认知、关系网络对村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行为的影响: 基于福建省501份村民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1, 37(10): 1301-1309.
杜建国, 段声丽. 环境责任感对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绿色自我效能感和绿色感知价值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3): 48-60.
李长安, 郭俊辉, 陈倩倩, 等.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居民的差异化参与机制研究——基于杭城试点与非试点社区的对比[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32(8): 23-29.
崔亚飞, 曹宁宁. 公众环境意向与亲环境行为: 社会信任的调节效应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1, 40(4): 136-140.
翟坤, 陈华, 赵国庆, 等. 公众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金融素养、风险感知及价值感知的链式影响[J]. 宏观经济研究, 2021(3): 39-51, 135.
郭晓彬, 姚娟, 付鹏飞. 游客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的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效应[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6(5): 882-890.
赵连杰, 南灵, 李晓庆, 等. 环境公平感知、社会信任与农户低碳生产行为——以农膜、秸秆处理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40(12): 91-100.
邢大伟, 徐金海, 曾华盛, 等. 风险认知、社会信任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基于江苏省扬州市418户农户调查的数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43(11): 51-60.
DIRKS K T, FERRIN D L. The Role of Trust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1, 12(4): 450-467.
郭清卉, 李昊, 李世平. 农户亲环境行为心理驱动因素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2, 36(6): 56-64.
于丽卫, 孔荣. 政府规制如何影响农户绿色创业意愿?——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2, 36(4): 8-14.
付景涛, 刘路瑶, 张靓婷. 放任型领导影响员工工作重塑的双刃剑效应[J]. 管理学报, 2022, 19(5): 66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