骞真. 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人类文明新形态——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透视[J]. 贵州社会科学, 2022(9): 17-23.
|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 人民日报, 2023-02-08(1).
|
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3.
|
何传启. 中国现代化研究的近百年回顾[J]. 理论与现代化, 2018(1): 33-38.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1-70.
|
陶东风. 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J]. 二十一世纪, 1999(3): 15-22.
|
傅慧芳, 白茂峰.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述评与前瞻[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3(2): 19-30.
|
郭昭, 赵海霞, 杨颖萱. 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 重庆社会科学, 2023(6): 64-79.
|
潘东梅.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述评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2): 26-33.
|
范瑞滨.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D].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左玉河.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与超越之路[J]. 史学月刊, 2014(6): 55-71.
|
宋晓来. 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J]. 中州学刊, 1998(2): 139-144.
|
孙占元. 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J]. 史学理论研究, 2000(4): 124-134.
|
林剑. 不应误读与否弃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4(10): 5-14.
|
叶险明. 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建构[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5.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66.
|
胡博成. 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探索及原创性贡献研究[J]. 宁夏党校学报, 2023(2): 32-39.
|
周康林.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问题域与当代启示[J]. 教学与研究, 2022(4): 56-67.
|
本刊记者. 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1): 13-22.
|
列宁全集: 第36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 208.
|
毛泽东选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671.
|
何中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蕴再思考[J]. 哲学研究, 2021(10): 5-17.
|
本刊记者.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严书翰教授[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12): 12-22.
|
何中华. 世界历史·亚细亚现象·中国道路——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角度看[J]. 文史哲, 2022(1): 5-15.
|
漆思, 梁文巧. 在批判与超越资本逻辑中探寻社会正义的现实道路[J]. 贵州社会科学, 2023(1): 17-23.
|
林毅. 现代化与民主的西方式悖论及其中国式解题——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优势[J]. 探索, 2023(3): 15-26.
|
王建国, 陈莎莎.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探索之路[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3): 19-26.
|
王雨辰. 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难题的解决及其意义[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1-10.
|
吴晓明. 世界历史与中国式现代化[J]. 学习与探索, 2022(9): 1-8.
|
周建超. 中国式现代化: 脉络、样态和进路[J]. 贵州社会科学, 2023(5): 4-12.
|
付文军. 《资本论》的历史哲学意蕴[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2): 21-29.
|
刘同舫. 以唯物史观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J]. 哲学研究, 2023(3): 5-14.
|
孙正聿.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J]. 哲学研究, 2022(1): 5-11.
|
何传启.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模式演进[J]. 人民论坛, 2021(16): 16-19.
|
邓小平文选: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113.
|
韩喜平, 郝婧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蕴[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2(2): 102-111.
|
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3: 14.
|
钟瑛.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原创性探索与新时代创新发展[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1(6): 18-26.
|
胡鞍钢.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新阶段: 2020—2035年[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1-13.
|
张建忠. 现代化视域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和发展进阶[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1): 30-40.
|
毕照卿, 张占斌. 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驾驭与超越[J]. 思想教育研究, 2023(1): 10-16.
|
辛向阳. "两个决不会"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9): 1-12.
|
虞崇胜. 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属性: 现代性、中国性、世界性[J]. 探索, 2023(4): 15-28.
|
袁祖社.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及世界性意义[J]. 学术界, 2022(7): 15-28.
|
吴宏政. "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历史意义的先行进驻[J]. 湖北社会科学, 2023(1): 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