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10-28(1).
辛涛, 李刚. 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新时代内涵[J]. 人民教育, 2021(1): 17-20.
柳海民, 邹红军. 高质量: 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路向的时代转换[J]. 教育研究, 2021(4): 11-24.
李宜江.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时代内涵、价值意蕴和实践取向[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7): 1-10.
李政涛. "五育融合"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J]. 人民教育, 2020(20): 13-15.
周全. 数字化转型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 2022(11): 53-60.
张斌平, 邱悦. 新时代党建引领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S2): 1-3.
叶冠毅, 苏立阳. 打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本——福建南安示范区成果推广应用的行与思[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S1): 89-92.
胡钦太, 杨伟杰, 凌小兰. 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 推动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广东"爱种子"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 2022(6): 15-21.
肖林, 郑智勇, 宋乃庆. 教育信息化促进西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检视——基于3134份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237-245.
宁本涛, 杨柳. 以"五育融合"之力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来自第二届全国"五育融合"研究论坛的观点[J]. 中国电化教育, 2021(6): 1-6.
高鑫, 宋乃庆. 增值评价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6): 100-106.
王婷, 谭克平, 刘坚. 美国教育变革中"学习机会"的概念演变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17(11): 40-47.
余慧娟. 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 牢牢把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J]. 人民教育, 2020(21): 6-9.
罗生全, 随国栋. 经济圈建设背景下高质量教育的发展逻辑与推进路径[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153-164.
陈南, 程天君. 高质量教育体系: 深化改革促进公平的新方向[J]. 人民教育, 2021(5): 41-46.
朱永新, 郝晓东.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条件、特征、关键与底线[J]. 人民教育, 2021(1): 13-16.
刘宝存, 张金明. 国际视野下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内涵、挑战及建设路径[J]. 重庆高教研究, 2022(1): 6-14.
许长青. 新常态下的中国教育公平问题探讨: 基于社会流动的视角[J]. 教育与经济, 2016(6): 8-16.
唐译. 图解说文解字[M].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4: 392.
汤可敬. 说文解字今释(上)[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2: 485.
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 第4卷[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9: 248.
石中英. 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其政策意义[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4): 75-8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2: 452.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科伦理学[M]. 苗力田,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98.
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M]. 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51.
PORTER A C, GAMORAN A. Methodological advances in cross-national surveys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2.
白益民. 学习时间与学习结果关系模型研究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 1999(6): 1-7.
王婷. 学习机会国际测评的回顾与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2017(11): 43-54.
陆璟. PISA测评的理论和实践[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7.
STEVENS F I. Applying an opportunity-to-learn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practices via secondary analyses of multiple-case-study summary data[J]. The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1993(3): 232-248.
KURZ A, ELLIOTT S N, LEMONS C J, et al. Assessing opportunity-to-lear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gener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classes[J]. Assessment f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 2014(1): 24-39.
辛涛, 姜宇, 王旭冉. 从教育机会到学习机会: 教育公平的微观视域[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2): 18-24.
Wang J. Opportunity to learn: the impac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998(3): 137-156.
姚永强.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4.
褚宏启. 论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 教育研究, 2011(10): 3-10.
刘献君. 论"以学生为中心"[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8): 1-6.
BLAKE C, PANG V O. Transforming education and supporting equity through opportunity to learn standards[J]. National forum of applied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14(1): 19-30.
DOUGHERTY K J. Opportunity-to-learn standards: a sociological critique[J].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96(1): 40-65.
刘国瑞.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动力系统的演进与优化[J]. 高等教育研究, 2018(12): 1-8.
刘燚, 张辉蓉. 建党百年来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反思展望——基于教育方针分析的视角[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1(4): 18-25.
SCHEERENS J. Opportunity to learn, curriculum alignment and test preparation: a research review[M].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 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EB/OL]. (2021-03-04)[2022-07-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103/t20210317_520238.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EB/OL]. (2022-01-05)[2022-07-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732/202201/t20220107_593059.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EB/OL]. (2017-04-26)[2022-07-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1/moe_1789/201705/t20170512_304462.html.
黄兴胜, 黄少成.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践行教育公平的历程、成就与启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1(4): 18-27.
程天君, 等. 新教育公平引论[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2.
范涌峰. "后减负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重构[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6): 42-52.
顾明远. 以提高教育质量来促进教育公平[J]. 新教师, 2021(9): 1.
杨九诠.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双重结构及政策重心转移[J]. 教育研究, 2018(11): 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