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衡山, 王文烂. 合作社的本质规定与现实检视——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农民合作社?[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7): 15-26.
周应恒, 胡凌啸.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能否实现"弱者的联合"?——基于中日实践的对比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6(6): 30-38.
刘同山, 苑鹏. 农民合作社是有效的益贫组织吗?[J]. 中国农村经济, 2020(5): 39-54.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21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EB//OL]. (2022-07-21)[2023-04-25].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KJJYS/202207/t20220721_6405218.htm.
徐旭初, 金建东, 吴彬. "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浙江实践及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6): 58-66.
朱乾宇, 龙艳, 钟真. "三位一体": 从单一合作到综合合作的制度创新——基于三个案例的比较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21(6): 19-33.
孙同全. 从制度变迁的多重逻辑看农民资金互助监管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农村经济, 2018(4): 41-53.
DEBARY A. Die erscheinung der symbios[M]. Strasbourg: Privately Printed, 1879.
AHMADJIAN V. Symbiosis: 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association[M].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86.
袁纯清. 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徐光华, 陈良华, 王兰芳. 战略绩效评价模式: 企业社会责任嵌入性研究[J]. 管理世界, 2007(11): 166-167.
胡晓鹏. 产业共生: 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9): 118-128.
郭淑芬. 基于共生的创新系统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1(4): 97-103.
张智光. 新时代发展观: 中国及人类进程视域下的生态文明观[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2): 7-15.
陶慧, 张梦真, 刘家明. 共生与融合: 乡村遗产地"人—地—业"协同发展研究——以听松文化社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2(4): 582-594.
胡海, 庄天慧. 共生理论视域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共生机制、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8): 68-76.
费淑静, 张素芝, 费振国. 农村信用社与农户的金融共生关系探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36-40.
王雅卉, 谢元态, 谢奇超. 试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共生机理构建[J]. 农村金融研究, 2012(11): 74-78.
苏昕, 付文秀, 于仁竹. 互惠共生: 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的成长模式——以山东省南小王合作社为例[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1(6): 155-164.
王长征, 冉曦, 冉光和. 农民合作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机制研究——基于生产传统与现代市场的共生视角[J]. 农业经济问题, 2022(10): 60-71.
王珍珍, 鲍星华. 产业共生理论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2(10): 131-136.
袁纯清. 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 改革, 1998(2): 100-104.
胡海, 庄天慧. 共生理论视域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共生机制、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8): 68-76.
冷志明, 张合平.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J]. 经济纵横, 2007(7): 32-33.
叶斌, 陈丽玉. 基于网络DEA的区域创新网络共生效率评价[J]. 中国软科学, 2016(7): 100-108.
武小龙. 新中国城乡治理70年的演进逻辑[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2): 77-86.
支彦玲, 陈军飞, 王慧, 等. 共生视角下中国区域"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评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1): 129-139.
CHEN S. Ag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 public policy perspective[J]. Ageing International, 2009(3): 172-188.
黄祖辉.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变革与前瞻[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1): 61-69.
张益丰, 孙运兴. "空壳"合作社的形成与合作社异化的机理及纠偏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 2020(8): 103-114.
张庆亮. 中国共产党百年合作社实践与探索: 发展历程、经验教训与未来展望[J]. 学术界, 2021(6): 16-29.
苑鹏. 供销合作社在推进中国农村合作事业中的作用研究[J]. 学习与探索, 2020(5): 132-140.
刘大洪, 邱隽思. 我国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困境与立法反思[J]. 现代法学, 2019(3): 169-180.
陈林. 三位一体服务三农: 新型合作化的经验与理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5(1): 176-182.
苑鹏.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进展与挑战初探[J]. 重庆社会科学, 2017(9): 5-11.
崔宝玉, 王孝璱, 孙迪.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设立与演化机制——基于组织生态学的讨论[J]. 中国农村经济, 2020(10): 111-130.
黄斌, 张琛, 孔祥智. 联合社组织模式与合作稳定性: 基行动理论视角[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10): 12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