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47.
|
斯宾塞.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 2版. 胡毅, 王承绪,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
赫胥黎. 科学与教育[M]. 2版. 单中惠, 平波,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
ELIOT C W. Educational reform: essays and addresses[M]. New York: The Century Co, 1908.
|
吕达, 刘立德, 邹海燕. 杜威教育文集: 第5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358.
|
吕达, 刘立德, 邹海燕. 杜威教育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161.
|
赫德, 加拉赫. 小学科学教育的新方向[M]. 刘默耕, 译. 北京: 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0: 35.
|
FLICK L B, LEDERMAN N G. Scientific inquiry and nature of scienc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learn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M]. Dordrecht: Springer, 2006: 26.
|
SCHWAB J J.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J].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1958, 14(9): 374-379. doi: 10.1080/00963402.1958.11453895
|
徐学福. 杜威与施瓦布的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教育观比较[J]. 外国教育研究, 2004(7): 14-18.
|
肖少北.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1(5): 38-41.
|
丁邦平. 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97.
|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译.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
|
国家研究理事会.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 戢守志, 金庆和, 梁静敏, 等译.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
国家研究理事会科学、数学及技术教育中心,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探究附属读物编委会. 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教与学的指南[M]. 罗星凯, 等译.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4.
|
崔允漷, 张紫红.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愿景、使命与方向——专访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J]. 教师教育学报, 2023(1): 1-10.
|
周朴华, 李光林. 课题式·学科式·拓展式——三式递进探究学习[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