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45.
李吉林. 情境课程的开发[J]. 课程·教材·教法, 1997(6): 6-11.
吕达, 刘立德, 邹海燕. 杜威教育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李吉林. 为儿童快乐学习的情境教学[J]. 课程·教材·教法, 2013(2): 3-8, 28.
李吉林. 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J]. 教育研究, 2002(3): 68-73.
李吉林. 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下)[J]北京: 教育研究, 1997(4): 55-63, 79.
易克萨维耶·罗日叶. 为了整合学业获得: 情景的设计和开发[M]. 2版. 汪凌,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吕达, 刘立德, 邹海燕. 杜威教育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161.
于泽元, 马祝敏. 义务教育新课标的精神内核与实践逻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 教师教育学报, 2022(3): 84-91.
王鉴. 课堂研究概论[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17.
姚梅林. 从认知到情境: 学习范式的变革[J]. 教育研究, 2003(2): 60-64.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M]. 傅任敢,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132.
王鉴. 课堂研究方法[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446.
张良, 靳玉乐. 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怎样的教学认识论?——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勾画[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9(5): 32-37.
王荣生. 略述"问题情境"中的探究学习——基于相关译著的考察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21(3): 71-76, 81.
张华.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 全球教育展望, 2016(4): 10-24.
张广斌. 教学情境的结构与类型研究——结构功能主义视角[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13): 57-60.
李刚, 吕立杰. 大概念课程设计: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课程架构[J]. 教育发展研究, 2018(Z2): 35-42.
余文森. 新课标呼唤新教学——新时代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径[J]. 教师教育学报, 2023(2):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