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晋. 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 后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理论架构[J]. 当代经济科学, 2016(1): 1-12, 124. doi: 10.3969/j.issn.1002-2848.2016.01.001
|
朱宝清, 徐晋, 王菲. 论"价值创造"与"价值赋予": 基于制度价值论的解释[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2(3): 9-19.
|
卡尔·马克思. 资本论: 第1卷[M]. 纪念版.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
张树剑. 劳动合同法对高校人事用工制度的影响与对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2): 66-70. doi: 10.3969/j.issn.1672-4038.2009.02.014
|
李志峰, 罗桂. 新时代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关系: 权利失衡与多层治理[J]. 教育学报, 2019(3): 58-64.
|
周光礼, 彭静雯. 从身份授予到契约管理: 我国公立高校教师劳动制度变迁的法律透视[J]. 高等教育研究, 2007(10): 37-42.
|
朱军文, 马春梅, 李燕超. 从打破"铁饭碗"到重建"终身制": 研究型大学教师聘用改革的悖论与反思[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5): 21-25.
|
李志峰, 罗桂.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变迁的深层结构与治理逻辑: 基于1978年来的政策文本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19(4): 96-102. doi: 10.3969/j.issn.1672-0059.2019.04.015
|
张金丹, 李志峰. 新时代高校教师劳动关系: 既有矛盾与和谐治理[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2(6): 24-30.
|
郭为禄, 刘恋. 论高校教师聘任程序法制化[J]. 教师教育研究, 2008(5): 14-18.
|
段肖阳.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范式转向: 基于第四代评价理论的分析[J]. 教师教育学报, 2021(6): 83-89.
|
林燕芳, 王占军. 大学教师实现"卓越教学"的动力机制探寻: 基于期望价值理论的视角[J]. 山东高等教育, 2019(5): 63-69.
|
刘津升, 梁红静. 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21(3): 31-33.
|
盖伊·彼得斯B. 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 新制度主义[M]. 3版. 王向民, 段红伟,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133.
|
任美娜, 刘林平. "在学术界失眠": 行政逻辑和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压力[J]. 中国青年研究, 2021(8): 14-21, 35.
|
VOSTAL F. Academic life in the fast lane: the experience of time and speed in British academia[J]. Time & Society, 2015, 24(1): 71-95.
|
钱大益, 王维才, 隋延力. 对学术梯队建设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4(2): 54-56.
|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合作的进化[M]. 修订本. 吴坚忠,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54.
|
张金丹. 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历史脉络、现实问题与理应进路[J]. 教师教育学报, 2023(5): 52-59.
|
李志峰, 魏迪. 高校教师流动的微观决策机制: 基于"四力模型"的解释[J]. 高等教育研究, 2018(7): 39-45.
|
杨银. 论教师教育情感的"内卷化"危机与破解[J]. 教师教育研究, 2022(4): 7-13.
|
吴冠军. 科研诚信与学术声誉: 基于政治哲学与博弈论的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7): 75-86.
|
王慧莉, 崔中良. 符号互动论思想下的具身认知研究[J]. 外国语文, 2018(1): 88-95.
|
ROSS D. Classical game theory, socializati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conventions[J]. Topoi, 2008, 27: 57-72.
|
韩双淼, 谢静. 学术身份的概念重构及其对学术行为的影响: 基于学术擂台赛框架的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23(3): 56-62.
|
GUIASU S. Three ancient problems solved by using the game theory logic based on the Shapley value[J]. Synthese, 2011, 181: 65-79.
|
廖伟, 王照萱. 学术型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建构[J]. 教师教育学报, 2021(4): 6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