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玉乐, 沈小碚. 张敷荣教育文集[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
王鉴. 论中国特色的教学论学派[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1): 140-147.
|
靳玉乐, 李森. 学术与人生: 张敷荣教育学术思想研究[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姜文静, 兰英. 张敷荣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化建构[J]. 教育研究, 2023(8): 25-36.
|
刘栋明, 王文祥. 从抗争叙事到生活叙事: 社会底层群体研究的话语转向[J]. 社会科学战线, 2019(10): 275-280.
|
曹青. 话语的叙事分析法: 理论、方法与实例[J]. 话语研究论丛, 2016(1): 1-21.
|
杨慧民, 张一波. 虚饰的话语叙事: 平台资本主义"合法化"的逻辑建构及其伎俩揭底[J]. 思想教育研究, 2022(10): 78-85.
|
张敷荣. 论以科学方法研究教育问题之必要[J]. 国立四川大学校刊, 1946(4): 1-2.
|
张敷荣. 教育社会学与师资训练[J]. 国立四川大学师范学院院刊, 1944(创刊号): 17-27.
|
张敷荣. 十年之回忆[J]. 教育半月刊·复刊, 1947(3): 1-2.
|
杨霞, 兰英. 智能时代教师道德发展要求与形塑路径[J]. 教师教育学报, 2022(6): 25-35.
|
莫里斯·L·比格. 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M]. 张敷荣, 张粹然, 王道宗, 等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
|
张敷荣. 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教育研究, 1988(11): 8-15.
|
张敷荣. 教学过程[C]//教育学试教论稿(内部参考).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1953.
|
张敷荣. 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评现行"师范学院学生教学实习办法"[J]. 教育杂志, 1948(12): 48-53.
|
王葎. 合法性: 现代语境中的价值叙事[J]. 哲学研究, 2007(11): 69-74.
|
季剑青. 学术史的自觉: 李浴洋印象[J]. 南方文坛, 2023(1): 36-39.
|
王海锋. "学术史"研究范式自觉与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 兼论孙正聿先生的当代中国马哲史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 1-17.
|
邬志辉, 王苏平. 新时代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6): 1-7, 14.
|
余文森. 指向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课程改革[J]. 课程·教材·教法, 2023(2):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