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1).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 人民日报, 2023-05-30(1).
|
吴康宁. 教育的品质: 教育强国的"软实力"[J]. 教育发展研究, 2015(11): 1-4.
|
石中英. 教育强国: 概念辨析、历史脉络与路径方法——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3(1): 9-18.
|
李伟涛. 教育强国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2): 1-6.
|
张炜, 周洪宇. 教育强国建设: 指数与指向[J]. 教育研究, 2022(1): 146-159.
|
周光礼. 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 国家战略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 2020(7): 5-13.
|
薛二勇, 李健. 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内涵、监测指标与战略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7): 1-6.
|
冯晓丽. 人才培养质量: 内涵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的和谐变奏[J]. 高教探索, 2019(4): 37-40.
|
祁占勇, 任雪园. 扎根理论视域下工匠核心素养的理论模型与实践逻辑[J]. 教育研究, 2018(3): 70-76.
|
王欣. 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逻辑[J]. 教育学术月刊, 2022(7): 28-35.
|
饶玉婕, 成楚洁, 许世建.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视阈下技能型社会建构的系统性思考[J]. 职教论坛, 2023(8): 14-20.
|
董刚.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强国建设[J]. 职业技术教育, 2023(12): 8-10.
|
朱旭东, 李育球. 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新内涵建构[J]. 重庆高教研究, 2018(3): 3-8.
|
祁占勇, 王晓利.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科学内涵、动力之源与路径选择[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3): 154-166.
|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 2018-09-11(1).
|
徐国庆. 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 教育研究, 2016(3): 72-78.
|
肖丹, 王志伟. 从理论到实践: 人才引领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强国建设[J]. 教育与职业, 2023(18): 102-106.
|
沈壮海, 李健民.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3(7): 11-18.
|
马新星, 朱德全. 现代学徒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逻辑框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9): 87-95.
|
潘懋元. 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 1988(3): 6-12.
|
姜大源.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 经验与规律[J]. 职业技术教育, 2011(19): 5-10.
|
侯宁, 沙秋琳, 郭会宇.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3(5): 5-7.
|
李君, 杜庆, 康志伟.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理论与阐释框架[J]. 成人教育, 2017(12): 55-58.
|
徐国庆.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1): 30-38.
|
朱德全, 石献记. 从层次到类型: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百年[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 103-117.
|
李德方. 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J]. 教育发展研究, 2023(7): 3.
|
樊沛鑫.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 2023(Z1): 77-80.
|
张学文. 重塑话语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话语逻辑[J]. 中国高教研究, 2015(7): 13-16.
|
喻聪舟, 温恒福.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融合式发展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6): 32-38.
|
胡新岗, 黄银云, 沈璐.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时代意蕴、推行逻辑和优化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22(21): 102-106.
|
李立国, 王建华, 陈亮, 等.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要义与协同推进路径[J]. 中国电化教育, 2023(1): 81-91.
|
马延伟. 论普职融通的价值导向与制度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 2023(4): 24-30.
|
李鹏, 石伟平, 朱德全. 理想、利益与行动: 职业教育学习评价的多重制度逻辑[J]. 高校教育管理, 2019(2): 24-32.
|
郁建兴, 任杰. 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J]. 政治学研究, 2021(3): 13-25.
|
林克松, 朱德全.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J]. 教育研究, 2012(11): 102-107.
|
陈斌开, 林毅夫. 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 中国社会科学, 2013(4): 81-102.
|
祁占勇, 王羽菲.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与行动逻辑[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 67-77.
|
张满东. 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助力维度与实践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23(4): 58-63.
|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等. 发展战略、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J]. 财经问题研究, 2010(8): 40-47.
|
徐冠华.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在香山科学会议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J]. 中国基础科学, 2003(6): 5-7.
|
侯强. 论新时期科技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及其对策[J]. 学术论坛, 2016(2): 133-137.
|
陈华. "双高"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维度、限度与向度[J]. 教育与职业, 2022(21): 36-39.
|
张学文, 刘益东. 科教兴国视野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内在逻辑与行动路向[J]. 教育研究, 2023(3): 19-31.
|
申国昌, 白静倩.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表征及实施路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4): 14-23.
|
曾凤琴, 庞学光, 张春晓, 等. 打造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对鲁班工坊建设的回顾与前瞻性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 2022(23): 4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