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1).
|
杨志华. 为了生态文明的教育——中美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和实践最新动态[J]. 现代大学教育, 2015(1): 21-26.
|
岳伟. 生态文明教育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
|
岳伟, 陈俊源. 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国实践与未来展望[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2(2): 1-9.
|
许锋华, 闫领楠. 基于生态正义的生态文明教育变革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 2023(6): 40-49.
|
胡金木, 杨淑雯. 基于服务学习理念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J]. 教育科学研究, 2019(12): 11-16.
|
李定庆. 系统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11): 105-108.
|
冯建军. 类主体: 生态文明教育的人性假设[J]. 教育研究, 2019(2): 17-24.
|
黄娟. 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现代化[J]. 教育发展研究, 2019(12): 2.
|
牛建平. 青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进路[J]. 人民论坛, 2022(22): 98-100.
|
石凤妍, 杜昌建.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企业生态文明教育[J]. 理论视野, 2016(9): 76-78.
|
张晨宇, 于文卿, 刘唯贤.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1(2): 59-68.
|
李娟.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略与特点[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4): 66-69.
|
张惠虹. 生态文明教育的反思与优化——从垃圾分类说起[J]. 思想理论教育, 2019(10): 107-111.
|
于蕾, 陈卫东, 李竞芊.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多向度影响路径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 264-27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jy.2020.10.003
|
汪旭, 岳伟. 深层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1(3): 26-30.
|
王晓燕. 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逻辑与进路[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9): 122-126.
|
孙正林.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与路径[J]. 教育研究, 2014(1): 92-97.
|
陈永森.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13(7): 49-54.
|
吴明红. 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模式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3): 97-100.
|
赵胜营. "五位一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13(11): 192-195.
|
侯利军, 付书朋.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4): 62-64.
|
陈帅, 黄娟, 崔龙燕. 北欧国家生态文明教育的三维向度[J]. 比较教育研究, 2019(7): 75-82.
|
黄丹, 石秀秀, 贺宇明, 等. 北欧四国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与启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6): 150-156.
|
"面向公众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组. 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22: 47-94.
|
陈丽鸿, 孙大勇. 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
|
李媛媛, 陈丽鸿.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体系研究[J]. 企业文明, 2014(2): 101-103.
|
秦书生.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演进[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243-244.
|
唐双娥. 应对气候变化的土地利用及变化法律制度研究[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6: 26.
|
吴明海. 可持续发展与民族地区环境教育[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8: 31.
|
孟浪. 环境保护事典[M].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9: 676.
|
于慧颖.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在江苏召开[J]. 学科教育, 1993(1): 56.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G].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5.
|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20.
|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41.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3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19.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15-05-06(1).
|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7(5): 43-74.
|
新华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造福中国光耀世界[EB/OL]. (2021-10-11)[2023-10-28]. https://www.court.gov.cn/fabu-xiangqing-325941.html.
|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在中小学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19(9): 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关于印发《"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EB/OL]. (2021-02-23)[2023-03-18].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102/t20210223_822116.html.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 美丽中国引领绿色转型[EB/OL]. (2022-10-09)[2023-03-18].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09/content_5716870.htm?eqid=a9559d090006513f0000000664812e77.
|
本报评论员. 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要讲话[N]. 人民日报, 2023-07-20(1).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6.
|
刘耀彬, 易容, 姜俐君, 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逻辑、内涵演进与最新进展[J]. 华东经济管理, 2022(11): 1-8.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00.
|
祝怀新. 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9.
|
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103.
|
郇庆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3(1): 16-25.
|
王利华.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N]. 人民日报, 2017-06-21(7).
|
张友国. 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 释义与路径探索[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3(7): 9-17.
|
叶海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体系研究——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理论[J]. 哲学研究, 2022(8): 5-13.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75.
|
方世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蕴涵[J].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20(4): 3-11.
|
胡金木. 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愿景及目标建构[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4): 34-38.
|
岳伟, 李琰. 生态文明教育亟须立法保障[J]. 教育科学研究, 2021(2): 45-49.
|
安时. 生态文明教育应以整合课程为前提[J]. 教育科学研究, 2021(2): 1.
|
陈煜波, 马晔风. 数字人才——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J]. 清华管理评论, 2018(Z1): 3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