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N]. 人民日报, 2023-07-19(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1).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 人民日报, 2023-02-08(1).
孟东方, 王资博. 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研究论纲[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5-15.
张静. 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视域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6): 93-108.
耿步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与特色[J]. 探索, 2023(1): 14-25.
肖克, 王寒. "现代化之问"的提出与回应: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模式特征及逻辑展开[J]. 理论与改革, 2023(4): 1-15.
金民卿. 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贡献[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2(12): 15-27.
王玉婷. 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社会科学动态, 2023(7): 57-64.
吴世韶, 李建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生态现代化的优势[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6): 5-13.
黄承梁. 传承与复兴: 论中国梦与生态文明建设[J]. 东岳论丛, 2014(9): 127-130.
叶阁泽, 邵宇飞, 周婧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轨迹、科学思维及其在福建的回响[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2(5): 46-54.
樊奇.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思想的发展逻辑和启示[J]. 鄱阳湖学刊, 2021(2): 5-17.
王雨辰, 彭奕为. "四个共同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向度与价值[J]. 探索, 2023(1): 1-13.
刁生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J]. 江苏社会科学, 2022(2): 12-25.
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
肖雷波, 梅玉倩. 论消极革命与地球工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1): 48-60.
姜迎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方法论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治理的若干重要论述研习[J]. 人民论坛, 2020(25): 132-134.
严军, 陈晨. 基于多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研究[J]. 生态科学, 2023(2): 100-110.
李丽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话语建构及其对西方生态主义话语的超越[J]. 探求, 2023(1): 25-34.
李全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意义探讨的三个视角[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3): 239-24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杨通进. 探寻重新理解自然的哲学框架——当代西方环境哲学研究概况[J]. 世界哲学, 2010(4): 5-19.
崔恩帅, 李章印. 比较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重超越[J]. 贵州社会科学, 2019(9): 25-31.
李勇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社会向度与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6): 1-11.
孟子[M]. 李郁, 编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18: 109-110.
宫长瑞, 曲若仪. 生态文明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意蕴[J]. 社会科学动态, 2023(5): 18-23.
王宇杰, 张铁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原创性贡献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思考[J]. 青海环境, 2023(2): 62-66.
邬晓燕. 文明范式变革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形态[J]. 中州学刊. 2023(1): 18-25.
李建森, 翟乐.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创造及时代超越性[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 21-30.
顾世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四重超越[J]. 理论导刊, 2022(1): 19-23.
董慧, 向金存. 以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探索与价值旨归[J]. 理论与改革, 2023(4): 16-25.
习近平. 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1.
徐慧, 刘希, 刘嗣明.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在二十大的创新[J]. 宁夏社会科学, 2022(6): 5-19.
刘燕. "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格局[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9(1): 11-16.
管子[M]. 吴文涛, 张善良, 编著.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3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册[G].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9.
谷树忠, 李维明.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五个基本问题[N]. 中国经济时报, 2015-10-23(14).
邓锋. 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6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3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习近平.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18.
黄力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大文明圈的愿景与可能[J]. 理论与改革, 2022(6): 119-13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吴凯. 以"三大倡议"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新境界[J]. 探索, 2023(4): 1-14.
徐朝旭, 裴士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内涵和价值观基础——基于中西生态哲学视野[J]. 东南学术, 2019(3): 17-24.
李宏伟, 宁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原创性贡献[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1): 23-3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 上卷[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477.
习近平. 同舟共济克时艰, 命运与共创未来: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8.
曹红艳. 绘就绿色发展新蓝图[N]. 经济日报, 2015-12-27(4).
习近平.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J]. 求是, 2023(22): 4-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3.
周向军, 童成帅. 论"六个必须坚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体现[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1): 12-23.
生态环境部. 准确把握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J]. 求是, 2023(22): 21-26.
习近平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 人民日报, 2023-10-13(1).
习近平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 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N]. 人民日报, 2021-08-26(1).
乐先莲.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现实之困与教育之为[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2): 56-67.
苗文玉.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整体性逻辑[J]. 探索, 2022(6): 14-25.
卢风. 走向生态文明: 升级抑或超越——兼评后现代生态文明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2): 28-35.
谭倩.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向度: 科学理据、价值蕴含及其话语构建[J]. 南京社会科学, 2023(7): 46-54.
习近平.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J]. 求是, 2022(22): 4-7.
习近平. 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9.
李勇强.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论"的方法论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 118-126.
本刊编辑部.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引[J]. 求是, 2023(22):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