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潭, 王鹏. 信息鸿沟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症候[J]. 电子政务, 2020(12): 2-12.
|
朱晓哲, 马恒运. 基于注意力经济学的乡村产业振兴与要素流动关系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3, 57(4): 685-694.
|
梁雅楠, 张成. 人口老龄化、数字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J]. 经济问题探索, 2022(12): 114-131.
|
张进, 马月婷. 主观幸福感概念、测量及其与工作效能变量的关系[J]. 中国软科学, 2007(5): 60-68.
|
朱浚溢. 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 特征、来源与测量的研究[D]. 苏州: 苏州大学, 2014.
|
蒋怀滨, 林良章.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调适的调查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24): 2461-2462.
|
ALESINA A, DI TELLA R, MACCULLOCH R. Inequality and Happiness: Are Europeans and Americans Different?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4, 88(9/10): 2009-2042.
|
郑宏志, 陈功香.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5(5): 83-85.
|
EASTERLIN R A, MCVEY L A, SWITEK M, et al. The Happiness-Income Paradox Revisited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0, 107(52): 22463-22468.
|
赵一凡.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使用与农村居民生活福祉——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江汉学术, 2021, 40(5): 5-15.
|
CZERNICH N, FALCK O, KRETSCHMER T, et al. Broadband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J]. The Economic Journal, 2011, 121(552): 505-532. doi: 10.1111/j.1468-0297.2011.02420.x
|
荆蕙兰, 邹璐.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审视与构建——以山东省为例[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35(5): 109-116.
|
李丽丽. "互联网+" 背景下河北省乡村文化振兴模式与实施路径[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33(2): 229-232.
|
BAO T, LIANG B, RIYANTO Y E. Unpacking the Negative Welfare Effect of Social Media: Evidence from a Large Scal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Time-Use Survey in Chin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21, 69: 101650. doi: 10.1016/j.chieco.2021.101650
|
马俊龙, 宁光杰. 互联网与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J]. 财经科学, 2017(7): 50-63.
|
刘晓倩, 韩青. 农村居民互联网使用对收入的影响及其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J]. 农业技术经济, 2018(9): 123-134.
|
李旭洋, 李通屏, 邹伟进. 互联网推动居民家庭消费升级了吗?——基于中国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4): 145-160.
|
汪连杰. 互联网使用、闲暇偏好与农村居民幸福感——基于性别差异视角的分析[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4): 26-34.
|
KRAUT R, BURKE M. Internet U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5, 58(12): 94-100. doi: 10.1145/2739043
|
王伟同, 周佳音. 互联网与社会信任: 微观证据与影响机制[J]. 财贸经济, 2019, 40(10): 111-125.
|
甘小立, 汪前元. 互联网使用能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吗?——基于信息获取视角的一个实证检验[J]. 产经评论, 2021, 12(4): 129-142.
|
周烁, 张文韬. 互联网使用的主观福利效应分析[J]. 经济研究, 2021, 56(9): 158-174.
|
冷晨昕, 祝仲坤. 互联网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效应研究[J]. 南方经济, 2018(8): 107-127.
|
陈鑫, 杨红燕. 互联网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1, 20(2): 267-276.
|
许海平, 黄雅雯, 刘玲. 互联网使用、疏离感与农村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的微观经验证据[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39(6): 86-94.
|
姜兰, 侯婕. "使用与满足" 理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的实证研究[J]. 情报科学, 2019, 37(4): 125-129.
|
熊承清, 许远理. 主观幸福感三成分结构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39(2): 82-88.
|
杨志海. 老龄化、社会网络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来自长江流域六省农户数据的验证[J]. 中国农村观察, 2018(4): 44-58.
|
徐圣翔, 刘传江. 社会网络、互联网使用与农村居民幸福感[J]. 调研世界, 2022(6): 53-61.
|
罗明忠, 刘子玉. 互联网使用、阶层认同与农村居民幸福感[J]. 中国农村经济, 2022(8): 114-131.
|
周烁, 金星晔, 伏霖, 等. 幸福经济学视角下的居民创业行为: 来自中国的经验发现[J]. 世界经济, 2020, 43(3): 26-45.
|
王红. 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 缘起、现状与方向[J]. 西北人口, 2015, 36(1): 62-66.
|
张彤进, 万广华. 机会不均等、社会资本与农民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0, 22(5): 94-108.
|
张景娜, 张雪凯. 互联网使用对农地转出决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来自CFPS的微观证据[J]. 中国农村经济, 2020(3): 57-77.
|
袁嘉晨.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22.
|
周静. 趣谈我国的南北差异[J]. 今日科苑, 2011(2): 8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