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G]. 北京: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22: 25-26.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 (2016-03-21)[2024-03-05]. https://www.gov.cn/zhengce/2016-03/21/content_5056113.htm.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8(7): 6-1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EB/OL]. (2018-07-03)[2024-03-05]. 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7/03/content_5303251.htm.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0(30): 11-15.
习近平.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J]. 求是, 2021(24): 4-15.
张洋, 黄楠, 余厚强, 等.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我国科技人才评价导向研究[J/OL]. 情报科学: 1-21. (2023-05-17)[2024-04-16].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264.G2.20230516.1526.012.html.
孙彦玲, 孙锐. 科技人才评价的逻辑框架、实践困境与对策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3(11): 46-62.
刘云, 王雪静, 郭栋. 新时代我国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中国科协人才奖励为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3(11): 15-26.
刘辉, 梁洪力. 基于价值传导视角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4(2): 158-167.
林芬芬, 邓晓. 以国家使命为导向的科研机构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分析[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3(6): 22-30.
徐芳, 晋新新, 刘杨, 等. 我国科技人才评价的问题与建议——基于内部绩效管理与外部人才选拔的维度[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3(11): 37-45.
马腾, 赵树宽.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科研人才能力评价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21): 143-150.
吉富星, 崔雨阳, 张菲尔. 新时代高校高层次人才评价的逻辑和路径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3(5): 20-27.
胡德鑫, 邢喆.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建构与水平测度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 2023(11): 85-97.
唐慧, 王继平, 刘锦. 我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历史演进、当下构建及逻辑发展[J]. 职业技术教育, 2022(13): 6-13.
王济干, 于艳萍. 基于ANP-FCE的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模型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22(13): 34-42.
张熠, 倪集慧. 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统计与决策, 2022(16): 172-175.
萧鸣政, 张湘姝. 新时代人才评价机制建设与实施[J]. 前线, 2018(10): 64-67.
王彬, 陈江. 破"五唯"背景下高校教师评价机制改革研究——以习近平人才观为视域[J]. 财会通讯, 2023(19): 171-176.
钱方兵, 李政, 钱桂芳. 基于FAHP分析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22(10): 151-158.
强建科, 佟铁钢. 人才综合能力定量评价新方法——归一化加权累加法[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5): 145-148.
马茹, 王宏伟. 基于多案例研究的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实践: 进展、困境与路向[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3(2): 52-61.
余少祥. 全周期管理的理念、特征与实践进路[J]. 人民论坛, 2023(16): 87-89.
郦解放, 池仁勇, 王昀. 新时代人才评价的功能定位及载体创新[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4): 425-430.
杨华春, 任南, 吴洁.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思考——以国际视野下的全周期为视角[J]. 中国高校科技, 2021(8): 30-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EB/OL]. (2004-06-10)[2024-03-10]. http://www.moe.gov.cn/s78/A16/s8354/moe_786/tnull_8164.html.
中共教育部党组.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快直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 (2017-07-31)[2024-03-1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4/s8132/201708/t20170821_311528.html.
张笑予, 汪建华, 冯东. 高层次人才研究四十年: 热点主题与未来展望——基于CNKI数据库主题文献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12): 39-43.
刘益东. 一流人才如何甄选——重在标定原始创新[N]. 人民政协报, 2023-01-11(10).
王洪才. 高等教育评价破"五唯": 难点·痛点·突破点[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 44-53.
王少. 评价标准怎么立?——破"五唯"后的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4): 82-87.
李义丹, 董玥欣.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一流人才: 内涵、评价、生成与发展[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4): 95-105.
梁淑红. 新时代高校科技人才评价的趋向与优化路径[J]. 科技智囊, 2022(10): 14-21.
毛军发. 以"国之重器""国之英才"贡献"国之大者" [N]. 光明日报, 2022-10-19(9).
刘益东. 关于一流科技人才评价方法创新的建议[J]. 国家治理, 2023(3): 76-80.
张再生, 宁甜甜, 王鑫. 基于总报酬模型的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2): 53-58.
文跃然, 周海涛, 吴俊崎. 美国公司推动认可激励的原因与实践[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2):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