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993. |
| 谭其骧. 播州杨保考[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0): 1-23. |
| 张廷玉. 明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
| 裴一璞, 张文. 拒绝边缘: 宋代播州杨氏的华夏认同[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4(1): 123-129, 181. |
| 陈季君, 党先会, 陈旭. 播州土司史[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5. |
| 陈季君, 等. 播州民族文化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 渡辺信一郎. 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M]. 徐冲,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9. |
| 大辞海编辑委员会. 大辞海[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5. |
| 何九盈, 王宁, 董琨. 辞源[M]. 第3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
| 许慎. 说文解字[M]. 徐铉, 校定. 影印本.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64. |
| 尚书[M]. 曾运乾, 注. 黄曙辉, 校点.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71. |
| 荀悦. 申鉴注校补[M]. 黄省曾, 注. 孙启治, 校补.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 10. |
| 房玄龄, 等. 晋书[M]. 王永平, 王景桐, 等校订. 北京: 中华书局, 2000: 854. |
| 文外集: 卷上[M]//韩愈. 韩愈全集. 钱仲联, 马茂元, 校点.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361. |
| 苏轼. 苏轼文集[M]. 顾之川, 校点. 长沙: 岳麓书社, 2000: 326. |
| 李永松. 中国传统社会控制思想的两条主线[J]. 云南社会科学, 2008(5): 147-150. doi: 10.3969/j.issn.1000-8691.2008.05.030 |
|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第五辑[M]. 北京: 线装书局, 2007: 591. |
| 张强. 道德伦理的政治化与秦汉统治术[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2): 69-76. |
| 晋文. 从推广教化看秦汉王朝的民族边疆治理[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3): 100-105. |
| 刘祥学. 明朝民族政策演变史[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6. |
| 彭华. 先秦民族史观钩沉——兼论周朝"夷夏"之辨[J]. 思想战线, 2021(2): 1-11. doi: 10.3969/j.issn.1001-778X.2021.02.002 |
| 段锐超. 北朝君臣对儒家华夷认同思想的汲引、发挥与运用[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2): 128-139. |
| 白维军. 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因俗而治与因俗过度谈起[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6): 42-48. doi: 10.3969/j.issn.1674-6627.2022.06.006 |
| 李伟, 孙任哲. "大一统"格局下的"因俗而治": 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理念引领下的治道意识[J]. 道德与文明, 2023(2): 92-101. |
| 刘淑红. 以夏变夷和因俗而治: 明代民族文教政策的一体两面[J]. 广西民族研究, 2012(3): 132-138. doi: 10.3969/j.issn.1004-454X.2012.03.020 |
| 蒋金玲. 边疆治理视阈下的明代边疆文教[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20(2): 64-74, 214. |
| 明太祖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 陈季君, 裴恒涛. 跨文化视阈下的播州民族文化变迁——基于海龙屯考古及播州土司墓的考察[J]. 贵州民族研究, 2014(3): 189-193. |
| 米尔顿·M. 戈登. 美国生活中的同化: 种族、宗教和族源的角色[M]. 马戎,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5. |
| 方维规. "跨文化"述解[J]. 文艺研究, 2015(9): 5-13. |
| 熊伟, 王伟. 理想与现实: 论文化间性的内在矛盾[J]. 江西社会科学, 2023(6): 180-188, 208. |
| 明太宗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 吴永章. 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M].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8. |
| 郑珍, 莫友之. 遵义府志[M]. 遵义: 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1986. |
| 翰苑别集: 卷1[M]//宋濂. 宋濂全集(新编本): 第4册.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4. |
| 李贤, 等. 大明一统志[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0. |
| 遵义县文物志: 第1集[M]. 遵义: 遵义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遵义县委员会, 遵义县文化馆, 1983. |
| 何星亮. "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J]. 云南社会科学, 2011(5): 91-96. |
| 徐海燕, E.N. Grachikov. 全球治理秩序的重构与中国的战略应对——以政治空间嬗变为视角[J]. 学术界, 2020(9): 131-139. |
| 段清波. 外藏系统的兴衰与中央集权政体的确立[J]. 文物, 2016(8): 53-58. |
| 李文才. 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延续及其当代启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1): 108-117. |
| 明宪宗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 翁家烈. 土司制与贵州土司[J]. 贵州民族研究, 1988(3): 118-127. |
| 王积超. 人类学研究方法[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156. |
| 明仁宗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 明宣宗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 明英宗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 明孝宗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 明武宗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 明世宗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 明穆宗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 明神宗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 高岱. 鸿猷录[M]. 孙正容, 单锦珩, 点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
| 李绍明. 凉山发现明"播州营"石刻碑记[J]. 文物, 1975(3): 77. |
| 王耒贤, 许一德. (万历)贵州通志[M]. 黄富源, 点校. 贵阳: 贵州大学出版社, 2009: 345-346. |
| 诸葛元声. 两朝平攘录[M]. 商濬, 校. 序刊本. 1606(万历三十四年). |
| 周必素, 李飞. 贵州遵义播州杨氏土司遗存的发现与研究[J]. 考古, 2015(11): 88-97, 2. |
| 周必素. 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08(5): 199-207. |
| 周必素, 彭万. 遵义新蒲村杨氏"土司"墓地[J]. 南方考古, 2015(1): 156-161. |
| 吴琦, 赵秀丽. 明代"问题皇帝"研究——一项基于社会类群的考察[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