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欢, 卢黎歌. 数字资本与剩余价值规律的新表现——数字经济时代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再阐释[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2): 10-17.
付文军. 数字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J]. 江汉论坛, 2021(8): 40-47.
孟飞, 程榕. 如何理解数字劳动、数字剥削、数字资本?——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J]. 教学与研究, 2021(1): 67-80.
刘伟杰, 周绍东. 非雇佣数字劳动与"数字化个体"——数字经济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嬗变及启示[J]. 西部论坛, 2021(5): 34-45.
曲佳宝. 数据商品与平台经济中的资本积累[J]. 财经科学, 2020(9): 40-49.
蓝江.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数字劳动批判[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1(11): 73-83.
温旭. 对数字资本主义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辨析[J]. 思想理论教育, 2022(6): 46-51.
孙蚌珠, 石先梅. 数字经济劳资结合形式与劳资关系[J]. 上海经济研究, 2021(5): 25-35.
余斌. "数字劳动"与"数字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5): 77-86.
吴静. 算法吸纳视域下数字时代劳动新探[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4): 8-15.
TERRANOVA T. Free labor: Producing cultu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J]. Social text, 2000(2): 33-58.
毛里齐奥·拉扎拉托. 非物质劳动(上)[J]. 高燕, 译. 国外理论动态, 2005(3): 41-44.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 数字劳动与卡尔·马克思[M]. 周延云,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SMYTHE D. Communications: Blindspot of western Marxism[J]. Canadiam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1977(3): 2-21.
丹·席勒. 传播理论史: 回归劳动[M]. 冯建三, 罗世宏,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5.
雷蒙德·威廉斯.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M]. 王尔勃, 周莉, 译.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 11.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 文森特·莫斯可. 马克思归来: 上[M]. "传播驿站"工作坊,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麦克尔·哈特, 安东尼奥·奈格里. 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M]. 杨建国, 范一亭, 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HARDT M, NEGRI A. Multitude: War and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empire[M].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 2004: 108.
POSTER M. Hardt and Negri's information empire: A critical response[J]. Cultural politics, 2005(1): 101-118.
肖恩·塞耶斯. 现代工业社会的劳动——围绕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考察[J]. 周嘉昕, 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版), 2007(1): 33-41.
迈克尔·哈特, 安东尼奥·奈格里. 大同世界[M]. 王行坤,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大卫·哈维. 解释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评哈特、奈格里的《大同世界》[J]. 王行坤, 译. 上海文化, 2016(2): 49-59+64.
张一兵. 非物质劳动与创造性剩余价值——奈格里和哈特的《帝国》解读[J]. 国外理论动态, 2017(7): 35-48.
谢芳芳, 燕连福. "数字劳动"内涵探析——基于与受众劳动、非物质劳动、物质劳动的关系[J]. 教学与研究, 2017(12): 84-92.
奈格里. 《大纲》: 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M]. 张梧, 孟丹, 王巍, 译.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8.
张厉君. 普遍智能与生命政治——重读马克思的《机器论片断》[G]//许纪霖. 帝国、都市和现代性.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155-156.
马克思. 资本论: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朱春艳, 王卓伦. 数字时代拜物教的症候分析与可能消解路径[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6): 133-143.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6.01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65.
孙乐强. 马克思"机器论片断"语境中的"一般智力"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4): 10-18.
哈贝马斯.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 李黎, 郭官义, 译.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9: 6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0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2-43.
卫兴华, 田超伟. 论《资本论》生产力理论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7(4): 21-3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8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56-357.
张一兵. 经济学革命语境中的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上)——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2(2): 47-6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马克思. 资本论: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