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承财, 秦珊, 戴湘毅, 等. 文化和旅游视域下中国乡村振兴研究评述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8): 1437-1452.
|
李涛. "人-地-业"协同视角下乡村旅游投资与目的地空间作用研究[J]. 地理研究, 2022, 41(12): 3259-3272.
|
李锦林. 环城乡村游憩带规划设计研究——以海口市为例[J]. 社会科学家, 2021(7): 51-56, 74.
|
张朝枝, 曹静茵, 罗意林. 旅游还是游憩? 我国国家公园的公众利用表述方式反思[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9): 1797-1806.
|
吴承照. 游憩规划的定性、定位与定向[J]. 城市规划汇刊, 1997(6): 23-27, 32-64.
|
黄震方, 张圆刚, 贾文通, 等.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历程与新时代发展趋向[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0): 2615-2633.
|
朱鹤, 唐承财, 王磊, 等. 新时代的旅游资源研究: 保护利用与创新发展——旅游地理青年学者笔谈[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992-1016.
|
余玲, 刘家明, 李涛, 等. 中国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18, 73(10): 1923-1941.
|
陈东军, 钟林生, 马国飞, 等. 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资源分类与评价——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J]. 生态学报, 2022, 42(19): 7796-7806.
|
唐鸿, 许春晓. 长沙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J]. 经济地理, 2022, 42(12): 214-223.
|
张东月. 洛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40(8): 74-79.
|
ZIKIRYA B, ZHOU C S.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Level Tourist Attractions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9296 A-Level Tourist Attractions[J]. Sustainability, 2023, 15(19): 14339. doi: 10.3390/su151914339
|
刘杰, 唐荣, 李萍. 南极旅游资源分类及空间分布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1): 83-95.
|
曾文静, 钟永德, 李达立, 等. 基于ROS的湖南省自然游憩资源县域区划[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2, 42(5): 181-192.
|
ZHANG H C, SMITH J W. A Data-Driven and Generalizable Model for Classifying Outdoor Recreation Opportunities at Multiple Spatial Extent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23, 240: 104876.
|
KOMOSSA F, WARTMANN F M, KIENAST F, et al. Comparing Outdoor Recreation Preferences in Peri-Urban Landscapes Using Different Data Gathering Method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20, 199: 103796.
|
董冬, 罗毅, 王丽宸, 等. 2019年安徽省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资源经济价值评估[J]. 湿地科学, 2021, 19(5): 558-566.
|
WANG C W, XU Z H, LI S Q, et al.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the Value of Coastal Recreational Resour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reational Behaviour Change: Evident from China[J].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2023, 242: 106670.
|
罗莹, 贾黎明, 姚娜. 京津冀森林游憩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 40(2): 166-174.
|
刘艳平, 保继刚, 黄应淮, 等. 基于GPS数据的自驾车游客时空行为研究——以西藏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19, 28(1): 149-160.
|
徐欣, 胡静. 基于GPS数据城市公园游客时空行为研究——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为例[J]. 经济地理, 2020, 40(6): 224-232.
|
杨忍, 罗秀丽, 陈燕纯. 中国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格局及影响因素识别[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9): 1316-1328.
|
谭雪兰, 蒋凌霄, 安悦, 等. 湖南省传统农区乡村功能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 2021, 41(12): 2168-2178.
|
代亚强, 张玥, 柯新利, 等. 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8): 2059-2075.
|
王建成, 李同昇, 朱炳臣. 秦巴山区县域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以陕西山阳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23, 42(6): 1506-1527.
|
孙九霞, 张凌媛, 罗意林. 共同富裕目标下中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J]. 自然资源学报, 2023, 38(2): 318-334.
|
奚雨晴, 桑广书. 挑战还是机遇: 新冠疫情发生前后乡村旅游游客行为对比[J]. 热带地理, 2022, 42(12): 2121-2131.
|
李莉, 侯国林, 夏四友, 等. 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683-697.
|
闫新杰, 孙慧, 辛龙. 新疆资源型企业的空间分布与区位选择[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4): 678-687.
|
黄国庆, 张苏梅, 时朋飞. 共同富裕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5(12): 110-12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3.12.012
|
刘佳, 纪晓萌, 陆嘉欣, 等.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胶东经济圈旅游资源供需匹配时空特征[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4, 26(2): 393-407.
|
田彩云, 管祥泰, 田惠文. 黄河流域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旅游学刊, 2023, 38(8): 32-44.
|
曹开军, 徐嘉良. 中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3): 199-213. doi: 10.13718/j.cnki.xdzk.2023.03.017
|
王秀伟, 李晓军.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22, 77(4): 900-917.
|
翁钢民, 盛开, 潘越. 国内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形成机理——基于全国10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1, 37(4): 99-105, 136.
|
王淑佳, 孙九霞. 普适道路还是隐形门槛? 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外源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3): 662-680.
|
刘海龙, 张丽萍, 王炜桥, 等. 中国省际边界区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23, 78(6): 1408-1426.
|
厉新建, 殷婷婷, 李姗, 等. 中国露营地空间分布及其影响机制[J]. 经济地理, 2023, 43(5): 205-218.
|
王兆峰, 史伟杰.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22, 42(1): 104-114.
|
朱磊, 李燕楠, 胡静, 等. 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 39(5): 1049-1058.
|
李伯华, 周璐, 窦银娣, 等. 基于乡村多功能理论的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风貌演化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以湖南怀化皇都村为例[J]. 地理科学, 2022, 42(8): 1433-1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