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 乡村定向师范生政策生源吸引力分析——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 2021(1): 64-70.
|
张源源, 薛芳芳. "前补偿"抑或"后激励"?——乡村振兴背景下定向师范生违约问题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6): 44-56.
|
植子伦, 姜正国, 唐松林. 服务于乡村教育振兴的公费师范生职业适应双因素研究[J]. 社会科学家, 2021(11): 140-145, 155.
|
张新亮, 石艳, 郑琦, 等. 公费师范生学业表现的实证研究——基于某部属师范大学的行政数据[J]. 教育学报, 2023(1): 165-181.
|
钟云华, 张维. 非公费师范生在读期间从教意愿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基于典型个案的扎根理论分析[J]. 大学教育科学, 2022(3): 83-93.
|
刘铖, 陈鹏.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多重身份冲突——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教育民族志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22(2): 18-27.
|
李菡, 解光穆. 谁选择成为义务教育教师与其关联性要素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22(4): 61-68.
|
翟颖佳, 封世蓝, 谭娅. 基于教学质量的公费师范教育政策研究[J]. 教育科学, 2022(1): 49-56.
|
刘伟, 李琼. 为何从教: 公费师范生与非公费师范生从教动机的多组潜类别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22(10): 61-67.
|
何赵颖, 侯龙龙, 潘艳萍, 等. 职业认同对师范院校在校生从教意愿的影响研究[J]. 教育经济评论, 2022(5): 100-114.
|
李德林, 陈晨. 近代乡村师范学校及对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157-165.
|
彭静雯. 大学生学习内驱力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 2023(2): 93-102.
|
苏尚锋, 黄玲芳. 引导性回流: 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演进的功能逻辑——基于30个省份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文本的分析[J]. 教育研究, 2021(12): 131-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