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兵. 非物质劳动与创造性剩余价值——奈格里和哈特的《帝国》解读[J]. 国外理论动态, 2017(7): 35-48.
李春建. 对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概念的学术考察[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5(1): 123-130.
唐庆. 非物质劳动与生命政治学——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考察[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6): 132-137.
唐正东. 非物质劳动与资本主义劳动范式的转型——基于对哈特、奈格里观点的解读[J]. 南京社会科学, 2013(5): 28-36.
徐宇晓. 哈特、奈格里的生命政治生产理论研究——从"非物质劳动"、"生命政治"到"生命政治生产"[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 122-129.
张一兵. 资本帝国的生命政治存在论——奈格里、哈特的《帝国》解读[J]. 河北学刊, 2019(2): 32-40.
汪行福. 《帝国》: 后现代革命的宏大叙事[G]//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333-366.
刘怀玉, 陈培永. 从非物质劳动到生命政治——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政治主体的建构[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2): 73-82.
莫伟民. 奈格里的生命政治生产及其与福柯思想的歧异[J]. 学术月刊, 2017(8): 58-67.
蓝江. 一般智力的生命政治生产——奈格里的生命政治思想谱系学蠡探[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 19-27.
冯波. 奈格里论斯宾诺莎的生命政治[J]. 世界哲学, 2017(1): 15-21.
宋晓杰. 斯宾诺莎与海德格尔: 奈格里与阿甘本政治理论的不同基调[J]. 江西社会科学, 2018(11): 23-3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内格里. 超越帝国[M]. 李琨, 陆汉臻,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HARDT M, NEGRI A. Empire[M]. Cambridge,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HARDT M, NEGRI A. Multitude: war and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empire[M].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 2004.
HARDT M, NEGRI A. Labor of dionysus: a critique of the state-form[M]. Minneapolis,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4: 8.
迈克尔·哈特, 安东尼奥·奈格里. 大同世界[M]. 王行坤,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NEGRI A, DUFOURMANTELLE A. Negri on Negri[M]. DEBEVOISE M B, trans.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2004: 114.
米歇尔·福柯. 必须保卫社会[M]. 钱翰,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268.
HARDT M, NEGRI A. Assembl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234.
张一兵. 反抗帝国: 新的革命主体和社会主义战略——奈格里、哈特《帝国》解读[J]. 东岳论丛, 2018(5): 5-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8: 296.
孙乐强. 马克思"一般智力"范畴的当代重构及其效应评估[J]. 探索与争鸣, 2021(1): 50-5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26.
大卫·哈维. 解释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评哈特、奈格里的《大同世界》[J]. 王行坤, 译. 上海文化, 2016(2): 49-59+64.
黄学胜, 易江. 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世界观变革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两种社会观[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