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7-02(2).
|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1).
|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N]. 人民日报, 2024-07-19(1).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年谱: 第4卷[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0: 497.
|
付文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四重阐释及其整合[J]. 探索, 2022(3): 15-28.
|
赵潜, 刘力波.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现状与深化拓展[J].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2(6): 5-17. doi: 10.3969/j.issn.1672-2817.2022.06.001
|
黄发友.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述评与展望[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2(9): 31-42.
|
董保民, 赵红军.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与实现路径——一个文献综述[J]. 社会科学战线, 2023(12): 61-69.
|
史宗文. "何以可能"与"如何可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向路与展望[J]. 南方论刊, 2024(12): 7-9. doi: 10.3969/j.issn.1004-1133.2024.12.002
|
蒋华福. 关于统一战线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述评[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4): 92-96. doi: 10.3969/j.issn.1009-2293.2024.04.015
|
徐国正, 黄宣谕.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的现状审视与进路展望[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4(3): 5-14. doi: 10.3969/j.issn.1009-6922.2024.03.001
|
梁杰皓, 丁俊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学术进路与未来展望——基于国内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2): 19-30.
|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课题组, 高培勇, 黄群慧.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认识、经济前景与战略任务[J]. 经济研究, 2022(8): 26-39.
|
蒋英州, 王创宇.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起点、主要内涵与使命追求[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2): 1-13.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2.001
|
燕连福.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内涵扩展和未来指向[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 30-39.
|
周文, 肖玉飞.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内涵、鲜明特征与世界意义[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2(5): 36-45.
|
张占斌, 王学凯. 中国式现代化: 特征、优势、难点及对策[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6): 27-36.
|
辛向阳. 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特质[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2(3): 100-108.
|
李海青. 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基于新时代的分析视域[J]. 甘肃社会科学, 2022(4): 1-7. doi: 10.3969/j.issn.1003-3637.2022.04.001
|
刘舒杨, 王浦劬.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2): 1-8.
|
陈家喜, 邱佛梅. 主动式、递阶式、渐进式: 政党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逻辑[J]. 科学社会主义, 2022(2): 123-129.
|
张波. 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与启示意义[J]. 行政论坛, 2022(6): 5-11. doi: 10.3969/j.issn.1005-460X.2022.06.002
|
庞立生. 大历史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意蕴[J]. 思想理论教育, 2022(12): 12-18.
|
王虎学, 凌伟强.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向度[J]. 学术研究, 2022(11): 13-20. doi: 10.3969/j.issn.1000-7326.2022.11.004
|
邱霈恩. 中国式现代化与深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J]. 理论视野, 2022(11): 81-86.
|
何显明.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J]. 浙江学刊, 2022(2): 4-14.
|
张占斌.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 内涵、理论与路径[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1(6): 52-60.
|
韩文龙.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实现共同富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1(11): 19-24.
|
韩喜平, 郝婧智. 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1(4): 49-56.
|
孙代尧. 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5): 16-24.
|
王婷, 李少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的全面发展[J]. 理论视野, 2022(6): 50-56.
|
项久雨. 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5): 1-9.
|
刘军, 李爱华.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资本主义文明逻辑的超越[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2(2): 34-42.
|
宋艳华.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实践优势与价值超越[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12): 66-71.
|
吴媚霞, 王岩. 比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超越[J]. 河南社会科学, 2022(5): 28-34.
|
卢岚. 文明新形态的当代出场: 中国式现代化演进逻辑[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17-26. doi: 10.3969/j.issn.1009-105x.2022.06.002
|
宋学勤.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历史逻辑[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24): 82-89.
|
孙正聿.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J]. 哲学研究, 2022(1): 5-11.
|
高晓林, 周克浩.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建构及其世界意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2): 109-117.
|
卢黎歌, 郭玉杰. 中国式现代化: 超越转型、演进逻辑、经验启示[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1): 23-34.
|
刘卓红.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J]. 人民论坛, 2021(24): 12-15.
|
仰义方, 武亿.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逻辑、鲜明特征与实践路径[J].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22(6): 61-71.
|
杜玉华, 王晓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进程及实践转向[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 14-20.
|
张亚光, 毕悦. 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实践经验[J]. 管理世界, 2023(1): 41-56.
|
董志勇, 毕悦.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生逻辑、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基于文明新形态的视角[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5): 23-39.
|
刘洪森, 李昊天.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与特质[J]. 现代哲学, 2021(5): 58-65.
|
桑明旭.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唯物史观的公共性逻辑[J]. 理论探索, 2021(5): 14-20.
|
张润峰. 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发逻辑与独特内涵[J]. 探索, 2022(2): 13-26.
|
陈玉斌. 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现代性理论范式[J]. 社会主义研究, 2022(2): 17-23.
|
阮博. 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辩证视域[J]. 社会主义研究, 2021(6): 56-62.
|
王世泰, 余达淮.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架构及世界意义——基于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的话语叙事视角[J]. 南京社会科学, 2022(1): 9-18.
|
吴艳东, 廖小丹. 精神利益与精神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特征[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2): 27-38.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2.003
|
陈华娟. 使命型政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J]. 山东社会科学, 2022(12): 27-32.
|
张占斌, 王学凯.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基础、思想演进与实践逻辑[J]. 行政管理改革, 2021(8): 4-12.
|
吴忠民.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超越"资本至上陷阱"和"福利过度陷阱"[J]. 探索与争鸣, 2022(3): 29-45.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 人民日报, 2014-10-14(1).
|
沈湘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根基[J]. 中国社会科学, 2022(8): 109-123.
|
代玉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逻辑——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J]. 浙江社会科学, 2022(1): 4-11.
|
邹广文.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解析[J]. 求索, 2022(1): 15-21.
|
唐亚林, 周昊. 走自己的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演进、路径选择与价值追求[J]. 理论探讨, 2022(5): 29-38.
|
殷晓元, 彭静.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历史演进和实践方略[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5): 114-120.
|
韩保江, 李志斌. 中国式现代化: 特征、挑战与路径[J]. 管理世界, 2022(11): 29-43.
|
任保平, 何厚聪.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我国数字经济创新体系的构建[J]. 上海经济研究, 2022(12): 17-26.
|
吴岩. 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 2022(11): 21-29.
|
郑金洲.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意蕴[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12): 1-7.
|
蒲清平, 向往.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1): 77-85.
|
周文, 何雨晴.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与新路径[J]. 财经问题研究, 2024(4): 3-15.
|
周文, 李吉良.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2): 114-124.
|
于金富, 郑锦阳.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的历史逻辑、制度逻辑与实践逻辑[J]. 经济纵横, 2022(2): 13-18.
|
艾四林, 陈钿莹.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维度[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2): 1-10.
|
代玉启.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三重维度及其系统构建[J]. 求索, 2023(1): 40-47.
|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10-28(1).
|
潘丽嵩, 范晓阳.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传统文化底蕴研究——在"两个结合"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1): 9-18.
|
徐秦法, 刘星亮.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何以突出文化建设?——基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视角的考察[J]. 社会科学战线, 2022(12): 26-33.
|
蔡劲松. 以文化自信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长卷[J]. 人民论坛, 2022(22): 37-39.
|
王露璐.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与伦理重建[J]. 中国社会科学, 2021(12): 89-109.
|
文丰安. 以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与创新路径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10-21.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1.002
|
王通, 杨智雄.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发展中的社会流动图景[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4): 26-38. doi: 10.13718/j.cnki.xdsk.2024.04.003
|
杨林, 袁文全.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规则解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3): 96-106. doi: 10.13718/j.cnki.xdsk.2024.03.008
|
董慧, 汪筠茹.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态意蕴及其经验启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3): 23-30.
|
李勇强.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及其方法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2): 1-16. doi: 10.13718/j.cnki.xdsk.2024.02.001
|
刘希刚, 吴静.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11-19.
|
张云飞.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维度和本质要求[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1-12.
|
金伟, 张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叙事话语构建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1): 1-9.
|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回信[N]. 人民日报, 2021-08-12(1).
|
赵义良.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意蕴与价值追求[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2(1): 5-12.
|
赵义良.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道路的现代性特征[J]. 中国社会科学, 2023(3): 47-59.
|
刘儒, 陈舒霄.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9-20.
|
唐爱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叙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2): 23-32.
|
徐建飞.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发脉络与世界意义[J]. 江苏社会科学, 2022(3): 21-31.
|
王雨辰. 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难题的解决及其意义[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1-10.
|
鲁明川.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与世界意义[J]. 行政论坛, 2021(4): 5-11.
|
吴晓明. 世界历史与中国式现代化[J]. 学习与探索, 2022(9): 1-8.
|
韩喜平, 郝婧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蕴[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2(2): 102-111.
|
何爱国, 颜英. 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J]. 理论学刊, 2023(1): 5-13.
|
吕炜, 刘欣琦. 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1-12.
|
亓光, 张翔.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的理与路[J]. 理论与改革, 2024(4): 13-24.
|
付文军. 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考辨[J]. 理论与改革, 2023(3): 1-12.
|
蒲清平, 马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进路[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4): 1-10. doi: 10.13718/j.cnki.xdsk.2024.04.001
|
肖克, 王寒. "现代化之问"的提出与回应: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模式特征及逻辑展开[J]. 理论与改革, 2023 (4): 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