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EB/OL]. (2024-05-31)[2024-10-22].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4-05/31/c_1130154174.htm.
张夏恒. 数字经济加速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3): 1-14. doi: 10.13718/j.cnki.xdsk.2024.03.001
新华社.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OL]. (2023-09-09)[2024-10-22].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3072.htm.
中国政府网.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EB/OL]. (2024-05-31)[2024-10-22]. https://www.gov.cn/gongbao/2024/issue_11246/202403/content_6941846.html.
周新民. 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支撑力量[J]. 红旗文稿, 2024(12): 9-13.
张苏, 朱媛. 人口老龄化、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3): 28-39.
中国政府网.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EB/OL]. (2015-12-16)[2024-10-22]. https://www.gov.cn/xinwen/2015-12/16/content_5024712.htm.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EB/OL]. (2022-08-02)[2024-10-22]. https://www.cac.gov.cn/rootimages/uploadimg/1675765283208335/1675765283208335.pdf?eqid=bb46e1f20000a517000000066468478c.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EB/OL]. (2018-05-09)[2024-10-22]. https://www.cac.gov.cn/2018-05/09/c_1122794507.htm.
郑彬睿. 数字中国建设的现实挑战、战略内涵和实现路径[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4(3): 109-116.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官网.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正式发布[EB/OL]. (2024-06-30)[2024-10-22]. https://www.szzg.gov.cn/2024/xwzx/szkx/202406/t20240630_4851743.htm.
张晖, 李靖, 权天舒.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吗?——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J]. 经济问题探索, 2023(10): 1-15.
盛小平, 吴瑾. 我国大数据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现代情报, 2024(12): 89-101.
段钢, 刘贤铤, 黄悦.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J]. 金融与经济, 2024(11): 36-48.
赵鹏, 朱叶楠, 赵丽.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与新质生产力——基于230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4): 62-78.
王智勇, 杨金娇.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就业效应研究[J]. 劳动经济研究, 2024(2): 95-118.
刘文发, 陆学峰. 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与作用机制——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J]. 统计与决策, 2024(11): 28-33.
张自然, 何竞.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实验[J]. 经济问题探索, 2024(6): 153-174.
王怀月. 新质生产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J]. 统计与决策, 2024(10): 28-33.
蔡湘杰, 贺正楚. 新质生产力何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科技创新效应的机理与检验[J]. 当代经济管理, 2024(10): 1-14.
宋佳, 张金昌, 潘艺. ESG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管理, 2024(6): 1-11.
赵国庆, 李俊廷.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中国上市企业的微观证据[J]. 产业经济评论, 2024(4): 23-34.
张秀娥, 王卫, 于泳波. 数智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OL]. 科学学研究, 1-19. [2024-10-22]. https://doi.org/10.16192/j.cnki.1003-2053.20240518.003.
徐政, 郑霖豪, 程梦瑶. 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优势条件、关键问题和路径选择[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6): 12-22.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6.002
姚树洁, 蒋艺翅. 数字基础设施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形成: 理论与实证[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5): 1-12.
黄红平, 巢华. 数字变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探析[J]. 理论探讨, 2024(3): 166-171.
陈东, 郭文光.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劳动技能溢价——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4(3): 173-192.
周密, 王雷, 郭佳宏.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实融合的测算与时空比较——基于专利共分类方法的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4(7): 5-27.
杨芳, 张和平, 孙晴晴, 等.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J]. 金融与经济, 2024(5): 35-48.
王磊, 李吉.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 现代经济探讨, 2024(1): 77-89.
梁明伟. 数字中国战略对科技型新创企业高端颠覆性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4): 117-128.
张慧智, 李犀尧.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J]. 工业技术经济, 2024(6): 12-19.
胡国晖, 赵婷婷. 数字化基础、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创业——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22(4): 122-130.
段俊, 戈亭婷, 张保帅. 数字普惠金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绿色创新[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2): 15-30.
刘伟. 数字基建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4(3): 126-131.
孙献贞, 李言, 高雨晨.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企业新质生产力[J]. 兰州学刊, 2024(7): 54-67.
王亚健. 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赋能效应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4(5): 51-56.
杨秋菊, 王文福. 数字普惠金融、新质生产力与城乡共同富裕[J]. 中国流通经济, 2024(6): 115-126.
刘振, 魏田田. 绿色信贷、市场竞争和企业绿色创新质量[J]. 会计之友, 2024(13): 70-78.
徐扬, 刘育杰.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政策的经验证据[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22(4): 77-87
王志阁. 企业研发投入如何影响创新策略选择——基于政府扶持与市场竞争视角[J]. 华东经济管理, 2023(6): 54-65.
汪海霞, 刘宇萱. 制造企业数字化进程驱动了智力资本投资吗——基于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J]. 财会月刊, 2023(23): 42-48.
胡平平, 牛新春, 汪卫平. 志愿服务参与能培育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吗——基于追踪调研和双重差分技术的因果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24(2): 54-63.
周黎安, 陈烨.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果: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J]. 经济研究, 2005(8): 44-53.
熊彬, 王志伟. 数字经济"双试点"政策对创业活跃度影响效应研究——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视角[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4(6): 36-53.
温忠麟, 叶宝娟. 中介效应分析: 方法和模型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5): 731-745.
马青山, 何凌云, 袁恩宇. 新兴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宽带中国"试点的准自然实验[J]. 财经科学, 2021(4): 76-90.
郑玉.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影响机理探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准自然实验的实证检验[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23(4): 90-104.
徐浩, 肖毅, 祝志勇, 等. 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机制与效用研究——基于生产力要素新质化视角[J/OL]. 当代财经, 1-15. [2024-10-22]. https://doi.org/10.13676/j.cnki.cn36-1030/f.20241021.003.
谭红阳, 刘金莲, 李志军, 等.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24(8): 56-71.
袁瀚坤, 徐政.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新疆社会科学, 2024(5): 42-54.
刘家民, 马晓钰. 数智化创新政策如何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J]. 西部论坛, 2024(4): 17-34.
赵宸宇, 王文春, 李雪松.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 财贸经济, 2021(7): 114-129.
杜传忠, 李泽浩.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24(7): 91-102.
关心.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高质量创业: 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 统计与决策, 2024(11): 132-138.
尚航标, 刘佳奇, 王智林, 等. 数字化转型差异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 管理学报, 2024(2): 193-201.
方晓晖, 郭鸿儒, 刘冲, 等. 数字基础设施如何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企业业绩说明会的证据[J]. 产经评论, 2023(5): 61-81.
BECK T, LEVINE R, LEVKOV A. Big Bad Banks?The Winners and Losers from Bank De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10(5): 1637-1667.
刘英俊, 李海风. 环境规制与企业劳动雇佣——基于新《环保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J]. 产业经济研究, 2023(4): 69-82.
陈海波, 邓雅慧.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赋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3(1): 17-30.
王治, 陈曦. 数字经济, 营商环境与企业家精神——基于"智慧城市"的准自然实验[J]. 科学决策, 2023(6): 92-116.
徐毅, 周昊朋.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否驱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3): 110-128.
尹美群, 盛磊, 李文博. 高管激励、创新投入与公司绩效——基于内生性视角的分行业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8(1): 10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