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露, 周建国. 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样态、生成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制度—行为"融合视角的分析[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5): 20-29.
|
李景鹏. 地方政府创新与政府体制改革[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7(3): 1-4. doi: 10.3969/j.issn.1008-7621.2007.03.001
|
黄巡晋. 地方政府"创新悖论"的机制及警示[J]. 领导科学, 2017(31): 54-56.
|
陈宇, 罗天正, 孙枭坤. 基层治理"伪创新"的生成逻辑: 一个注意力的分析视角[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 147-156.
|
贺东航, 孔繁斌. 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J]. 中国社会科学, 2011(5): 61-79.
|
练宏. 注意力分配——基于跨学科视角的理论述评[J]. 社会学研究, 2015(4): 215-241.
|
何艳玲, 李妮. 为创新而竞争: 一种新的地方政府竞争机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 87-96.
|
陈家喜, 汪永成. 政绩驱动: 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分析[J]. 政治学研究, 2013(4): 50-56.
|
康镇, 任克强. 基层治理创新试点的政绩驱动机制及其规制[J]. 江苏社会科学, 2023(3): 113-121.
|
黄晓春, 周黎安. "结对竞赛": 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J]. 社会, 2019(5): 1-38.
|
杨文欢. 因势利导与自生能力: 可持续基层治理创新的分析框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 134-142.
|
郎玫. 强化或是扭曲: 绩效问责对官员创新行为激励影响的实验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 2022(1): 38-47.
|
李利文, 申彬, 彭勃. 城市基层治理创新中的"认知内卷化"——以上海XH区物业管理深化改革为例[J]. 社会科学研究, 2016(2): 39-51.
|
马佳铮, 郎玫. 共识与分歧: 基层官员对政府创新的差异化认知及其影响[J]. 兰州学刊, 2023(8): 90-102.
|
田先红. 中国基层治理: 体制与机制——条块关系的分析视角[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1): 43-54.
|
谢小芹, 宫兴隆. "示范创建": 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解释——基于西南一个基层治理现代化试点乡镇的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2): 77-88.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2.007
|
刘志鹏. 常规开展的"运动": 基于示范城市评比的研究[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4): 72-86.
|
何显明. 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生成机制与运行机理——基于浙江现象的考察[J]. 中国行政管理, 2009(8): 124-128.
|
俞可平. 应当鼓励和推动什么样的政府创新——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的评析[J]. 河北学刊, 2010(2): 123-128.
|
陈家刚. 地方政府创新与治理变迁——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的比较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 2004(4): 22-28.
|
杨华. 县域治理中的党政体制: 结构与功能[J]. 政治学研究, 2018(5): 14-19.
|
陈柏峰. 党政体制如何塑造基层执法[J]. 法学研究, 2017(4): 191-208.
|
荣敬本, 崔之元, 王拴正, 等. 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 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 中、英文对照[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28-57.
|
王汉生, 王一鸽. 目标管理责任制: 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J]. 社会学研究, 2009(2): 61-92.
|
纪莺莺. 当代中国的社会组织: 理论视角与经验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13(5): 219-241.
|
刘天文. 行政借道社会: 基层治理创新中的政府调适行为研究——基于Z省S区的经验案例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3): 66-79. doi: 10.13718/j.cnki.xdsk.2024.03.006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 人民日报, 2024-07-22(1).
|
田先红. 从结果管理到过程管理: 县域治理体系演变及其效应[J]. 探索, 2020(4): 26-36.
|
徐双敏. 政府绩效管理中的"第三方评估"模式及其完善[J]. 中国行政管理, 2011(1): 28-32.
|
陈潭. 第三方治理: 理论范式与实践逻辑[J]. 政治学研究, 2017(1): 90-98.
|
郑方辉, 邓霖, 林婧庭. 补助性财政政策绩效目标为什么会走样?——基于广东三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第三方评价[J]. 公共管理学报, 2016(3): 122-134.
|
周志忍. 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 我国的实践历程与前景[J]. 中国行政管理, 2008(1): 111-118.
|
何得桂, 吉李敏. 调适性治理: 城镇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及其解释[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3(3): 52-63.
|
吴敏, 黄玖立. 政府间的竞赛治理是否有效: 文明城市评比与城市卫生[J]. 世界经济, 2022(3): 212-232.
|
白天成. 为竞争而创新: "理念—行动者"框架下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逻辑解释[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22(3): 78-86.
|
文宏, 林彬. "多任务竞逐": 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激励的整体性解释——以粤港澳区域治理为例[J]. 江苏社会科学, 2020(1): 75-85.
|
刘思宇. "评比表彰"的激励逻辑——基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考察[J]. 中国行政管理, 2019(2): 72-78.
|
叶敏, 王阳. 城市基层治理生态: 恶化机理与修复路径——基于国家与社会双向共时性转型的思考[J]. 地方治理研究, 2017(1): 52-63.
|
石建. "制造型创新":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类型——基于浙北N村"文明家庭"的经验研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21(6): 85-96.
|
范逢春. 警惕"玩概念"式的基层伪创新[J]. 人民论坛, 2020(14): 44-45.
|
张晨, 刘育宛. "红色管家"何以管用?——基层治理创新"内卷化"的破解之道[J]. 公共行政评论, 2021(1): 2-22.
|
金太军, 袁建军. 地方政府创新博弈分析[J]. 江海学刊, 2005(5): 94-99.
|
姜晓萍, 吴宝家. 警惕伪创新: 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偏差行为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21(10): 4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