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新. 数字教科书的教学风险分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6): 171-177.
Digital educational publishing market size, share, growth, and industry analysis by type (digital textbook, digital assessment book, and others) by enterprise size (primary school, middle school,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regional insights and forecast from 2025 to 2033[EB/OL]. [2025-06-23]. https://www.businessresearchinsights.com/market-reports/digital-educational-publishing-market-102150.
牛楠森. 数字教科书: 教育转型发展的必选项[N]. 光明日报, 2023-01-05(14).
郭振鹏, 李栋. 数字教科书概念辨析[J]. 上海教育科研, 2023(12): 27-33.
雷浩, 杨春明. 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 哪个更有利于学生学习?[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12): 99-115.
刘晓, 张烨, 汤永洁. 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的伦理困境及应对[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2(3): 55-67.
王晓宇. "课程思政"的价值观教育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22: 44.
王志刚, 沙沙. 中小学数字教材: 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资源[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7): 14-20.
朱珂, 张斌辉, 张瑾.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师生主体性的缺失风险与复归策略[J]. 电化教育研究, 2024(4): 52-58.
毛迎新, 谭维智. 数字媒介时代师生交互的特质嬗变、潜在风险与路向澄明[J]. 开放教育研究, 2022(5): 39-48.
刘雄英, 吕狂飚. 从规训到引导: 权力—空间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及其重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4): 35-45, 205.
费尔巴哈. 基督教的本质[M]. 荣震华,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20.
余萍, 杜尚荣.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师生沟通问题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20(30): 10-13.
王志林. 论课程意识与教师个人知识的创生[J]. 全球教育展望, 2008(10): 35-39.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 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修订译本)[M]. 洪汉鼎,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373-379.
勿把"人文知识"等同于"人文精神"[J]. 中国高等教育, 2008(24): 63.
罗生全, 张玉. 中小学教师教材开发的权力性质与权力运行机制[J]. 教师教育学报, 2024(5): 11-19. doi: 10.13718/j.cnki.jsjy.2024.05.002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1.
王润. 数字教科书作为教学文本: 价值与限度[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6): 63-68.
陆国栋, 张力跃, 孙健. 终结一本教科书统治下的教学[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1): 17-24.
卢梭. 卢梭全集: 第6卷[M]. 李平沤,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51, 166.
刘昶荣. 近视高发于小学低年级专家建议每3个月筛查视力[N]. 中国青年报, 2023-06-06(12).
郝志军, 王鑫. 加快形成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三[J]. 教育研究, 2022(3): 4-14.
王厚红, 陆卓涛, 赵晓雨. 高质量课程教材建设: 价值追问、现实路径与未来展望——第四届全国课程与教学青年学术论坛述评[J]. 全球教育展望, 2023(5): 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