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均. 统筹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及路径探究[J]. 课程·教材·教法, 2022(7): 90-95.
|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是, 2020(17): 4-16.
|
周增为. 从课程与教学维度思考思政课一体化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1): 7-9.
|
杨威, 管金潞. 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的课程目标体系[J]. 思想理论教育, 2021(9): 69-75.
|
蒋旭东. 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与系统性布局论析——以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为视角[J]. 学术论坛, 2020(6): 112-119.
|
徐秦法, 赖远妮. 以教育逻辑为遵循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法[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12): 40-47.
|
徐秦法, 赖远妮. 认知能力视角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学方式建设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22(3): 104-110.
|
陈大文, 姜彦杨.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评价一体化路径初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1(12): 96-100.
|
张娜, 李晴. 爱国主义教育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学中的目标构建初探[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12): 122-127.
|
何虎生, 张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 2023(4): 5-10.
|
李伯黍, 燕国材. 教育心理学[M]. 2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68.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通知[EB/OL]. (2023-05-26)[2025-02-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306/t20230601_1062380.html.
|
盛群力, 李志强. 现代教学设计论[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2.
|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 中国青年报, 2016-12-9(1).
|
张祖忻, 章伟民, 刘美凤, 等. 教学设计: 原理与应用[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7.
|
张彦, 韩伟.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13): 62-65.
|
冯建军.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要求与推进措施. 课程·教材·教法, 2023(2): 59-66.
|
赵静. 新时代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3): 117-121.
|
拉尔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 施良方,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导言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2版.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38.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2019-08-14)[2025-05-15]. 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
韩震, 陈亮. 德育一体化的时代转向与可行路径——专访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J]. 教师教育学报, 2024(2): 1-11.
|
张咏梅, 田一, 李美娟. 学习进阶研究的国际进展及本土启示[J]. 教育科学研究, 2024(7): 68-76.
|
余华, 孙华丽.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进阶的思想方法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 2023(1): 68-72.
|
崔允漷. 追问"核心素养"[J]. 全球教育展望, 2016(5): 3-10, 20.
|
禇宏启. 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J]. 教育研究, 2016(11): 8-18.
|
余文森.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1): 11-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10.
|
列宁全集: 第26卷[M]. 2版(增订版).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57.
|
刘徽.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构型——兼论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J]. 教育研究, 2020(6): 64-77.
|
李刚, 吕立杰. 大概念课程设计: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课程架构[J]. 教育发展研究, 2018(Z2): 35-42.
|
李松林. 以大概念为核心的整合性教学[J]. 课程教材教法, 2020(10): 56-61.
|
余文森. 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J]. 课程教材教法, 2018(1): 4-11.
|
迈克尔·富兰, 玛丽亚·兰沃希. 极富空间: 新教育学如何实现深度学习[M]. 于佳琪, 黄雪锋, 译.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9-10.
|
张华.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 全球教育展望, 2016(4): 10-24.
|
刘艳. 学科实践: 作为一种学科学习方式[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2(1): 57-63.
|
徐秦法, 赖远妮. 以教育逻辑为遵循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法[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12): 40-47.
|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 2019-3-19(1).
|
周文叶, 毛玮洁. 表现性评价: 促进素养养成[J]. 全球教育展望, 2022(5): 94-105.
|
格兰特·威金斯, 杰伊·麦克泰格.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 闫寒冰, 宋雪莲, 赖平, 译. 2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