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N]. 人民日报, 2024-11-30(1).
翟锦程. 中国当代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与途径[J]. 中国社会科学, 2022(11): 145-164.
沈裕挺, 杨锐. 传统文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4(5): 54-65.
田鹏颖.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J]. 思想理论教育, 2024(5): 4-11.
连志英. 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J]. 图书情报工作, 2023(20): 70-78.
崔唯航. 构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基于文化主体性的考察[J]. 文学评论, 2024(5): 44-50.
张雷声, 韩喜平, 肖贵清, 等. 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2(7): 4-16.
韩喜平, 刘峻宗. 哲学社会科学叙事方式的历史变革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J]. 学习与探索, 2024(11): 31-40.
刘伟. 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N]. 人民日报, 2022-07-19(11).
黄蓉生. 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展现新作为[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3(4): 46-48.
田鹏颖. 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构建自主知识体系[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4(15): 4-13.
臧峰宇, 沈江平, 王立, 等.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使命和议程[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3(5): 29-42.
韩云波, 陈思思. 社科学术期刊引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基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理论创新之问题议程的研究[J]. 科技与出版, 2024(4): 5-13.
刘建军, 张丹琛.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02): 15-27.
张晓锋. 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三重境界[J]. 传媒观察, 2024(11): 5-13.
张文显. 论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J]. 法学家, 2023(2): 1-15.
逄锦聚. 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和方法[J]. 经济研究, 2023(8): 4-14.
林红. 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建构与概念供给——以民本的传统性改造为例[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6): 38-46.
高旸.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立场、核心论域与发展路向[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5(4): 51-63.
习近平.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6-0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8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任平. 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 创新视域与理论阐释[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1): 5-14.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EB/OL]. (2023-09-20)[2025-07-22]. https://www.wipo.int/pressroom/zh/articles/2023/article_0009.html.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EB/OL]. (2024-08-27)[2025-07-22]. https://www.wipo.int/pressroom/zh/articles/2024/article_0012.html.
倪好, 薛天航. 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N]. 光明日报, 2023-09-14(7).
财政部调研小组. 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EB/OL]. (2025-03-24)[2025-07-22]. https://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2503/t20250324_3960464.htm.
列宁全集: 第55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466.
毛泽东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815-8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9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36.
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09-25(2).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2.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5-19(2).
贾玉娇. 对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知识"的反思与厘清[J]. 学海, 2024(5): 24-34.
韩经太. 自主原则与原创精神——构建中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论自觉[J]. 文学评论, 2024(5): 35-43.
习近平.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3: 9.
孙正聿. 原创性概念和标识性概念——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概念基础[J]. 中国社会科学, 2024(7): 38-51.
刘曙光.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论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5): 5-17.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 人民日报, 2024-07-22(1).
王丰.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理论研讨会综述[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3(5): 149-15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 人民日报, 2023-07-02(1).
侯怀银. 教育学"西学东渐"的逻辑探寻——西方教育学在20世纪中国传播的回顾与反思[J]. 教育研究, 2020(8): 40-55.
林毅. 西方化反思与本土化创新: 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当代内涵[J]. 政治学研究, 2018(2): 98-109.
蒲清平, 黄媛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6): 1-11.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6.001
张大伟, 周彤. 概念供给: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当务之急[J]. 编辑学刊, 2023(1): 6-12.
秦宣. 正确处理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关系[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3): 9-13.
王丰. 数字劳动与受众劳动的理论混淆及其实践危害[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5(6): 91-102.
张雷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体系构建及教学实践[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4(10): 1-9.
禚明亮. 国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特点及重要启示——基于海外出版主要著作分析[J]. 观察与思考, 2023(10): 46-54.
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图书馆.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4版)[R]. 北京: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2025: 8.
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图书馆.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4版)[R]. 北京: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2025: 8.
王绍光. 祛魅与超越: 反思民主、自由、平等、公民社会[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0: 18.
张栋梁, 邱滨泽, 夏文莉. 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2): 181-191. doi: 10.13718/j.cnki.xdsk.2024.02.015
习近平. 之江新语[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235.
赵晨, 林晨, 高中华. 人才链支撑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发展路径: 逻辑理路、中美比较以及政策启示[J]. 中国软科学, 2023(11): 23-37.
赵联飞, 徐威.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原理与路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1): 117-129.
王丰, 田茂敏. 数字产业集群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路径和优化策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J].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25(1):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