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日知录集释全校本: 中[M]. 黄汝成, 集释; 栾保群, 吕宗力, 校点.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1239.
|
秦晖, 金雁. 田园诗与狂想曲: 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M]. 北京: 语文出版社, 2013: 12.
|
张廷玉. 明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1850.
|
徐勇. "接点政治":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一个分析框架及以若干个案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6): 2-7. doi: 10.3969/j.issn.1000-2456.2009.06.002
|
习近平. 摆脱贫困[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2: 32.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3: 3.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4: 2.
|
陈健生, 任蕾. 从县域竞争走向县域竞合: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J]. 改革, 2022(4): 88-98.
|
田先红. 项目化治理: 城市化进程中的县域政府行为研究[J]. 政治学研究, 2022(3): 136-147.
|
刘天文. 行政借道社会: 基层治理创新中的政府调适行为研究——基于Z省S区的经验案例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3): 66-79. doi: 10.13718/j.cnki.xdsk.2024.03.006
|
褚明浩. 创新体制化: 基层治理创新异化的一种解释——以B县文明创建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1): 55-68. doi: 10.13718/j.cnki.xdsk.2025.01.005
|
金江峰. 村庄"中位达标"治理的逻辑及影响[J]. 探索, 2023(1): 147-158.
|
张雪霖. 县域条块关系新变及其内在机制[J]. 求索, 2024(5): 93-101.
|
欧阳静. 政治统合制及其运行基础——以县域治理为视角[J]. 开放时代, 2019(2): 184-198.
|
贺东航, 孔繁斌.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治势能——基于近20年农村林改政策的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 2019(4): 4-25.
|
杨华, 袁松. 中心工作模式与县域党政体制的运行逻辑——基于江西省D县调查[J]. 公共管理学报, 2018(1): 12-22.
|
庞明礼. 领导高度重视: 一种科层运作的注意力分配方式[J]. 中国行政管理, 2019(4): 93-99.
|
何艳玲, 肖芸. 问责总领: 模糊性任务的完成与央地关系新内涵[J]. 政治学研究, 2021(3): 114-126.
|
肖芸, 赵俊源. 任务模糊性视角下科层制变革的不同走向——基于前沿文献的评析[J]. 公共行政评论, 2019(2): 163-182. doi: 10.3969/j.issn.1674-2486.2019.02.013
|
仇叶. 行政权集中化配置与基层治理转型困境——以县域"多中心工作"模式为分析基础[J]. 政治学研究, 2021(1): 78-89.
|
齐薇薇, 张润泽. 县级"边缘部门"的工作推动机制及其价值——组织权力不均衡配置的视角[J]. 政治学研究, 2024(2): 119-133.
|
应松年, 薛刚凌. 论行政权[J]. 政法论坛, 2001(4): 54-65.
|
周雪光, 练宏.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 一个"控制权"理论[J]. 社会学研究, 2012(5): 69-93.
|
陈家建, 赵阳. "低治理权"与基层购买公共服务困境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19(1): 132-155.
|
陶郁, 侯麟科, 刘明兴. 张弛有别: 上级控制力、下级自主性和农村基层政令执行[J]. 社会, 2016(5): 107-130.
|
田先红. 基层信访治理中的"包保责任制": 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 以鄂中桥镇为例[J]. 社会, 2012(4): 164-193.
|
周黎安. 行政发包制[J]. 社会, 2014(6): 1-38.
|
郭亮. 土地征收中的"行政包干制"及其后果[J]. 政治学研究, 2015(1): 114-125.
|
王向阳. 当前乡村治理中群众工作式微及其有效治理——基于"事务面向—工作方法"的二重组合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4): 63-73. doi: 10.13718/j.cnki.xdsk.2023.04.006
|
金江峰. 中坚干部: 乡镇治理有效的内生动力及其功能实践[J]. 求索, 2022(2): 183-190.
|
张静. 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23-25.
|
唐皇凤. 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J]. 开放时代, 2007(3): 115-129.
|
狄金华. 通过运动进行治理: 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 对中国中部地区麦乡"植树造林"中心工作的个案研究[J]. 社会, 2010(3): 83-106.
|
冯仕政. 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 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J]. 开放时代, 2011(1): 73-97.
|
李里峰. 工作队: 一种国家权力的非常规运作机制——以华北土改运动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 江苏社会科学, 2010(3): 207-214.
|
何哲. 官僚体制的悖论、机制及应对[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1(4): 113-126.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3.
|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