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12-13.
周扬波.宋代乡约的推行状况[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5):106-110. doi: 10.3785/j.issn.1008-942X.2005.05.014
段自成.清代北方官办乡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董健辉.明清乡约: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8:188.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56-177.
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M].济宁:山东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 1937.
陈宝良, 周兴.明代乡约宣讲与儒家道德的世俗化[J].青海民族研究, 2018(2):110-117.
韩玉胜.明代乡约宣讲与儒家道德的世俗化[J].伦理学研究, 2018(4):39-44. doi: 10.3969/j.issn.1671-9115.2018.04.006
陆自荣, 禹云闪.乡约对新农村的整合意义[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5):78-85.
酒井忠夫.中国善书研究(增补版): 上册[M].刘岳兵, 何英莺, 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52-67.
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 上册[M], 夏应元, 刘文柱, 等, 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323.
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阎克文, 刘满贵, 李强, 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73.
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离廷弼,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7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 张企泰,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1: 166.
陈俊民.蓝田吕氏遗著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 1993.
朱熹.朱熹集:第7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6:3905.
阳枋.字溪集·有宋朝散大夫字溪先生阳公行状[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1183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卷12, 442.
杨明, 韩玉胜.《吕氏乡约》乡村道德教化思想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5):29-33.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黄玉顺.国民政治儒学——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转型[J].东岳论丛, 2015(11):33-41.
孙向晨.现代个体权利与儒家传统中的"个体"[J].文史哲, 2017(3):90-105. doi: 10.3969/j.issn.0511-4721.2017.03.006
林文勋.唐宋社会变革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64.
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冯兵.草市:隋唐五代乡村市镇化的历史典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5):146-152.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292.
童强.空间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35.
沟口雄三.中国的思维世界[M].刁榴, 牟坚, 等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朱熹.朱子语类: 第1册[M].黎靖德, 编.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朱熹.卷5与留丞相书[M]//朱子文集: 中册.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7: 188.
脱脱, 等.卷450刘黻传[M]//宋史.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12248.
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程颢, 程颐.二程集: 上册[M].王孝鱼, 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577.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钟哲, 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 1992: 302.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2册[M].吴光, 钱明, 董平, 等编校.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 635.
吕坤.吕坤全集: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 2008:1062.
牛铭实.中国历代乡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37.
王艮.王心斋全集[M].陈祝生, 等点校.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29.
凌如焕.敬陈风化之要疏[M]//魏源全集·皇朝经世文编: 第14册.长沙: 岳麓书社, 2004: 403.
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 上册[M].彭淮栋, 译.海口: 海南人民出版社;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285.
卢梭.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