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初中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发展与教育"综合实验课题组, 徐崇文.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发展与教育综合实验报告(上)[J].上海教育科研, 1992(1):34-40.
教育部.教育部: 利用网络平台, "停课不停学"[EB/OL].(2020-01-29)[2020-03-12].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9_416993.html.
教育部.教育部部署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EB/OL].(2020-03-06)[2020-03-12].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3/t20200306_428342.html.
燕国材.论非智力因素及其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1):1-6+14.
范涌峰.重大疫情的课程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核心素养的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3):54-60.
代玉启, 李桦.重大疫情中的民众心态分析——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3):12-15.
郭磊, 徐飘燃, 姚菲, 等.重大疫情下我国公众急性应激障碍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OL].(2020-03-19)[2020-03-21].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9.N.20200318.1410.002.html.
ALEXANDER W P. Intelligence, concrete and abstract[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35(19):177.
WECHSLE D. Cognitive, conative and non-intellective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50(3):78-83.
燕国材.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N].光明日报, 1983-02-11(7).
燕国材.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4):134-139.
林崇德, 俞国良.对"非智力因素"争议问题的几点看法[J].中国教育学刊, 1994(2):25-29.
沈德立, 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10-13.
TRACEY T J, SEDLACEK W E. Non-cognitive variables in predicting academic success by race[J].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Guidance, 1984(4):171-178. doi: 10.2307/1510237
洪厚德, 周家骥, 王养华, 等.《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CA-NPI)(1988年版)的编制与使用[J].心理科学, 1989(2):15-19.
王光明, 李爽.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的编制[J].数学教育学报, 2020(1):29-39.
赵慧军, 李岩, 刘西真.成人在线学习动机对学习迁移的影响:知识惯性的调节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 2019(8):37-44.
王琪.大学生英、日语言学习迁移中的影响因素和因素结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11):175-179.
范涌峰, 宋乃庆.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测评模型及其范式构建[J].中国社会科学, 2019(12):139-155+202-203.
刘瑞英.在家庭中如何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11):48-49.
付革.非智力因素与创造性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6):105-108.
沈德立, 白学军.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 2006(1):2-6.
孟昭霞.从非智力因素视角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9(2):48-53.
李淼云, 宋乃庆, 俞向军.我国学习兴趣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9(4):20-32.
宋乃庆, 陈重穆.再谈"淡化形式, 注重实质"[J].数学教育学报, 1996(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