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
王建国.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 1997(7):8-12, 66-67.
|
黄肇义, 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 2001, 25(1):59-66. doi: 10.3321/j.issn:1002-1329.2001.01.013
|
任致远.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J].城市发展研究, 2005, 12(4):33-36. doi: 10.3969/j.issn.1006-3862.2005.04.008
|
董淑秋, 韩志刚.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12):37-41. doi: 10.3969/j.issn.1006-3862.2011.12.007
|
李雪铭, 李婉娜. 1990年代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经济地理, 2005, 25(3):383-386, 390. doi: 10.3969/j.issn.1000-8462.2005.03.022
|
熊鹰, 曾光明, 董力三, 等.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J].地理学报, 2007, 62(4):397-406.
|
邓春雨, 张小平, 李勇峰.兰州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8):798-802. 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13.08.006
|
李伯华, 陈容, 刘沛林, 等.湖南省人居环境与经济耦合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9(1):125-131.
|
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
宁越敏.中国城市研究-第五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
曾祥旭.我国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D].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07.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Y1233246
|
白嘎力.锡林浩特市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D].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35-1014348893.htm
|
李华生.大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差异评价研究——以南京市区为例[D].南京: 南京大学, 2007.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Y1435476
|
李陈, 杨传开, 张凡.基于人-地关系的长三角中心城市人居环境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3):272-276. 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13.03.014
|
顾成林, 周健.中国地域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3, 25(3):45-53. doi: 10.3969/j.issn.1001-7852.2013.03.008
|
王劲峰, 徐成东.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地理学报, 2017, 72(1):116-134.
|
黄志亮.重庆与上海经济发展阶段比较中的思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 18(10):27-30. doi: 10.3969/j.issn.1000-3894.2001.10.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