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良, 廖瑞金, 董凌燕.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2):20-24, 51.
刘林山, 王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8(16):24-29.
余五新, 童幸生, 李尧.高校主导下的校企合作内涵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15(2):31-33. doi: 10.3969/j.issn.1004-3985.2015.02.011
顾月琴.德国双元制和北美CBE职教模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 33(11):64-67. doi: 10.3969/j.issn.1003-2614.2015.11.018
杨一琼.澳大利亚TAFE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教通讯, 2016, 31(12):77-80.
刘娟, 张炼.英国三明治教育发展历程及其政策举措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12(1):35-39.
孟国强, 张胜宾.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下的教学实施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2(7):177-178. doi: 10.3969/j.issn.1672-5727.2012.07.115
王广斌, 潘美玲, 戴巨川, 等.多维互动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 8(4):167-169.
罗嗣海, 周立功, 王祖麟.新型校企合作培养零适应期应用型人才探讨——以江西理工大学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9, 30(2):57-60.
符茂胜, 吴世伟, 刘仁金.应用型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J].皖西学院学报, 2013, 29(2):134-136. doi: 10.3969/j.issn.1009-9735.2013.02.037
韦弢勇.校企合作环境下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运行机制[J].教育与职业, 2017(18):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