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则林, 余义之, 杨世友.三权分离:农地代营——完善土地承包制、促进土地流转的新途径[J].中国农村经济, 1990(2):41-44.
|
王新国, 陈晓峰.从顺城村的实践看"三权分离"[J].湖北社会科学, 1990(10):51-52.
|
韩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J].管理世界, 1999(3):184-195.
|
王利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6):78-86.
|
厉以宁.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关键何在[J].经济研究导刊, 2008(4):1-4.
|
张红宇.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J].中国乡村发现, 2013(2):1-6.
|
韩长赋.切实把《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J].农村工作通讯, 2014(12):9-14.
|
申惠文.农地三权分离改革的法学反思与批判[J].河北法学, 2015(4):2-11.
|
高圣平.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逻辑[J].法学研究, 2014(4):76-91.
|
潘俊.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权利内容与风险防范[J].中州学刊, 2014(11):67-73. doi: 10.3969/j.issn.1003-0751.2014.11.013
|
丁文.论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的分离[J].中国法学, 2015(3):159-178.
|
叶华.三权分离的改革思路与农地微观制度安排[J].社会科学家, 1998(增刊):48-50.
|
丁关良, 阮韦波.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三权分离"论驳析——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保留(土地)承包权、转移土地经营权(土地使用权)"观点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1-8.
|
陈小君.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变革的思路与框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相关内容解读[J].法学研究, 2014(4):4-25.
|
申惠文.法学视角中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改革.中国土地科学, 2015(3):39-44.
|
曾庆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趋势下农地金融问题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199.
|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课题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2011:221.
|
冯子标, 王建功.以土地银行主导农地使用权流转.当代经济研究, 2009(11):45-49.
|
叶兴庆.集体所有制下农用地的产权重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5(2):1-8.
|
刘俊.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探讨[J].现代法学, 2007(3):170-178.
|
叶兴庆.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离"——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过去与未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4(6):7-12.
|
蔡立东, 姜楠.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法构造[J].法学研究, 2015(3):31-46.
|
李伟伟, 张云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根本属性与权能演变[J].改革, 2015(7), 91-97.
|
孙中华.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关政策法律性问题的思考[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3):1-5.
|
陈锡文.应准确把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部署[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4(1):31-33.
|
郑志峰.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的法制框架创新研究——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J].求实, 2014(10):82-91. doi: 10.3969/j.issn.1007-8487.2014.10.015
|
朱英刚, 王吉献.国外及台湾地区土地金融研究与借鉴[J].调查研究, 2008(11):37-41.
|
孙智, 程景亮.救命贷款缘何变成"鸡肋"——沈阳首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夭折[N].中国工商时报, 2009-5-5:004.
|
陈犟.土地银行学[M].上海三联书店, 1996:98.
|
刘守英.农村集体所有制与三权分离的改革[J].中国乡村发现, 2014(3):8-14.
|
张力, 郑志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的法制构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5(1):7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