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岳.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知识界的帝国主义观和民族主义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62(2):15-26.
李子林.试论本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认识[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1):76-86.
陈力卫."帝国主义"考源[J].东亚观念史集刊, 2012(3):363-382.
马思宇.爱恨交织的"帝国主义"[J].读书, 2014(1):41-49.
潘光哲.从"新名词"到"关键词": 以"殖民地"为例[G]//孙江, 陈力卫, 主编.亚洲概念史研究: 第2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253-254.
曹龙虎.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概念的输入及衍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4):109-120.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 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 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272-273.
狭间直树.日本早期的亚洲主义·序章[M].张雯, 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3-4.
杉山正明.蒙古颠覆世界史[M].周俊宇, 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193、195-196.
陈力卫.近代各种"主义"的传播与〈清议报〉[G]//孙江, 陈力卫, 主编.亚洲概念史研究: 第2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276.
日本片冈鹤雄译.极东之新木爱罗主义[J].清议报, 1898(2): 107.
参考英国幕阿库斯.扩张国势及列强协商论[J].清议报, 1899(17): 1065-1068.
陈力卫."帝国主义"考源[J].东亚观念史集刊, 2012(3):376.
帝国主义[J].清议报, 1901(97-100): 7-11;7-12;5-11;1-6.
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M].赵倩, 王草, 葛平竹, 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161.
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M].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4: 255-256.
潘光哲.从"新名词"到"关键词": 以"殖民地"为例[G]//孙江, 陈力卫, 主编.亚洲概念史研究: 第2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248.
列强在支那之铁道政策(读卖新闻)[G]//游学译编(一).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61.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M].北京: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3:192、193.
幸德秋水.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M].赵必振, 译.上海: 广智书局, 1903: 1、27、36、38.
幸德秋水.广长舌[M].中国国民丛书社, 译.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03: 30、32.
新会饮冰室主人.现今世界大势论[M].上海:广智书局, 1902:叙目.
札饬禁书公文[N].大公报, 1904-5-22.
曹聚仁.读幸德秋水的帝国主义(续)[N].民国日报·觉悟, 1925-7-1.
酙癸.新名词释义·帝国主义Imperialism[J].浙江潮, 1903(6):1.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J].清议报, 1901(95):1-4.
雨尘子.论世界经济竞争之大势[J].新民丛报, 1903(11)、1903(14): 53-58、43-52.
汉驹.新政府之建设[J].江苏, 1903(5):20.
国魂篇[J].浙江潮, 1903(1): 13.
大同进化无种类之争说[N].大公报, 1903-12-25.
论国家之利与人民之利成一相反之比例[G]//天义·衡报: 上册.万仕国, 刘禾, 校注.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630-631.
孟鲁主义[J].清议报, 1900(67): 4248.
飞生.极东经营[J].浙江潮, 1903(1):92.
铁拳.近世工商业之现象[J].浙江潮, 1903(9):82.
穆都哩.世界列国现今之壮势[J].大同报, 1907(3):57.
张继煦.叙论[J].湖北学生界, 1903(1):1.
民气.论铁路与西北之关系[J].关陇, 1908(1):25.
檀香山华人生计现状[J].国民日日报汇编, 1904(1): 22.
汉驹.新政府之建设[J].江苏, 1903(6):29.
列国东洋舰队数[J].浙江潮, 1903(5): 129.
李书城.学生之竞争[J].湖北学生界, 1903(2):6.
杨早整理.上两江总督周尚书考察日本学务情形禀[M].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14: 133.
许炳榛.甲辰考察日本商务日记(1904年10月31日)[M].杨早, 整理.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14: 102.
与同志书[G].游学译编(二).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752.
黄帝以后第一伟人: 赵武灵王传(附李牧传)[J].新民丛报, 1903(40-41): 1.
方表.论中国历史上之政治家[J].中国新报, 1907(6):68.
韦裔.辨满洲非中国之臣民[J].民报, 1908(18):22.
薛锦江.二十世纪之中国[J].童子世界, 1903(25):1.
湖南之湖南人.新湖南[G]//张枬, 王忍之, 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第1卷下册.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60: 625-626.
辕孙.露西亚虚无党[J].江苏, 1903(4):57.
无政府党一人来稿.帝国主义之结果[J].新世纪, 1908(63): 11-12.
为外人之奴隶与为满洲政府之奴隶无别[J].童子世界, 1903(24): 11.
邹容.革命军[M]//张梅, 编注.邹容集.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30.
愿云.客政论[J].浙江潮, 1903(7):46.
孙中山.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不识时务者也(1908年9月12日)[M]//孙中山全集: 第1卷.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382.
民呼日报宣言书[G]//马鸿谟, 编.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1909.5-1910.12).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2: 3-4.
任公.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J].清议报, 1901(82):5153.
南海先生辨革命书[J].新民丛报, 1902(16): 59-61.
论立宪与外交之关系[J].外交报, 1906(35): 3.
梁启超.代五大臣考察宪政报告(1905年秋冬间)[M]//李华兴, 吴嘉勋, 编.梁启超选集.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