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融.近代上海黄金市场的形成与发展[J].上海金融, 1994(4):45-46.
潘连贵.试论近代上海黄金市场的国际性[J].上海金融, 1995(2):43-44.
戴建兵, 史红霞.近代上海黄金市场研究(1921-1935)[J].黄金, 2003(3):11-14.
三年来黄金流动量[J].中国农民银行月刊, 1937, 2(1): 64.
洪葭管.抛售黄金与"黄金潮"[J].中国金融, 1989(10):60-61.
戴建兵, 陈晓荣.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黄金政策研究[J].黄金, 2004(3):4-7.
段艳.1939~1949年国民政府的黄金政策述论[J].江西社会科学, 2011(3):149-156.
上海金价十年升迁[J].金融汇报, 1947(44-45): 22.
金类兑换法币办法[J].信托季刊, 1938, 3(1/2): 232.
财政部管理黄金[N].新新新闻, 1938(6).
重庆银楼业概况[J].四川经济月刊, 1938, 10(6): 77-78.
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上)[M].北京: 档案出版社, 1993: 17-19.
监督银楼业收兑金银办法[J].中央银行月报, 1939, 8(1): 81.
财部颁布限制黄金出口办法[J].省行通讯, 1939, 1(10/11/12): 36.
加紧中央收金办法[J].省行通讯, 1939, 3(10): 17-18.
取缔金类收售办法[J].中央银行月报, 1939, 8(9): 1157-1158.
黄金时代已过去, 各地金价猛烈下跌[N].新新新闻, 1939(6).
重庆银楼业近况[J].银行通讯, 1944, (7): 24.
主计处统计局.中华民国统计年鉴[M].中国文化事业公司, 1948:258-275.
重庆市档案馆藏重庆海关未刊档案[A].档号: 0351-0001-00020.
杨培新.旧中国的通货膨胀[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57-62.
戴立庵.抗战后期重庆的黄金风潮[G]//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 北京: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5: 128-129.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2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422-426.
李荣廷.我国后方之战时金融[M]//朱斯煌.民国经济史.上海: 银行学会、银行周报社, 1948: 427-428.
黄金买卖最近动态[J].财政评论, 1943, 10(4): 119.
近两年来渝昆两地黄金价格[J].物价旬报, 1943(1).
重庆市公开市场金融行市[J].财政评论, 1944, 11(2): 108.
唐润明.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经济[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377-379.
重庆市档案馆藏国家总动员会议重庆经济检查大队未刊档案[A].档号: 0024-0001-00420.
大量黄金由印飞渝[N].昆明周报, 1944(2).
重庆市档案馆藏和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刊档案[A].档号: 0300-0001-00309.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5:156.
杨培新.中国经济动向[M].上海:耕耘出版社, 1946:126.
陆仰渊, 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572.
张志康.黄金政策之检讨[J].金融知识, 1945, 4(1-2):28.
非常时期银楼业管理规则[J].金融季刊, 1944, 1(1): 134.
武堉宣.战区走私问题[J].财政评论, 1941, 5(2):29-34.
卜兆祥.漫话西安私营裕华银行的投机活动[G]//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安市莲湖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莲湖文史资料: 第6辑, 1991: 139.
寿充一, 寿乐英.中央银行史话[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7:3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5:174-175.
黄金提价舞弊处分[N].中央日报, 1945(2).
渝黄金案昨日宣判[N].申报(上海版), 1945(1).
千家驹.论吸收游资问题[J].金融知识, 1942, 1(1).
寿龄.渝方战时金融检讨[J].中央经济月刊, 1942, 2(6):21.
实业动态-5.吸收游资[J].西南实业通讯, 1942, 5(1): 55.
刘燿燊.论黄金自由买卖[J].财政知识, 1943, 3(5-6):20.
李凌飞.论黄金政策的得失[J].国讯, 1945(389):6.
谭思文.物价、黄金、美金问题[J].行务通讯, 1944, 5(4):12.
姜庆湘.论当前财政危机[J].四川经济季刊, 1946, 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