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增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
胡昭曦.四川书院史[M].成都:巴蜀书社, 2000.
|
肖雄.明清云南书院与边疆文化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
张羽琼.贵州书院史[M].贵阳:孔学堂书局, 2017.
|
吴洪成, 王培培, 郭春晓.重庆书院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7.
|
魏红翎.成都尊经书院史[M].成都:巴蜀书社, 2016.
|
李晓宇.尊经·疑古·趋新: 四川省城尊经书院及其学术嬗变研究[D].成都: 四川大学, 2009.
|
吕培.洪亮吉年谱[M].上海:大陆书局, 1933.
|
赵尔巽, 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
黄万机.莫友芝评传[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
|
张之洞.张之洞全集[M].苑书义, 孙华峰, 李秉新, 校注.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
周恭寿, 赵愷, 杨恩元.(民国)续遵义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 第34册.成都: 巴蜀书社, 2006.
|
谭钧培.谭钧培治滇奏疏[M].康春华, 校注.昆明: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14.
|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张品兴, 主编.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
李晓宇.趋新与存古——清末四川省会书院改制前后的变通及其两难(1896-1911)[G]//朱汉民, 主编.中国书院: 第8辑.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3: 51.
|
龙云, 卢汉, 周钟岳, 等.新纂云南通志: 第6册[M].李春龙, 王钰, 点校.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7.
|
戴絅孙: (道光)昆明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 第2册.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9.
|
袁嘉谷.袁嘉谷文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
莫与俦、莫友芝: 莫氏四种[M]//沈云龙, 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第41辑.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69.
|
莫友芝.莫友芝诗文集[M].张剑, 陶文鹏, 梁光华, 编辑点校.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郑珍.巢经巢诗文集[M].黄万机, 黄江玲, 点校.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
凌惕安.郑子尹年谱[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5.
|
张祥龄.翰林院庶吉士陈君墓志铭[G]//廖季平年谱.成都: 巴蜀书社, 1985: 16.
|
黄开国.廖平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215.
|
龚书铎, 黄兴涛."儒臣"的应变和儒学的困境——张之洞与晚清儒学[J].清史研究, 1993(3):74-84.
|
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
伍肇龄.尊经书院二集[M]//赵所生, 薛正兴, 主编.中国历代书院志: 第16册.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
赵宜霦, 游玉堂: (嘉庆)正安州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 第40册.成都: 巴蜀书社, 2006.
|
周子言.尹珍籍贯考[M]//刘兴万.尹珍文化.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 127.
|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43.
|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古籍整理委员会.贵州通志·金石志·古迹志·秩祀志[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 2010.
|
周作楫, 胡德璲.(道光)贵阳府志[M].贵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校注.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
彭焯, 杨德明, 等.(光绪)续修正安州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 第40册.成都: 巴蜀书社, 2006.
|
余泽春, 余嵩庆, 等.(光绪)古州厅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 第19册.成都: 巴蜀书社, 2006.
|
廖平.廖平全集: 第1册[M].舒大刚, 杨世文, 主编.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
王夏刚.杨锐年谱简编[G]//葛志毅, 主编.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
蜀学会章程[G]//汤志钧, 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206.
|
凌兴珍.试论戊戌年四川维新派的喉舌《蜀学报》[G]//李大明, 主编.巴蜀文学与文化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345.
|
雷廷珍黔学会缘起[G]//刘泳塘, 选辑.蟫香馆使黔日记选辑.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1986: 121.
|
周立英.近代"云南人"意识的勃兴——以《云南》杂志为中心的考察[G]//杨福泉, 主编.中国西南文化研究2012.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3.
|
王喜旺.教育家张之洞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6.
|
陈荣昌.乙巳东游日记点校[M].周立英, 点校.昆明: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7: 29.
|
邓洪波.晚清书院改制的新观察[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5-11. doi: 10.3969/j.issn.1008-1763.2011.06.001
|
凌惕安.清代贵州名贤像传[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6.
|
姚昌永.钟昌祚传[G]//开阳文史资料: 第2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开阳县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 1988: 109.
|
郑贤书, 张森楷, 等.(民国)新修合川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 第43册.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1.
|
郭书愚.四川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J].近代史研究, 2008(2):83-102.
|
何域凡.存古学堂嬗变记[G]//四川文史资料选辑: 第33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158.
|
庞鸿书.奏开办存古学堂折[G]//奏设政治官报: 第14册.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65.
|
吴之英.吴之英诗文集[M].吴洪武, 吴洪泽, 彭静中, 校注.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
|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186.
|
王东杰, 陈阳.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宋育仁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