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e Board

Dear readers, authors and reviewers,you can add a message on this page. We will reply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2020 Volume 7 Issue 6
Article Contents

SONG Lei.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of Implementing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Teach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0, 7(6): 1-6. doi: 10.13718/j.cnki.jsjy.2020.06.001
Citation: SONG Lei.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of Implementing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Teach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0, 7(6): 1-6. doi: 10.13718/j.cnki.jsjy.2020.06.001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of Implementing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Teacher Education

More Information
  • Received Date: 26/10/2020
    Available Online: 20/11/2020
  • MSC: G642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Article Metrics

Article views(2280) PDF downloads(341) Cited by(0)

Access History

Other Articles By Authors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of Implementing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Teacher Education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s, emphasizing the "unification of teaching knowledge and educating people, the unity of teaching through words and teaching through model actions, the unity of seeking knowledge and concerning the society, and the unity of academic freedom and academic regulations". He hopes that teachers would become advocators of education reform, pioneers of promoting education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guides of students in their growth. In terms of the theories on teacher ethics, epistemology, cultivation and methodology, he also put forward the "New Teacher Theory" of the new era, which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follow the guide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a corresponding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First, we should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thics, deepen the reform of teacher training methods to stimulate the source of teacher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system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teacher construction. Second,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ormal education system of normal colleges and increase support for normal colleges. 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eacher education in comprehens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epen teacher training, enhanc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s, gradually improve excellent teacher training plans, and steadily promot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for teacher training.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ors and establish a pool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Internet + teacher education" innovation. We must work hard to implement the "New Teacher Theory" and work hard to create a golden age of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都会通过各种形式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慰问。2020年9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教师节重要寄语,不仅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的贡献、责任和担当,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而且还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关于教师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对于全面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寄语以及关于教师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1],着力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发展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每年的教师节和一些重要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13年9月9号,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其中明确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并慰问师生,希望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勉励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3]。2015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希望广大教师要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4]。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并对教师提出要求,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5]。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6]。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更高要求,号召“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7]。2019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代表,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卓越成就[8]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寄语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是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的重要论述,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刻解读,也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问题的具体阐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以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从国家战略层面为教师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也明确地回答了“靠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迈向新征程。

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
  • 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教师队伍建设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广大教师作出的突出贡献,高度评价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意义,并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从师道观、认识论、修养论、方法论等维度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尊师敬教”思想,堪称新时代的“新师说”,引领着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迈向新征程。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共识,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尊师敬教”的优良传统需要传承,因此全党全社会要将这一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尊师敬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是相统一的。师者,人之楷模也。教师行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对学生的品德、情操、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自觉地为学生作出表率,做好榜样,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这就是新时代的“师道观”。基于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9]

  • 兴国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石,而教师是教育强国之基的奠基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影响新一代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要注重教师队伍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只有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成效,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才有可能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新时代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指出并号召全党全社会要尊重教师职业,鼓励形成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10],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并强调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1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从认识论的角度为教师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慰问师生时,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大家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相统一”,即“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求教师应当在教书与育人中浇筑理想信念,在言传与身教中践行道德情操,在学术自由与规范中增进学识,在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中播撒仁爱,坚持“四个相统一”,成为“四有好教师”。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1]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是教师教育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各级政府等多元主体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这个共同目标,深度整合构建而成的教育共同体。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人民教师无比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7]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广大教师应该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相统一、四有好教师”的讲话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促进教师教育体系的完善。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一是加强党的领导。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二是明确工作目标。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业成就感、社会荣誉感。要努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三是解决突出问题。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想方设法“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四是坚持分类施策。要分析各级各类教师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实际,综合考虑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现实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政策措施,做到精准发力、定向调控;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着力培养一大批新时代的高素质教师;要加大资源供给,对师资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做好师资力量的补充工作;要创新体制机制,激活教师的积极性;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做好调配工作,建设流动机制。五是形成系统合力。办好教育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合作。政府机关和相关单位,特别是宣传、文化、科技、体育机构要积极支持教育工作,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家长要尊重学校的教学计划,尊重老师的个性与创新,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六是做好宣传引导。要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提高广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荣誉感、使命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奋力开创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黄金时代
  •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为开创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黄金时代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应当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根本,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以加强培训体系建设为保障,推动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以期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

  • 教育的本质就是用一颗心去唤醒另一颗心,用教师的理想去点燃学生的理想,用教师的信仰去引导学生[12]。教师只有在言论、行为、生活作风、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都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四个引路人”的作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将师德建设放在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强师德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督办指导和直接查办力度。其一,配合纪检监察组对师德师风问题较多、师德失范行为查处偏松偏软和“零报告”的高校开展调研;其二,结合教育综合督导,对地方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从实处抓起;其三,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及时指导和督促各级各类学校严肃查处师德违规问题;其四,对于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失职失责、态度敷衍者,严肃追责。另一方面,既要加强正面宣传又要将反面案例曝光。既要从正面宣传师德师风先进案例,以榜样的力量感染更多教师群体,又要通过反面典型案例曝光与警示,让更多教师从师德失范案例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避免有损师德的错误行为发生。

  •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师范生培养高校589所,全国在校师范生225.9万人,每年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42.66万人,师范类专科专业招收29.35万人,教育硕士招收3.4万人,基本上形成了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共同举办师范教育的格局和多元化的办学体制。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师培养制度和培养方式变革,激发师范教育办学活力,提升师范教育办学水平,从源头保证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重要基地,因此应大力支持师范院校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从师范院校的数量上保证师范教育的正常运行,禁止师范院校随意更名、改变师范教育办学方向等行为,鼓励各类师范院校要突出和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确保师范院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另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和推广公费师范生教育,通过实施相应的措施,鼓励更多的学生群体加入公费师范生队伍,激励他们扮演好教师后备主力军的角色。

  • 一流的教师源自一流的学生,因此教师教育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鼓励推动一批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通过组建团队,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教育人才。同时,通过提升办学层次,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

  • 一是扩大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范围,推动开展“4+2”卓越中学教师培养;二是推进“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优化行动”,由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选派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赴国外进行专业研修,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三是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确定62所高校承担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四是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由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将该计划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和地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资助范畴。通过实施师范专业认证制度,构建国家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力助推地方振兴教师教育,切实促进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从而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梦想、回归初心。

  • 截止到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共有专任教师133.2万人,“双师型”教师总量为45.56万人。“双师型”教师在中职教师队伍中占比为31.48%,在高职教师队伍中占比为39.70%。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围绕两点开展。一是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与能力,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打造:遴选建设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22个,实施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改;实施“国家‘工匠之师’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等国际先进经验。二是聚焦关键问题,完善相关政策制度。2019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从教师培养补充、资格准入、培训发展、考核评价、待遇保障等方面提出12条改革方案。首批102家企业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承担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国家级培训任务,接纳教师进行工程技术实践、专业技能实训,开展产教研发合作。2019年10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指导普通高校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

  • 首先,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其中要注重四个方面:一是要助推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教师培养质量;二是要助推教育教学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三是要助推教师管理优化,提升教师队伍治理水平;四是要助推教育精准扶贫,提升教育扶贫实效。其次,启动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其中应注重四个方面:一是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二是遴选认定200门教师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三是研制出台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四要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 职后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必由路径和根本保障。与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更高要求相对照,教师职后培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高质量的教师培训机会缺乏、教师学习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师学习方法手段比较单一、高水平的教师培训队伍不足等问题。随着教师进修院校的功能开始转向非学历教育培训,省、市、县三级教师进修体系受到了较大冲击。究其原因,县级培训机构主要有三大发展难题: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培训机构的发展;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三是办学条件落后,培训教室、信息化设备、图书资料等稀缺。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推进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通过实施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推动师范院校承担起促进教师职后发展的重担;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将师范院校建成省级重点基地;通过教师培训强化高校教师对基础教育的认知,反哺对师范生的培养。二是加快推进市县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加快推进市、县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是教师全员培训的基础所在,因此需要启动市、县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标准研制,明确功能定位,夯实教师支持服务体系。三是加强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其中应注重四个方面:强化专职培训者队伍;推动各地统筹建设培训专家库;注重遴选一线优秀教师作为兼职培训者;发挥好高校教师教育者的作用。四是加强教师培训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按标准安排教师培训经费,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优先予以保障;学校要按标准列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要着力抓住师风师德建设这一关键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积极践行“新师说”,奋力开创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黄金时代,努力实现向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全面转型,让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力量。

Reference (12)

Catalog

    /

    DownLoad:  Full-Size Img  PowerPoint
    Return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