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语
喀斯特石漠化生境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是世界连续分布面积最大和发育类型最齐全的喀斯特连片分布区之一. 由于独特的地质背景和频繁的人为干扰,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已成为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曾经是集中连片分布的贫困山区,这一区域成为目前我国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攻坚对象. 自“十五”以来,我国已将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列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深入,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成为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实践,其中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欧洲国家的喀斯特人口和贫困压力相对舒缓,喀斯特生境主要以生态保护为主,其研究主要侧重于喀斯特水文地质、水资源与利用、洞穴及古气候等方面.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发展压力大,对喀斯特生境主要以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为主. 本专题从喀斯特石漠化的生境特殊性、气候极端性及植物物种和植被的适应性入手,组织了3篇文章,从极端降雨事件的植物功能性状反应、特定种群的生境适应性及特殊生境中群落种子库等方面,讨论了喀斯特退化生境植被恢复的可能性及及其特点. 由于仅3篇文章,专题讨论的系统性和深入程度还有较大局限,因此,希望以此为契机,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学者对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主持人介绍
陶建平,西南大学生态学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生态学会理事长,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分会常务理事,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项,“973”项目专题1项以及科技支撑计划专题1项,主持和参与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6部.
- Available Online: 20/09/2022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