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e Board

Dear readers, authors and reviewers,you can add a message on this page. We will reply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2019 Volume 45 Issue 3
Article Contents

Weihong WANG.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vision of British New England in the Atlantic Trade System[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9, 45(3): 174-179. doi: 10.13718/j.cnki.xdsk.2019.03.021
Citation: Weihong WANG.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vision of British New England in the Atlantic Trade System[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9, 45(3): 174-179. doi: 10.13718/j.cnki.xdsk.2019.03.021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vision of British New England in the Atlantic Trade System

More Information
  • Received Date: 03/03/2018
    Available Online: 01/05/2019
  • MSC: K561

  • Export economy and tradesin New England colonies were becoming prosperity. A long-term effective marketdem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this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all of its colonies, as well as a single colony, even between inner region, had formed the obvious economic division of labor. In general, all New England colonies were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Atlantic trade system. And there was a rapid increase of interregional trade between different colonies. Therefore, New England as a unified market economy gradually matured and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relations became stable. Some towns played a central role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 加载中
  • [1] 托马斯·本德.把美国史放到世界史中[G]//全球史评论: 第2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160.

    Google Scholar

    [2] INNES S. Creating the Commonwealth:The economy culture of Puritan New England[M]. 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1995:21-22.

    Google Scholar

    [3] AVITABLE J. The Atlantic world economy and colonial Connecticut[D]. New York: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2009: 314.

    Google Scholar

    [4] KULIKOFF A. From British peasants to colonial America farmer[M]. 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0:210.

    Google Scholar

    [5] GREENE J.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colonial New England[J]. Acadiensis, 1988, 17, (2):163.

    Google Scholar

    [6] DANIELS B.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olonial and revolutionary Connecticut:An overview[J]. 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 1980(3):432.

    Google Scholar

    [7] HEADLAM C. Calendar of state papers, colonial series, America and West Indies, 1730[G].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37: 271-272.

    Google Scholar

    [8] HUTOCHINSON T. The history of the colony and province of Massachusetts-Bay, Vol. Ⅱ[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6:338.

    Google Scholar

    [9] RAWLEY J; BEHRENDT S. The transatlantic slave trade[M]. Lincoln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1, 2005.

    Google Scholar

    [10] JENKIN C. A concise historical account of all the British colonies in North-America[M]. Dublin, 1776:190-191.

    Google Scholar

    [11] HEADLAM C. Calendar of state papers, colonial series, America and West Indies, 1731[G].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38: 88.

    Google Scholar

    [12] DAVIES K. Calendar of state papers, colonial series, America and West Indies, 1737[G].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63: 151.

    Google Scholar

    [13] 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第3卷[M].施康强, 等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9.

    Google Scholar

    [14] OLDMIXON J. The British empire in America, Vol.1[M]. New York:Augustus M. Kelly, Classics, 1969.

    Google Scholar

    [15] MARVIN T. John Dunton's letters from New England[M]. Boston, 1867:67.

    Google Scholar

    [16] RUSSELL H. A long, deep furrow:Three century of farming in New England[M]. Hanover, New Hampshire: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76.

    Google Scholar

    [17] EXSHAN J. A description of the English and Frence territories in North America[M]. Dublin, 1756:9.

    Google Scholar

    [18] CRANE E. A dependent people:Newport, Rhode Island in the revolutionary era[M]. 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1992:2.

    Google Scholar

    [19] HANNA M. The pirate nest: The impact of piracy on Newport, Rhode Island and Charles Town, South Carolina, 1670-1730[D]. Harvard University, 2006: 20.

    Google Scholar

    [20] GREENE J. Pursuits of happiness: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early modern British colon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M]. 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8:66-67.

    Google Scholar

    [21] HUNTER P. Purchasing identity in the Atlantic world:Massachusetts merchants, 1670-1780[M].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1:2.

    Google Scholar

    [22] HEYRAMAN C. Commerce and culture:the maritime communities of colonial Massachusetts, 1690-1750[M]. 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1984:27.

    Google Scholar

    [23] DEMOS J. Families in colonial Bristol, Rhode Island:an exercise in historical demography[J]. 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 1968(1):42.

    Google Scholar

    [24] Massachusetts historical society. Letter and report from Clonel David Wooster, in answer to the qurries, New Haven, 16 May, 1774. Collections of Massachusetts historical society, Vol Ⅱ. Of second series[G]. Boston, 1814: 218, 219-220.

    Google Scholar

  • 加载中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Article Metrics

Article views(1628) PDF downloads(433) Cited by(0)

Access History

Other Articles By Author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vision of British New England in the Atlantic Trade System

Abstract: Export economy and tradesin New England colonies were becoming prosperity. A long-term effective marketdem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this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all of its colonies, as well as a single colony, even between inner region, had formed the obvious economic division of labor. In general, all New England colonies were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Atlantic trade system. And there was a rapid increase of interregional trade between different colonies. Therefore, New England as a unified market economy gradually matured and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relations became stable. Some towns played a central role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 从17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立殖民地到17世纪中期,英属北美的新英格兰经过各种努力逐步确立了经济发展的商业化方向。17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新英格兰出口及转运贸易的日益繁荣,外部世界长期的市场需求推动殖民地经济分工的发展,在新英格兰各个殖民地之间,以及单个殖民地内部区域之间,都形成了如沃勒斯坦所说的动态的“市场中心、半边缘和边缘”的经济地理结构。总体上,新英格兰的各个殖民地陆续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进大西洋贸易体系。在此过程中,殖民地之间的区际贸易快速增长;新英格兰作为一个统一的市场逐步成熟,地区分工关系趋于稳定;各个殖民地发挥比较优势,确立本地区的主导产业,竭力扩大各类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效益,并以此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将更多的地区和人口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当中;单个殖民地内部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分工同样日益凸显。关于该问题,国内学界尚无专门的研究成果,而美国学界虽然有从外部或内部因素分析新英格兰的经济增长,但对新英格兰各个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分工发展却鲜有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大西洋贸易的外部市场拉力和殖民地本身市场需求的增长双层市场动力来探讨英属新英格兰地区经济分工的发展,以为更好地理解近代早期大西洋世界中地区经济与外部市场的互动关系,从而丰富学界关于跨大西洋贸易与北美殖民地经济关系的研究。

    ①   关于英属新英格兰经济商业化发展方向的确立,参见王伟宏.论英属新英格兰经济商业化成因[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6,(2):115-124.

    ②   参见: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M],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63.尽管沃勒斯坦运用“核心、半边缘、边缘”的概念特指世界经济体系的劳动分工,但该概念同样适用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劳动分工。

    ③   参阅:INNES S. Creating the Commonwealth: The Economy Culture of Puritan New England [M].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5; PERKINS E. The Economy of Colonial America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MCWILLIAMS J. From the Ground up: Inter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ocal Commercial Exchange in the Massachusetts Bay Region, 1630-1705 [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01.

一.   经济分工的双层市场动力
  • 在英属新英格兰经济分工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内外两种市场动力的驱动。一是来自大西洋世界的外部市场需求,二是来自其他殖民地或内部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但是,这两种市场动力在不同殖民地的不同时期存在明显差异。例如,那些建立较早,或者距离海岸或河岸较近的地区,更早地参与了大西洋贸易。反之,那些建立较晚,或者距离海岸或河岸较远的地区,参与大西洋贸易的时间稍晚一些。但在总体上,大西洋贸易就如上涨的潮水逐渐淹没越来越多的地区,成为新英格兰殖民地地区经济分工的重要推力。与此同时,殖民地内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成为地区经济分工深化的侧翼力量。在整个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的各个殖民地对大西洋世界市场需求增长的回应不同。并且,各个殖民地能够向大西洋世界市场提供的产品种类或商业服务之变化,也反映着它们各自经济增长模式的变迁。从17世纪后半期开始,大西洋贸易快速增长,特别是英属或法属西印度群岛等种植园经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强劲和持续的市场需求。与北美南部殖民地不同,新英格兰缺少在欧洲市场上出售的大宗商品,而且发展农业的土壤也不如中部殖民地。所以,它的发展并不像其他殖民地那样依赖于奴隶制,但是它“仰赖长途贩运奴隶制出产的各种产品:蔗糖、烟草和咖啡”。也就是说,跨洋贸易和种植园联合体经济支撑了新英格兰的海事经济[1]。新英格兰在回应这种市场需求的时效上和能提供的产品类型上都力争上游,发挥比较优势,日益扩大与奴隶制种植园地区的贸易。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马萨诸塞最先通过初级产品出口获取了大量利润,积累了经济增长模式向更高层次转变的资本。到17世纪80年代,该殖民地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超过当地农业的生产供给能力。但是,它依靠强大的船运能力,成为大西洋世界重要的商品贸易转运中心。其中,英国的纺织品和金属制品、西印度群岛的蔗糖、糖蜜、康涅狄格的粮食、新罕布什尔的木材、纽约的皮毛、缅因的鱼类,都通过马萨诸塞的波士顿等港口川流不息,远销海外[2]21-22。因此,在新英格兰的所有殖民地当中,马萨诸塞最先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即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变为船只出口和转运贸易为核心。

    新英格兰的其他殖民地,包括康涅狄格、罗得岛和新罕布什尔等殖民地,在直接参与大西洋贸易的时效性上普遍落后于马萨诸塞,而且规模也比马萨诸塞小很多。这些殖民地在大部分时期内充当了马萨诸塞出口贸易的货源地。也就是说,这些殖民地在马萨诸塞主导的地区经济贸易中,处于附属或半边缘地位的角色。例如,康涅狄格殖民地,在1680年以前,主要致力于生存型的生产和防卫,特别是防卫的大量支出,削弱了其参与大西洋贸易的能力[3]。罗得岛殖民地,直到18世纪初开始,大规模参与奴隶贸易之后,它在大西洋贸易体系中地位才逐步上升。而新罕布什尔,一直都是马萨诸塞木材出口重要供应地。大多数时候,其并非直接参与大西洋贸易,而是作为马萨诸塞的附属。尽管如此,这些殖民地都因大西洋贸易——这个外部市场力量的直接或间接推动而加快各自的经济商业化进程和地区经济分工的发展。

    与此同时,殖民地内部市场需求的增长推动新英格兰地区经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17、18世纪之交,在海外贸易增长的同时,殖民地人口快速增长、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增长,这进一步推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商业化。例如,波士顿以及其他港口市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养牛、养鸡和种园子的空地减少。18世纪中期,有2.5-3万人生活在波士顿、塞勒姆、普罗维登斯等镇,这些市镇人口越来越依赖于周边农民的供应,如肉类、蔬菜、水果、黄油和面粉等[4]210。因此,市镇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周边及更远地区的农民因地制宜地开展并扩大市场化生产,久而久之形成专业化。从地理空间分布看,木材业集中在新罕布什尔和缅因,粮食生产日益集中在康涅狄格河谷和马萨诸塞的米德尔塞克斯和东伍斯特郡。牲畜饲养集中在新英格兰南部沿岸的山丘和沙土地带,奶制品生产集中在市镇附近[5]。从这些内容不难看出,受内外两种市场力量的驱动,新英格兰各个殖民地日益被整合进一系列地方或海外的商品和服务交易网,日益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联结进更大的省区和大西洋世界市场,并进而实现地区经济分工的稳定,地区间的经济互补性不断加强。

二.   地区经济专业化的动态趋势
  • 在新英格兰各个殖民地参与大西洋贸易和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并且这种角色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外部市场和自身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调整。也就是说,其各自在大西洋贸易中的地位,因时因地的发生改变。在整体上,所谓“经济中心、半边缘和边缘”的经济地理结构,无论是在大西洋贸易体系,还是在地方经济体系中,都处于复杂的动态变化之中。

    17世纪末期以后的马萨诸塞殖民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新英格兰经济的中心,是大西洋世界的产品集散中心,其他殖民地的产品基本上都经由波士顿运输到大西洋世界各地。马萨诸塞在本地出产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转运贸易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1640-1710年,马萨诸塞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6~2.0%之间,这一比率按17世纪的标准看,是非常快的[2]22。但是,到18世纪中期,北美其他殖民地日益直接参与大西洋贸易。因此,马萨诸塞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随之下降,波士顿逐渐被纽约和费城这些后起的贸易中心超越。同时,马萨诸塞殖民地的内部经济分工日益发展。波士顿、塞勒姆等这些港口城市的不断增长,推动外围地区的生产结构调整。例如,波士顿周边的农民,不仅供应城市居民,而且将产品卖给出口商。戴德镇的农民生产大量的蔬菜供应市镇。伊普斯维奇的农民生产大量牛羊向波士顿供应优质牛肉。萨德伯里会在冬季时把他们的羊赶到波士顿出售。虽然安多佛,距离市镇较远,但是当地农民也把玉米运送到市场销售[4]205。所以,这些外围地区的人口日益依赖港口市镇消费其生产的各类产品,自觉地充当了港口市镇的半边缘地区或边缘地区,分享着市镇经济增长带来的市场机遇。市镇则主要向这些周边地区提供各类制成品和信贷服务。

    与马萨诸塞相比,康涅狄格直接参与大西洋贸易的时间较晚,但在18世纪,逐渐摆脱对马萨诸塞的依赖,开始独立地参与大西洋贸易。因此,其在地区经济分工中的角色变得更为复杂。同时,康涅狄格内部也出现程度不同的地区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如同马萨诸塞一样,康涅狄格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主要以出口贸易带动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甚至,贸易对象和产品类别都与马萨诸塞毫无二致。它也是因为在西印度群岛市场的开拓、沿海贸易的扩展和造船业规模的扩大等因素,导致其参与大西洋贸易的程度得以深化。在与西印度群岛的贸易方面,康涅狄格主要向对方提供各类农副产品,特别是马匹和木材,并从西印度群岛运回蔗糖、糖蜜、朗姆酒和盐等必需品。这些产品出口的增长上培育了该地区的经济专业化。

    在康涅狄格殖民地的很多地方,农民生产多种经济作物,而且饲养牲畜主要是为了出口。在一些地方,肉类和乳制品的生产超过粮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类型。这种专业化趋势的出现,除受外部市场需求的推动之外,也是因为农民学会了对不同土地类型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建立在山地、丘陵地带的新殖民地更适合发展畜牧业。因此,这些地区成为固定的农产品需求市场[6]。在农业商业化的同时,康涅狄格也开展各种手工业和制造业。1730年,康涅狄格总督及议会提交给英国“贸易与殖民地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到:“近十年来,我们建造了大量船只出售到波士顿、西印度群岛、陛下的其他殖民地、布里斯托等地。”但是,“我们的制造业不值一提,这里的居民一般从事制革、制鞋和其他手工业,以及建筑、裁缝、铁匠,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生存”[7]。从这些报告的内容不难看出,康涅狄格的制造业总体水平比较落后,主要还是依赖于外部市场的供应。

    在17、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康涅狄格都是作为马萨诸塞出口贸易的附属,其通过向对方提供各类农副产品换回所需的各种英国制成品和热带地区产品。但是,18世纪中期,康涅狄格试图摆脱对马萨诸塞中间商的依赖,试图独立地、直接地与西印度群岛、英国和其他北美大陆殖民地开展各种商品贸易。例如,该殖民地的商人将目光转向纽约,与纽约的殖民者进行大量贸易。同时,一些康涅迪格的商人成为英国商品的进口商,直接从英国进口各种商品。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发现,“纽约的产品多与康涅狄格相同;他们与英国的贸易,更难获得利润”[8]。所以,最终,康涅狄格还是更多地依赖与马萨诸塞的贸易。

    罗得岛在大西洋贸易中的地位,除了一些农副产品出口之外,更主要的是依赖奴隶贸易的扩展。1700年,这里的商人首次尝试开展奴隶贸易,他们乘坐3艘船,去往西印度群岛,并于8个月之后在巴巴多斯卸下284名奴隶。此后,奴隶贸易的份额不断扩大,逐步成为该地区经济商业化的重要推力,各种经济生产活动日益服从和服务于大西洋奴隶贸易。例如,1709-1775年间,罗得岛的奴隶贩子去往非洲513次贩运黑奴,向新大陆运送了将近6万名非洲黑奴[9]309。奴隶贸易不仅给罗得岛的商人提供了获取巨大利润的途径,而且为其他阶层的人口提供了各种工作机会,包括水手、造船工、木匠、索工等。而且,该地酿酒业的发展也与奴隶贸易息息相关,雇佣了大量人员。与此同时,该地人口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推动经济商业化的发展。到美国独立战争前,罗得岛的居民数量约为59 678人,其商业类型基本与马萨诸塞一样,但很少或不建造船只。该地制造业也较为落后,鲸蜡是主要的制造业。[10]因此,罗得岛在内部的经济专业化方面进程比较缓慢。

    新罕布什尔在整个殖民地时期,都是作为马萨诸塞的经济外围,服务于马萨诸塞的出口经济,成为大西洋世界中重要的原木和木材制品供应地。其依靠马萨诸塞的商人出口本地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包括木材、鱼类、毛皮等。到18世纪30年代,每年由波士顿商船从这里运走的木材和鱼类价值约5 000英镑。而依靠自身船只,每年出口到西印度群岛和欧洲的货物总值为1 000英镑。同时,该地从马萨诸塞进口各种英国制成品,年进口总值为5 000英镑[11]。该地的制造业主要以船只和各类木材产品加工为主,例如:木板、桶板、木瓦、船桅、房梁、箱子、桌子、橱柜、椅子等,大多销往弗吉尼亚和卡罗来纳[12]。至于该地的内部经济分工,发展则比较缓慢,多样性的商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为人口数量较少、内部市场需求不足等方面制约了经济专业化的发展。

三.   地区经济中心的辐射效应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每个经济世界都有一个极点,都有一个城市作为其商业活动的后勤中心:信息、货币、资金、信贷、商人,指令和商业信件潮水般地向这里涌来,又纷纷向各地四散。一些中转城市包围着极点,与极点相隔或长或短的距离,但他们都配合极点的活动,更经常的则是(甘心)扮演次等角色。它们的活动依中心城市的活动为转移,分发或转运中心城市交托他们的物品,依赖或接受中心城市的信贷。”[13]按此观点,在新英格兰地区经济分工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地区经济中心,这些中心由沿海港口向内陆市镇呈点状分布,并且彼此相连,发挥着商品集散、信息传递和商业服务的经济功能。

    波士顿成为新英格兰最早和最重要的商业中心。该地地名源自英国兰开夏的一个小镇。波士顿位于马萨诸塞湾底部,建造有多个与港口连接的码头,其中最大的叫“长龙码头”(Long Wharf)(修建于1711年),长800英尺,大型轮船可以轻松装卸,一次可进出50艘船[14]198。17、18世纪之交,波士顿作为新英格兰的经济中心,在交通条件和商品服务等方面都已经具有相当的优势。当时一位在波士顿的英国商人给家人的信中描述到:“波士顿在陆上与南部各镇有多条道路相通,沿岸最主要的建筑就是房子和各种仓库。沿街的建筑排排相连,拥有各种精美的商店,出售各种各样的商品。有许多铺着卵石的宽阔街道,还有设计美观的砖石结构房屋。”[15]充满市场机遇的波士顿对周边地区极具吸引力。例如,一个波士顿以北数公里的小镇,需要从波士顿购进各种必需品,并卖出本地产品。在西南的戴德镇生活着许多饼干制作人和屠夫,他们的产品在波士顿有很好的销路。布伦特里和韦茅斯向波士顿供应牲畜和木制家具,欣厄姆向波士顿供应木材、皮货、木板、桅杆和食品等[16]62。这些周边地区,成为波士顿的经济外围,经济商业化的地区因此扩展。

    到18世纪前半期,波士顿的商业经济持续繁荣。例如,1714年,每月有40艘船只出港。到1730年,马萨诸塞有500艘船只,5 000名水手。但到1740年,单波士顿就有大小船只300到400艘。1750年,从波士顿出港的船只每年多达1 000艘[16]117-118。波士顿的繁忙也反映在该地人口的快速增长。到1756年,波士顿的人口达3万人,和英国的布里斯托一样大,而且,可以和英国伦敦之外的任何市镇相媲美[17]。作为地区经济中心,波士顿通过定期开办集市发挥经济功能。除每周四的集市外,波士顿每年都会在5月第一个星期二、10月最后一个星期二举行大型集市,每次为期3天[14]197。同时,作为殖民地社会物质生活的“标杆”,波士顿成为外围地区竞相模仿的对象。消费新产品、提升物质生活水平成为周边地区众多人口扩大市场化生产的不竭动力。这些人敏锐地感知波士顿的市场变化,调整家庭经济结构和劳动力配置。而这种调整进一步推动殖民地经济结构的整体变迁,创造并扩大原为自给的生活必需品市场,推进家庭、市镇和地区的经济专业化水平。从单个家庭到地区经济再到国际经济都逐渐被整合进一个巨大的市场经济中。

    罗得岛的纽波特逐渐成为新英格兰的第二大经济中心。纽波特位于罗得岛东南沿岸,1639年建立,具有像波士顿一样的良港优势,甚至比波士顿更好。当时有一位殖民地的观察家描述到:“比起波士顿,纽波特在冬季,它是温暖的外套,在夏季,它是凉爽的外衣。而且在其周围拥有众多的岛屿,这使其避免了狼的进入,而狼在大陆上一直都是牛羊的威胁。”[18]但是,在该殖民地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其经济规模和辐射效应都微不足道。1675-1676年,“菲利普王战争”使罗得岛原本弱小的经济雪上加霜。因此,当地商人开始努力寻求各种收入来源。他们把当地出产的猪肉、牛肉、蔬菜和奶制品,甚至马匹出口到西印度群岛,然后换回蔗糖、糖蜜,再加工成朗姆酒出口到西印度群岛[19]。从此,纽波特的经济开始走向繁荣,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扶摇直上。此后,随着奴隶贸易的繁荣,到18世纪中期前,纽波特发展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市镇。该镇的商业精英通过与西印度群岛的贸易、掠夺商船和在战争期间与英国的敌人进行贸易来获取利润,然后投资于该镇的工业,包括酿酒厂、面粉厂、造船厂和制帽厂。1720-1742年间,该镇人口增长了63%,总人口达6 200人。到1742年,纽波特商业更加繁荣,甚至在加勒比贸易和沿岸贸易上都超越了波士顿。1743-1775年,纽波特的人口从6 200人增长到11 000人,其作为北美贸易港口,进入了黄金时代[9]311-312,315。这种对外贸易导向的经济类型,使得该镇内部本身,以及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深化,其作为地区的经济中心,将周边地区纳入它的市场经济体系当中。

    新英格兰17世纪的许多村镇在18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成为重要的二级商业中心,包括港口:新罕布什尔的朴茨茅斯,马萨诸塞的塞勒姆、马布尔黑德、格洛斯特,罗得岛的普罗维登斯、布里斯托,康涅狄格的纽黑文、新伦敦和诺威奇;内陆商业及行政中心:马萨诸塞的伍斯特、斯普林菲尔德,康涅狄格的米德尔顿[20]。例如,1710年,一位船长提到:“塞勒姆的居民很勤劳,并且该镇承担了与南部殖民地的大量贸易,还有与亚马逊群岛和马德拉群岛的贸易;该镇从英国进口了大量制成品,以船只进行支付。”[21]另外,马萨诸塞的格洛斯特在18世纪前40年,随着海事产业和跨洋贸易的增长,其由一个死气沉沉的偏远小镇转变为一个忙碌的海港,成为新英格兰一个木材产品、鱼类产品贸易和转运中心[22]。再如,罗得岛的布里斯托,在18世纪中叶,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该地多数市民从事商业活动。他们向西印度群岛出口各种加工产品、马、鱼等,然后换回咖啡、糖蜜、蔗糖和热带水果,并把糖蜜加工成朗姆酒,再将其用来扩展在西非海岸的奴隶贸易[23]。这些后起的二级商业中心成为新英格兰殖民地后期经济商业化向内陆扩展的重要媒介。

    另外,康涅狄格的纽黑文,作为新英格兰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港口,主要与西印度群岛贸易往来,出口马匹、牛、猪肉、牛肉、牛油、木材,进口西印度群岛的产品。到18世纪70年代,该地拥有108艘船,总吨位71 700吨,水手756人。该地每年从英国进口制成品和印度商品的总值为4 000英镑。从波士顿和纽约运来的欧洲和印度商品,年总值4万英镑。该地也向法属殖民地运送马匹、牛、木材,换回蔗糖、糖蜜,平均年总值3 000英镑。另外,新伦敦也主要与西印度群岛进行贸易。该地有72艘船,总吨位3 247吨,雇佣了406名水手。此外还有20艘沿岸船只,雇佣了90名水手。该地主要从纽约和波士顿进口各种消费商品,年总值15万或16万英镑。他们还与法属和荷属的西印度进行贸易,还有直布罗陀和巴巴里,向这些地区运送马、牛、羊、猪、食品和木材,向直布罗陀和巴巴里运送面粉、木材、朗姆酒和各种产品,年总值5万英镑[24]。这些港口作为地区的经济次中心,经济辐射的效应同样不可忽视,如其他重要的港口市镇一样,都具有聚拢周边及更远地区产品再向外出口的功能,它们同样也是地区物质生活变化的重要参照中心。

    总之,17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英属新英格兰的经济与外部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外部市场需求的增长推动其内部经济分工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港口市镇为中心的经济地理格局,殖民地之间及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联系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新英格兰各个殖民地之间,以及新英格兰与外部世界的彼此依赖程度日益加强,殖民者为满足对外部商品消费的需求,不得不扩大经济商业化生产,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商业经济的繁荣,这为后来美国工业化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说,大西洋世界经济的繁荣在缔造一个又一个欧洲强国的同时,也缔造了新英格兰的繁荣,当然新英格兰各个殖民地依据自身优势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成为其经济繁荣的关键,这对于今天市场经济所涉及的任何国家和地区无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Reference (24)

Catalog

    /

    DownLoad:  Full-Size Img  PowerPoint
    Return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