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中小学教师育人素养与育人效果的性别差异调查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阳泽. 中小学教师育人素养与育人效果的性别差异调查研究[J]. 教师教育学报, 2018, 5(6): 24-36. doi: 10.13718/j.cnki.jsjy.2018.06.004
引用本文: 阳泽. 中小学教师育人素养与育人效果的性别差异调查研究[J]. 教师教育学报, 2018, 5(6): 24-36. doi: 10.13718/j.cnki.jsjy.2018.06.004
YANG Ze. Investigation on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Education Quality and the Effec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8, 5(6): 24-36. doi: 10.13718/j.cnki.jsjy.2018.06.004
Citation: YANG Ze. Investigation on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Education Quality and the Effec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8, 5(6): 24-36. doi: 10.13718/j.cnki.jsjy.2018.06.004

中小学教师育人素养与育人效果的性别差异调查研究

Investigation on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Education Quality and the Effec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 摘要: 教师性别是审视教育活动的重要视角。教师育人素养和育人效果伴随着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加剧而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采用自编的"中小学教师育人素养调查表""中小学教师育人效果调查表"以及Paulhus编制的"操纵印象量表",对来自重庆市30所中小学校182个班级的522名教师以及3 852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男女教师的育人素养状况总体趋同且成分趋近;育人素养的性别差异存在稳定性和可变性;在具体体现育人素养的一些项目上男女教师表现出各自的性别优势;语文学科教师性别差异对学生成绩有显著影响,语数外学科均不存在同性教育效应;女班主任有比男班主任更好的育人效果及性别平等意识,但男女班主任都存在城乡偏好;班级教师性别比例均衡对学生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减弱了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没有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教师性别结构、重塑教师性别角色期待以及在关注整体女性化失衡的同时警惕局部男性化失衡等建议。
  • 加载中
  • [1] 张静静.学前教育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根源及对策分析——基于对身心二元论的批判与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8):94-103.
    [2] 翟春城.基础教育男女教师性别失衡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文摘,2014,33(2):31-32.
    [3] 李姝绮.男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差异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张丹.教师的性别差异与学生发展[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 刘文娟.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性别差异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 DEE T S. The why chromosome:how a teacher's gender affects boys and girls[J]. Education Next, 2006, 6(4):69-75.
    [7] 王云峰,田一.小学学生与教师性别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大规模学业质量监测的多水平模型[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4):53-60.
    [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91-394.
    [9] 徐建平,张厚粲.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一项行为事件访谈研究[J].教育研究,2006(1):57-61.
    [10] 王强.我国K-12教师胜任力深层结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136-140.
    [11] 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4):16-22.
    [12] 亓永平.PISA:全球性学生素质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10):59-62.
    [13] 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
    [14] 王斌华.教师评价:增值评价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3):20-23.
    [15]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与应用课题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1995-2005)[J].妇女研究论丛,2006(2):11-21.
    [16] 滕春燕,边玉芳.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人格调查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3,12(3):349-349.
    [17] 贾林祥,宋广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99(6):42-45.
    [18] 顾海根.应用心理测量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0.
    [19] 冯秀梅,包雷,佘子侠.中美大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性别差异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3(7):90-91.
    [20] 张莹,易进.高中生对语文教师的性别接受与期待[J].教育学报,2005,1(2):88-95.
    [21] 张文静,辛涛,康春花.教师变量对小学四年级数学成绩的影响:一个增值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0,6(2):69-76.
    [2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性别与全民教育:跃向平等(2003-2004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M].王晓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5.
    [23] 黄建君.关于优秀班主任工作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中学为例[J].教育研究,1996(2):32-41.
    [24] 成云.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84-87.
    [25] 董云峰,任晓明.复杂系统突现研究的新趋势[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37(5):8-1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67
  • HTML全文浏览数:  575
  • PDF下载数:  1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9-01

中小学教师育人素养与育人效果的性别差异调查研究

  •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摘要: 教师性别是审视教育活动的重要视角。教师育人素养和育人效果伴随着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加剧而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采用自编的"中小学教师育人素养调查表""中小学教师育人效果调查表"以及Paulhus编制的"操纵印象量表",对来自重庆市30所中小学校182个班级的522名教师以及3 852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男女教师的育人素养状况总体趋同且成分趋近;育人素养的性别差异存在稳定性和可变性;在具体体现育人素养的一些项目上男女教师表现出各自的性别优势;语文学科教师性别差异对学生成绩有显著影响,语数外学科均不存在同性教育效应;女班主任有比男班主任更好的育人效果及性别平等意识,但男女班主任都存在城乡偏好;班级教师性别比例均衡对学生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减弱了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没有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教师性别结构、重塑教师性别角色期待以及在关注整体女性化失衡的同时警惕局部男性化失衡等建议。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