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A省毕业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董小平, 苏姗姗. 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A省毕业生就业的实证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3(6): 67-75. doi: 10.13718/j.cnki.xdsk.2017.06.008
引用本文: 董小平, 苏姗姗. 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A省毕业生就业的实证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3(6): 67-75. doi: 10.13718/j.cnki.xdsk.2017.06.008
Xiaoping DONG, Shanshan SU.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ternal Influence Mechanism in the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Supply Side:Employment of Undergraduates in A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7, 43(6): 67-75. doi: 10.13718/j.cnki.xdsk.2017.06.008
Citation: Xiaoping DONG, Shanshan SU.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ternal Influence Mechanism in the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Supply Side:Employment of Undergraduates in A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7, 43(6): 67-75. doi: 10.13718/j.cnki.xdsk.2017.06.008

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A省毕业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 基金项目: 2014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2014QNJY22),项目负责人:董小平;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的重庆市本科院校外部绩效提升研究”(2016-00-005),项目负责人:董小平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董小平, 教育学博士,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高等教育评估所, 副研究员 .

  • 中图分类号: G646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ternal Influence Mechanism in the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Supply Side:Employment of Undergraduates in A Province as An Example

  • 摘要: 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改革问题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领域。本研究以A省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供给侧为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索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招生侧、培养侧、择业侧和供需关系侧影响机制,并提出就业供给侧内部结构性改革的策略。结果发现,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的课程教学、毕业实习、毕业生学业成就、就业创业教育对供需关系平衡的个别因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专业招生规模对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培养过程管理、创业教育对供需关系平衡的个别因素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存在三条无效供给影响路径。深化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结构性改革的措施包括:平衡专业规模结构,优化专业资源供给;改革课程教学管理,强化就业力培养;深化创业课程改革,实现专业课程协同发展;变革无效供给关系,驱动有效供给影响路径。
  • 加载中
  • 图 1  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结构因果关系模型

    表 1  变量说明

     变量 变量说明




    专业匹配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工作岗位与专业知识相关度分值+工作岗位与专业技能相关度分值)/2)
    能力匹配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专业技能相关度分值+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专业知识相关度分值)/2)
    就业稳定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个体持续保持某项工作的时间分值)
    兴趣匹配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个体对工作任务兴趣度分值)
    环境适应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人际适应分值+岗位适应分值+条件适应分值)/3)
    工作满意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薪酬分值+工作条件分值+发展空间分值+福利分值)/4)


    课程资源质量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必修课分值+选修课分值)/2)
    理论课教学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教学设计分值+教学效果分值)/2)
    实践课教学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教学设计分值+教学效果分值)/2)
    实习岗位匹配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实习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分值+实习内容与专业相关度分值)/2)
    培养过程管理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课程管理分值+课堂教学管理分值+实践教学管理分值)/3)
    毕业论文指导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指导水平分值+指导频次分值)/2)
    学业成就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专业知识分值+专业技能分值+通用能力分值)/3)


    就业教育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就业理论课程分值+就业指导分值+就业帮扶分值)/3)
    创业教育 各样本高校调查均值((创业理论课程分值+创业实践指导分值)/2)



    总招生规模 各样本高校2015届本科招生规模
    专业招生规模 各样本高校2015届本科专业招生规模均值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招生侧对培养侧的影响

     变量 模型1
    课程资源
    质量
    模型2
    理论课
    教学
    模型3
    实践课
    教学
    模型4
    实习岗位
    匹配
    模型5
    培养过程
    管理
    模型6
    毕业论文
    指导
    模型7
    学业成就



    总招生规模 0.070
    (0.000)
    -0.245
    (0.000)
    0.195
    (0.000)
    -0.073
    (0.000)
    -0.074
    (0.000)
    0.166
    (0.000)
    0.001
    (0.000)
    专业招生规模 -0.542*
    (0.001)
    -0.392
    (0.001)
    -0.583**
    (0.001)
    -0.879**
    (0.000)
    -0.525*
    (0.001)
    -0.735**
    (0.001)
    -0.231
    (0.001)
     N 22 22 22 22 22 22 22
     R2 0.280 0.259 0.324 0.809 0.299 0.510 0.053
    注:N为院校数;*<0.05, **<0.01;括号里为标准误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培养侧和择业侧对供需关系侧的影响

     变量 模型8
    专业匹配
    模型9
    能力匹配
    模型10
    就业稳定
    模型11
    兴趣匹配
    模型12
    环境适应
    模型13
    工作满意


    课程资源质量 -0.066
    (0.107)
    0.325
    (0.161)
    0.061
    (0.226)
    -0.320
    (0.145)
    -0.038
    (0.163)
    0.001
    (0.273)
    理论课教学 0.574**
    (0.145)
    0.361**
    (0.149)
    -0.047
    (0.210)
    0.003
    (0.135)
    0.331*
    (0.151)
    0.097
    (0.254)
    实践课教学 0.650**
    (0.151)
    0.613**
    (0.156)
    0.235
    (0.219)
    0.393*
    (0.141)
    0.397*
    (0.157)
    0.384*
    (0.264)
    实习岗位匹配 0.340*
    (0.131)
    0.384*
    (0.135)
    0.901**
    (0.190)
    0.398*
    (0.122)
    0.667**
    (0.137)
    0.689**
    (0.230)
    培养过程管理 -0.059
    (0.211)
    0.015
    (0.218)
    -0.279
    (0.307)
    -0.162
    (0.197)
    -0.416*
    (0.221)
    -0.403*
    (0.371)
    毕业论文指导 -0.310
    (0.183)
    -0.191
    (0.189)
    -0.341
    (0.267)
    0.189
    (0.171)
    -0.156
    (0.192)
    -0.187
    (0.322)
    学业成就 -0.039
    (0.155)
    0.039
    (0.160)
    0.182
    (0.226)
    -0.058
    (0.145)
    0.417*
    (0.162)
    0.400*
    (0.272)


    就业教育 0.023
    (0.155)
    0.074
    (0.160)
    0.700*
    (0.439)
    0.172
    (0.282)
    0.034
    (0.316)
    0.440
    (0.531)
    创业教育 0.123
    (0.302)
    -0.422*
    (0.312)
    -0.520*
    (0.249)
    0.469*
    (0.160)
    -0.011
    (0.179)
    -0.282
    (0.301)
     N 22 22 22 22 22 22
     R2 0.933 0.937 0.869 0.925 0.912 0.893
    注:N为院校数;*<0.05, **<0.01。括号里为标准误
    下载: 导出CSV

    表 4  招生侧对择业侧的影响

     变量 模型14
    就业教育
    模型15
    创业教育
    招生侧 总招生规模 0.085
    (0.000)
    0.035
    (0.000)
    专业招生规模 -0.660**
    (0.000)
    -0.384
    (0.001)
     N 22 22
     R2 0.417 0.142
    注:N为院校数;*<0.05, **<0.01;括号里为标准误。
    下载: 导出CSV
  • [1] 宋培林.现代劳动经济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235.
    [2] 贾康, 苏京春.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6:2.
    [3] 邓峰, 孙百才.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研究:2003-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132-138.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JSF201402014.htm
    [4] 毋恒生.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0(4):37-38.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CGD200004013.htm
    [5] 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 2006(4):17-19.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DKX200604008.htm
    [6] 李凡.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大学生就业渠道阻塞的重要成因[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6):77-78.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JG201006023.htm
    [7] 郭玲霞.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5):14-16. doi: http://youxian.cnki.com.cn/yxdetail.aspx?filename=XKJJ2017063000D&dbname=CAPJ2015
    [8] 张一名, 张再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19.
    [9] 余长春, 王润斌.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2-4.
    [10] 张静静.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的"另类"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S2):44-46.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SK2009S2015.htm
    [11] 潘文庆.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 2014(4):40-46.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SK201404005.htm
    [12] 柯羽.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 2010(4):74-76.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GJ201004029.htm
    [13] 彭建章, 曾凡锋, 王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2014年就业质量报告的统计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121-127.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DLB201506022.htm
    [14] 王艳伟.基于WSR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集成评价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14(3):13-17.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JPG201403005.htm
    [15] 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9.
    [16] 方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6):19-21. doi: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84-2007054819.htm
    [17] 刘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 2009(17):103, 68.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JXX200917075.htm
    [18] KINGHT P, YORKE M.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and Employability[M]. Routledge Falmer, 2004:68-72.
    [19] 代懋, 王子成, 杨伟国.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13(6):113-128.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KRK201306013.htm
    [20] KINGHT P, YORKE M.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and employability[M]. Routledge Falmer, 2004:68-72.
    [21] 代懋, 王子成, 杨伟国.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13(6):113-128.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KRK201306013.htm
    [22] 覃中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z1):229-231. doi: http://youxian.cnki.com.cn/yxdetail.aspx?filename=GLZJ201728361&dbname=CJFDPREP
    [23] 邬强.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 2010(6):145-147. doi: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EEK201006060.htm
    [24] NABIGR, BAGLEY D.Graduate's perceptions of transferable personal skills and future career preparation in the UK[J].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1998, 3(1):31-39. doi: 10.1108/13620439810368619
    [25] MCQUAID W, LINDSAY C. The concept of employability[J]. Urban Studies, 2005, 42(2):197-219. doi: 10.1080/0042098042000316100
    [26] doi: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hrm.20119/references HEIJDE. A competence-based and multidimensional operation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mployment[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06(3):449-476.
    [27] FUGATEM, KINICKI AJ.ASHFORTH BE.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 its dimensions, and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65):14-15. doi: 10.1016/j.jvb.2003.10.005
  • 加载中
图( 1) 表( 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37
  • HTML全文浏览数:  937
  • PDF下载数:  8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6-04-23
  • 刊出日期:  2017-11-01

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A省毕业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 董小平, 教育学博士,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高等教育评估所, 副研究员
  • 1.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高等教育评估所, 重庆市 400020
  • 2.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重庆市 401331
基金项目:  2014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2014QNJY22),项目负责人:董小平;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的重庆市本科院校外部绩效提升研究”(2016-00-005),项目负责人:董小平

摘要: 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改革问题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领域。本研究以A省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供给侧为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索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招生侧、培养侧、择业侧和供需关系侧影响机制,并提出就业供给侧内部结构性改革的策略。结果发现,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的课程教学、毕业实习、毕业生学业成就、就业创业教育对供需关系平衡的个别因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专业招生规模对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培养过程管理、创业教育对供需关系平衡的个别因素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存在三条无效供给影响路径。深化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结构性改革的措施包括:平衡专业规模结构,优化专业资源供给;改革课程教学管理,强化就业力培养;深化创业课程改革,实现专业课程协同发展;变革无效供给关系,驱动有效供给影响路径。

English Abstract

  • 当前,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我国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领域,其对驱动本科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尤其是产业行业发展需求至关重要。在英语世界中,“就业”由“Employment”来指称,其又有“雇佣”之意;在国际劳工组织的“就业”经典定义中,“就业”被视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劳动者为获取报酬或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1]我国大多数研究者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就主要源于这种意义。由此,本科毕业生“就业”往往被视为取得毕业资格的本科毕业生参与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合法经济活动,且在现实实践中也主要指称本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雇佣关系的活动过程,进而被看作本科毕业生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的配对活动。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及其指导的就业实践仅仅片面强调了本科毕业生与社会就业岗位之间的直接关系,将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简单化为取得毕业资格的本科毕业生,而忽视了本科教育过程对本科毕业生与社会就业岗位之间关系的建构意义,其既不利于消解本科毕业生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不符合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客观实际,更不便于深化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

    事实上,正如在经济领域中“供给与需求是同时存在的一对关系”,[2]在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问题中本科教育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亦属一对共存的根本关系,而且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优劣主要取决于这对关系双方是否形成了有效的协同机制,以使本科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不断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并在发展中持续保持两者的动态平衡。因此,当前有必要破除解决就业问题的传统思维方式,以本科教育供给为逻辑起点,以本科教育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应然关系为逻辑线索,客观分析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影响机制,进而探寻深化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

  • 已有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研究将问题及观点聚焦在就业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关系、就业供给质量评价指标和就业供给质量影响因素等方面。

  •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本科毕业生供给侧与社会需求侧之间的规模结构性矛盾、质量结构性矛盾与择业结构性矛盾。

    1.规模结构性矛盾观将焦点集中在本科招生规模、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关系上。其中,邓峰等人认为高校扩招后学科结构对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工科毕业生就业概率显著高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学科;[3]毋恒生等人认为扩招后高校专业设置和在校生规模与社会需求不适应;[4]郑功成认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速度与社会人才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5]李凡认为专业结构失衡使就业困难加剧。[6]

    2.质量结构性矛盾观将焦点集中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关系上。其中,邓峰等人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质量对毕业生就业显著正相关;郭玲霞和张一名等认为毕业生专业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7-8]余长春等人还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具体表现。[9]

    3.择业结构性矛盾观将焦点集中在本科毕业生流动与区域人才需求结构的关系上。其中,李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流向失衡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6]张静静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严重错位;[10]潘文庆等人发现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对就业质量具有重要影响。[11]

  • 不同研究者研究取向差异导致本科毕业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元化,甚或同一指标体系也涉及多层面或多维度,其中也不乏反映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质量的评价指标。其中,柯羽认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应包括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性质、薪金水平等客观性指标和入职匹配度、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等主观性指标;[12]彭建章等统计了2014年部属高校就业质量报告采用就业指标的频次,提出使用频次排在前五位的指标包括工作总体满意度、专业匹配度、薪金、求职渠道和就业工作满意度;[13]王艳伟等认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包括薪酬待遇满意度、工作氛围和谐度、自我发展实现度、工作期限稳定度、工作结果实现度、工作过程满意度、培养目标实现度、专业工作对口度、人才职位匹配度、社会财富贡献度等。[14]

    尽管研究者在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质量评价指标方面见仁见智,但仍可根据指称对象特征将评价指标归为三类。一是工作质量类指标,其主要描述工作的特征,如薪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工作条件、工作单位层次等;二是个体能力类指标,其主要描述毕业生获得满意工作的能力特征,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基础能力等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三是供需关系类指标,其主要描述毕业生能力与工作需求的关系特征,如能力匹配、专业对口、工作稳定、工作满意、环境适应等。

  • 研究者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招生层、培养层、择业层出发探讨了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质量影响因素。

    1.招生层。招生规模总量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或通过影响培养质量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同时专业招生规模不平衡影响部分毕业生就业。其中,孙长缨研究发现学生总量供给与社会需求总量之间的矛盾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而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是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15]张一名等通过研究各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发现高校招生规模扩张伴随着教育质量下降,进而加剧毕业生就业困难。[8]

    2.培养层。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其中,方丽认为我国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变动的协同性差异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16]刘源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因为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17]肯特和约克(Kinght P.&Yorke M.)认为高校课程教学应以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等就业能力为主要任务和目标。[18]

    3.择业层。就业教育及就业指导与服务影响毕业生就业。其中,肯特和约克认为学校应开设创业课程和职业生涯指导课程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18]代懋等人研究发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及通过学校就业信息渠道就业能够提高就业匹配度;[19]覃中杰认为建立包括就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等在内的全程指导有利于大学生就业;[20]邬强研究发现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影响了毕业生就业。[21]

  • 尽管前述研究已从经验、实证或学理视角探讨了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的某层面或因素,但通过实证研究,从本科教育供给内部的“招生-培养-择业”系统出发,探讨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的多层面、多因素对就业供需关系的系统影响路径仍显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立足本科教育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协同性,吸纳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成果,考虑教育内部影响就业供给质量的多层因素,将就业供需关系作为就业供给侧无缝对接社会人才需求侧的“终端”,进而分析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的招生侧、培养侧和择业侧对供需关系侧的系统影响路径。

    本研究根据已有研究将招生侧的主要构成因素确定为总招生规模和专业招生规模;将培养侧的主要构成因素确定为课程资源质量、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实习岗位匹配、培养过程管理、毕业论文指导和学业成就;将择业侧的主要构成因素确定为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将供需关系侧的主要构成因素确定为专业设置与专业人才需求匹配度、专业能力与工作任务匹配度、经验建构与持久保持工作的匹配度、从业兴趣与工作属性的匹配度、通识就业能力与工作环境匹配度、求职预期与现实工作的匹配度,且分别简称“专业匹配”“能力匹配”“就业稳定”“兴趣匹配”“环境适应”和“工作满意”。鉴于本研究是以局部区域本科毕业生就业为分析对象,其难以有效探索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协同关系,故在供需关系衡量方面排除了“就业率”维度;同时,鉴于本研究仅考察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影响机制,故在供需关系衡量方面排除了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影响因素。

    基于以上对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构成因素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按照本科教育工作逻辑及其人才培养逻辑,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结构的因果关系模型(图 1),并蕴含了本研究的基本假设。

    假设一:在单所本科院校中,招生侧直接对培养侧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即各本科院校总招生规模和专业招生规模对本科教育教学中课程资源质量、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实习岗位匹配、培养过程管理、毕业论文指导和学业成就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

    假设二:在单所本科院校中,培养侧和择业侧直接对供需关系侧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即各本科院校的课程资源质量、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实习岗位匹配、培养过程管理、毕业论文指导、学业成就以及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直接对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能力匹配、就业稳定、兴趣匹配、环境适应和工作满意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

    假设三:在单所本科院校中,招生侧直接对择业侧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即各本科院校总招生规模和专业招生规模对本科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

  • 本研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A省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供给侧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结构存在校际差异,以及样本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本研究在A省选择了具有4届以上本科毕业生的22所院校,并以各院校的2015届本科生作为分析对象。在选择的院校中,部属院校约占9%,地方院校约占91%;理工类院校约占40%,非理工类院校约占60%;一般院校约占70%,独立院校约占30%,院校样本构成结构具有代表性;涉及A省2015届本科生全及总体102 470人。

  • 根据“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结构因果关系模型”构念,本研究采集了样本A省22所院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两类数据:

    1.全及总体的招生状态统计数据。包括了专业招生规模、总招生规模和就业状态,数据主要来自A省公开的统计数据。

    2.培养、择业与就业调查数据。除客观变量“总招生规模”和“专业招生规模”外,“培养侧”的课程资源质量、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实习岗位匹配、培养过程管理、毕业论文指导和学业成就变量,“招生侧”的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变量,以及“供需关系侧”的专业匹配、能力匹配、就业稳定、兴趣匹配、环境适应和工作满意变量需要测量;测量均采取了LIKERT量表形式,15个变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872~0.932之间。本研究在样本A省2015届本科生毕业离校近一年后,通过专业的“网络问卷调查与分析平台”,向该省22所本科院校的2015届本科生全及总体发送了问卷邀请邮件,问卷邀请对象通过问卷网址访问问卷并做出反应。问卷共计回收33 850份,总回收率达33%,单个样本院校的问卷回收率在30%~40%之间。

  • 在“培养侧回归模型”中,因变量包括课程资源质量、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实习岗位匹配、培养过程管理、毕业论文指导和学业成就,自变量包括总招生规模和专业招生规模(表 1);在“供需关系侧回归模型”中,因变量包括专业匹配、能力匹配、就业稳定、兴趣匹配、环境适应和工作满意,自变量包括课程资源质量、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实习岗位匹配、培养过程管理、毕业论文指导、学业成就、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表 1);在“择业侧回归模型”中,因变量包括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自变量包括总招生规模和专业招生规模(表 1)。

  • 为估计招生侧对培养侧的影响,本研究以招生侧的变量为自变量,以培养侧的变量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概括见表 2。7个回归模型中,模型1(F值为3.699,p<0.05)、模型3(F值为4.558,p<0.05)、模型4(F值为40.183,p<0.01)、模型5(F值为4.056,p<0.05) 和模型6(F值为9.881,p<0.01) 高度显著。

    回归结果表明专业招生规模对课程资源质量、实践课教学、实习岗位匹配、培养过程管理和毕业论文指导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模型1、模型3、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中,专业招生规模解释因变量的负向变异程度均在28.0%以上;且模型4的R2最高,其专业招生规模能够解释实习岗位匹配变异的80.9%。此外,专业招生规模对理论课教学和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不明显。

  • 为估计培养侧和择业侧对供需关系侧的影响,本研究以培养侧和择业侧的变量同时作为自变量,以供需关系侧的变量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概括见表 3。6个回归模型中,模型8(F值为18.529,p=0.000)、模型9(F值为19.822,p=0.000)、模型10(F值为8.809,p=0.000)、模型11(F值为16.484,p=0.000)、模型12(F值为13.840,p=0.000) 和模型13(F值为11.113,p=0.000) 高度显著,其表明培养侧和择业侧的变量或部分变量对专业匹配、能力匹配、就业稳定、兴趣匹配、环境适应和工作满意存在显著的影响,且对因变量变异的解释度均在86.9%以上(见表 3)。

    培养侧变量对供需关系侧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和实习岗位匹配对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能力匹配均有显著的正向增量效应(模型8和模型9);实习岗位匹配对就业稳定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量效应(模型10);实践课教学和实习岗位匹配对毕业生就业的兴趣匹配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量效应(模型11);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实习岗位匹配和学业成就对毕业生就业的环境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量效应(模型12);实践课教学、实习岗位匹配和学业成就对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量效应(模型1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实践课教学对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和能力匹配的增量效应最为明显,实习岗位匹配对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环境适应和工作满意的增量效应最为明显。此外,培养过程管理不仅未对毕业生就业的环境适应和工作满意产生正向增量效应,反而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课程资源质量和毕业论文指导对供需关系侧的影响不显著。

    择业侧变量对供需关系侧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就业教育仅对毕业生就业稳定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量效应;创业教育仅对毕业生就业的兴趣匹配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量效应,且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教育与毕业生就业能力匹配、就业稳定之间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

  • 为估计招生侧对择业侧的影响,本研究以招生侧的变量为自变量,以择业侧的变量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 4。2个回归模型中,模型14(F值为6.786,p=0.006) 高度显著,且R2显示招生侧对就业教育成效变异程度的解释度达到41.7%;进一步分析发现,招生侧中的专业招生规模对就业教育成效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此外,模型15(F值为1.575,p=0.233) 表明,招生侧对创业教育的影响不显著。

  • 在控制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外部影响变量后,招生侧、培养侧、择业侧和供需关系侧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路径和方向。在影响路径中,既有由显著影响形成的有效影响路径,其中“积极型”与“消极型”影响路线并存;又有由不显著影响形成的无效影响路径。

  • 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过深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强化专业与产业(行业)对接、完善就业创业教育等方式,有效增进了本科毕业生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协同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本科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外部影响因素以及招生侧对供需关系侧的直接影响情况下,本研究的“假设一”和“假设二”得到部分验证。

    1.课程教学对供需关系平衡的显著正向影响。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人才需求平衡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具体来看,专业理论与实验(实训)课程内容有效地对接了工作岗位需求,其教学过程有效地对接了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此外,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在培养毕业生工作兴趣方面,助推毕业生找到薪酬、发展空间、工作条件和福利较好的优质工作方面,以及帮助毕业生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方面作用显著。

    2.毕业实习对供需关系平衡的显著正向影响。毕业实习质量对毕业生就业供需关系平衡度的贡献最为显著。其中,毕业实习岗位、内容同专业学习相关度越高,越有利于帮助毕业生获得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的工作岗位;越能使毕业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适应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需求;越能培养毕业生对专业相关工作的兴趣;越能增进毕业生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以及获得期望的薪酬、发展空间、工作条件和福利。

    3.学业成就对供需关系平衡的显著正向影响。学业成就对毕业生就业供需关系平衡度的显著影响表现在环境适应和工作满意方面。研究表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是毕业生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的必备素质,毕业生在该方面学业成就越高,适应环境能力越强;越善于运用该方面学业成就,越易获得令人满意的薪酬、发展空间、工作条件和福利。

    4.就业创业教育对供需关系平衡的显著正向影响。就业创业教育对毕业生就业供需关系平衡度的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稳定和兴趣匹配方面。其中,本科就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显著促进了本科毕业生长久保持某项工作;创业课程设置与实施、创业实践指导显著促进了本科毕业生获得同兴趣一致的工作岗位。

  •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假设一”“假设二”和“假设三”的部分内容未能证实。

    1.专业招生规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负向影响。在高校专业教学资源不变情况下,专业招生规模越大,生均的课程资源、实验实训设备、对口实习岗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越少,培养过程管理精细化程度越低,使得课程资源质量、实践课教学、实习岗位匹配、培养过程管理、毕业论文指导效果越差,导致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越低。

    2.培养过程管理对供需关系平衡的显著负向影响。课程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显著不利于毕业生人际关系协调能力、适应工作岗位和条件能力的培养,也对毕业生获得满意的薪酬、工作条件、发展空间和福利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主要归因为培养方案的落实度、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度以及毕业生实验(实训)实习教学的监管度不够。

    3.创业教育对供需关系平衡的显著负向影响。创业课程及创业实践指导效果与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同典型工作任务相关度呈显著负增长;也与毕业生保持同一工作的时间成显著负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指导评价较高的本科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无论创业与否)与专业相关度较低,且在就业价值观上倾向于灵活择业。

    4.毕业生就业供给侧内部的无效影响路径。无效供给影响路径主要有三条:(1) 总招生规模对课程资源质量、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实习岗位匹配、培养过程管理、毕业生论文指导和学业成就无正向的显著影响;(2) 必修课和选修课对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能力匹配、就业稳定、兴趣匹配、环境适应和工作满意无正向的显著影响;(3)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对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能力匹配、就业稳定、兴趣匹配、环境适应和工作满意无正向的显著影响。

  • 1.平衡专业规模结构,优化专业资源供给。(1) 改革专业招生规模分配方式。本科院校内部专业招生规模的“市场需求”导向,导致高校内部专业间规模以及高校内部专业规模与专业资源供给严重失衡,因而有必要建立测算专业招生规模的专业办学资源条件标准,促进高校内部建立专业招生规模平衡机制。(2) 改革专业资源供给配置方式。高校内部专业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并未引发学校内部专业资源供给配置同步增长,从而导致招生规模增长快的专业资源紧缺,进而影响培养侧质量。因此,本科院校内部有必要建立专业资源配置预警机制,根据用人单位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对专业招生规模呈上升趋势的专业实行先投入后扩招,实现适度控制生均教学资源基础上专业招生规模的和谐增长。

    2.改革课程教学管理,强化就业力培养。(1) 加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基于用人单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适度强化课程模块对学习者组织能力与人际交往技能[22]、基本社会能力与迁移能力[23]、职业专门知识与预期能力[24]、职业生涯认知与社会资本拓展能力[25]等的培养。(2) 深化课堂教学管理改革。增强课堂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提高课堂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强化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典型案例的融合度;增强教师教科研成果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贡献度。(3) 强化本科实践教学管理。通过监控实验(实训)项目的设计、开出率、实操过程、能力测评等,改善实验(实训)教学质量;通过加强毕业实习方案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支撑度、提高毕业生实习参与度和实习岗位或项目覆盖度、增强学校教师与实习单位教师指导的协同度等,强化毕业实习环节监管。

    3.深化创业课程改革,实现专业课程协同发展。(1) 通过创业教育驱动专业学习。即创业课程目标应强调培养学习者借助专业能力创业的能力;创业课程内容应强调以专业学习领域教育性经验为载体;创业课程实施应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融入创业学习情境、专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创业工作任务;创业孵化项目要体现专业学习成果转化。(2) 推动专业学习服务创业教育。即将创业意识、创业兴趣与创业能力作为学习者通识能力培养纳入专业课程目标;把运用专业能力成功创业案例作为专业学习的教育性经验;通过专业课程实施创生创业实践智慧,让学习者在直接创业实践中升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运用。

    4.变革无效供给关系,创新驱动有效影响路径。(1) 总招生规模改革驱动资源精准配置。即建立动态测算学校总招生规模的办学资源条件标准,有效规划学校总招生规模,提高生均教育资源保有量,促进教育资源精准配给。(2) 课程改革驱动人才培养与需求对接。即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强化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度;增进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度,增强专业设置对产业需求、能力培养对职业岗位的适应度;增强必修课程对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功能,推进选修课程的体系化和模块化。(3) 毕业论文指导驱动人才培养提质。即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创新性;发挥毕业论文(设计)增进专业核心能力掌握与运用的作用;增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践的联系。

参考文献 (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