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罗尔斯《正义论》面世以来的半个世纪,分配正义理论一直是当代政治哲学探讨的中心议题,且形成了诸多的理论阵营。当前正义诸种理论处于纷繁的辩护方法争议与棘手的理论建构困扰之中,其中既有在诸种正义原则上的针锋相对,也涉及自由主义与共同体(社群)主义①对政治或国家边界的争论,更远的还牵涉到对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关系的争论。总结近几十年以来分配正义理论的发展历程,存在两条辩护路径。第一种是从既定的价值观念共识引导出具体的分配原则,例如从政治自由与应得的观念引出正义理论。阿玛蒂亚·森从自由与能力平等出发构建起来的平等主义分配理论十分典型,在他的方案中,自由与能力平等被预设为前提,从中推出满足自由与能力平等的分配方案;以德沃金、阿内森(Arneson)、舍夫勒(Scheffler)等为代表的运气均等主义也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理论方案,他们认为基于运气而非可控的雄心与努力所造成的分配差别(收入、职位、社会地位等等)是不应得的,因而政府应当营造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起点平等,让个人的雄心与努力决定他们在社会中的分配份额。第二种是借助契约论,各方在假定的处境中进行利益博弈,做出的选择便是正义原则,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最为典型。分配正义的两条辩护路径贯穿着上述争论且基于其自身问题的重要性而处于核心的理论环节上,对于理清上述争论与问题有着较好的观照与检验角度。因而,比较两条辩护路径对理清这些争议与困扰,在方法与理论上能提供有益的双重启发,有利于推进正义理论的后续思考与研究。
① 共同体主义(communitarianism),又译社群主义,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道德和政治哲学思潮,代表人物为泰勒、桑德尔、麦金太尔、沃尔泽等,共同体主义的理论主要是在批评、反思新自由主义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共同体主义强调国家、家庭和传统的价值,认为自由主义将传统道德价值清除在政治哲学之外,这在方向上误入歧途,使得很多传统的道德价值在当今社会与政治空间不断萎缩,从而产生诸种现代病候。本文的探讨,相当程度上是在这一思想脉络的启发下产生的,本文提出正义理论的辩护离不开传统道德价值从源头上对此予以支持。
同时本研究也有着显著的现实关切和指向。中国收入分配30多年来的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的转变。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收入差距迅速持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处于超基尼警戒系数的高危运行阶段。经过多年讨论、论证并克服重重阻力,国务院在2013年出台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但执行层面有待加强,收入分配改革实际进展较为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改革的共识基础薄弱,难以汇聚形成改革合力。因而,本文将从基础层面对共同体的重塑与建设、特定价值观念(如平等、博爱)的营造、公平与正义的分配制度所依赖的公共哲学与公民文化环境的形成,进行学理上的先行探讨。
当前国内分配正义的相关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第一个领域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和政策转化层面①,令人遗憾的是实证研究的结论进入实质性的政策调整层面的并不多。如上文所说,这一问题促使我们回到更为基础的层面,对正义形成、获得辩护的社会土壤与哲学共识进行探讨。第二个领域为纯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以罗尔斯、德沃金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谱系的分配正义的研究,其中主要工作是探讨分配正义的模式问题,即何种分配模式更符合公平与正义的要求,这些争论仍然归于自由主义阵营②。第三个领域,主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围绕资本、劳动、需要在分配中所起作用的理论研究和反异化对分配正义提出的要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用马克思主义的分配思想回应、反思乃至批判当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贫富分化问题,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探讨预设了抽象的人的全面解放与发展这一终极目标,但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正义所赖以存在的特定社会文化与社群土壤③。当前国外相关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谱系。一种是继罗尔斯引发的分配模式探讨,其热度延续至今,主要工作集中在自由主义框架内部对罗尔斯提出的两条分配正义原则进行检验、批评与重新构建,形成了各种版本的运气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可与罗尔斯一同归为自由主义阵营的,包括德沃金、阿内森、舍夫勒、森等。另外一种是对这一思潮的批评与反思,他们从正义的特定文化与社会环境角度出发,指出抽象的权利与契约论证存在辩护基础缺失的问题,代表性的学者主要包括沃尔泽等,这一阵营总体上归于共同体主义阵营,尽管他们的视角十分具有启发意义,但很少明确提出对两种辩护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本文研究基于以上国内外理论与现实研究中触碰到的问题难点,同时也在共同体主义视角之下对分配正义的辩护问题进行比较研究。
① 如以宋晓梧、李实领衔的北师大收入分配研究院,近年来在收入分配差距调查与测算方面做了系列成果;在政策转化层面,如国家发改委下属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与发改委收入分配司做的相关政策研究。系列成果如宋晓梧主编:《“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重大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9年版;李实、岳希明、史泰丽等:《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最新变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V》,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年版;万海远、李实、孟凡强等:《中国税收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② 该领域的研究如姚大志、张国清、段忠桥等学者,主要论题围绕罗尔斯、德沃金引起的关于两条正义原则、运气平等主义及其他正义原则的辩护问题。如姚大志:《反运气平等主义》,《求是学刊》,2016年第3期,第36-42页;张国清:《契约、正义与和解——洛克政治哲学再考察》,《哲学研究》,2013年第5期,第106-112页;段忠桥:《正义、自由与社会主义——G.A.柯亨对诺齐克“张伯伦论证”的初次批判》,《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5期,第56-63页。
③ 这方面的研究者主要包括段忠桥、包大为等学者。如段忠桥:《马克思的分配正义观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包大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方法论的可能向度》,《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4期,第19-23页。
Research on the Two Justification Path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ory
-
摘要: 当代分配正义理论有两种辩护路径。第一种是从基础性的特定价值观念推导出具体的分配理论;第二种是从契约与程序引出分配原则,力图尽可能排除特定宗教、形而上学、道德价值观念对正义理论辩护的作用。通过对罗尔斯契约论的解析发现,第二种路径最终可以还原到第一种路径,这意味着契约程序路径的辩护效力被削弱了。本文试图论证,在正义理论的辩护上,诉诸程序的论证在道义上并不太可取,最终的辩护离不开特定价值观念。因而,对正义的辩护仍然依赖第一种路径。在理论上,该论证有助于局部理清当代分配正义及其牵涉的诸多纷争;在中国实践上,这有助于为中国当下分配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选择与启示,提示我们应当营造更深厚的社会正义的土壤和共识,以化解收入分配改革的巨大阻力。为此,应当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诸多伦理、形而上学概念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构建出支撑当代中国社会分配理论的理论素材和公共文化。
-
[1] FLEISCHACKER S. A short history of distributive justice[M].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WALZER M. Spheres of justice[M]. New York:Basic Books, 1983:26-27. [3] 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4]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 于真, 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5] 薛进军.不平等的增长——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27. [6] 哈耶克.自由宪章[M].杨玉生, 冯兴元, 陈茅, 等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7] MILLER D. Liberty[G].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8]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qsgkj201709191 NELSON E. Liberty:one or two concepts liberty:one concept too many?[J]. Political theory, 2005(1):58-78. [9] TAYLOR C. What's wrong with negative liberty?[G]//Philosophy and the Human Sciences: Philosophical Pap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11-229. [10]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17-19. [11] 阿兰·博耶.公民共和主义[M].应奇, 刘训练, 编.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6: 456-457. [12] KYMLICKA W. Liberal egalitarianism and civic republicanism: friends or enemies?[G]//Debating democracy's discontent: essays on American Politics, Law, and Public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31-148. [13] RAWLS J. A theory of justice[M]. Revised editi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4]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 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2: 102. [15]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zsfxyxb-shkxb201506016 CUPITG. Desert and responsibility[J].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96(1):83-99. [16]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OAPaper/oai_doaj-articles_d68200a5fdaef9e65388472b49033512 SMILANSKYS. Responsibility and desert:defending the connection[J].Mind, 1996(417):157-163. [17] 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74-76. [18] HOBBES T. Leviathan[M]. GASKIN J. C. A,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63. [19] ROBERT N. Preface,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M]. New York:Basic Books, 1974. [20] FREEMAN 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awl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172. [21]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10.1111/j.1467-9833.2010.01485.x GREENBLUMJ. Distributive and retributive desert in Rawls[J].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2010(2):169-184. [22]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OAPaper/oai_pubmedcentral.nih.gov_383414 SAMUEL S. What is egalitarianism?[J].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003(1):5-39. [23]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OAPaper/oai_doaj-articles_b52005113f33c0d2c498b8039adcf243 ARNESON R J. Equality and equal opportunity for welfare[J]. Philosophical Studies, 1989(1):77-93. [24] doi: https://www.jstor.org/stable/2265047 DWORKIN R. What is equality? part 2:equality of resources[J].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981(4):283-345. [25] 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 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26] 罗尔斯.罗尔斯论文全集[M].陈肖生, 包利民, 谭安奎, 等译.长春: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 438. [27] SKINNER Q. The republican ideal of political liberty, in Machiavelli and republicanism[G]//BOCK G, SKINNER Q, VIROLI M,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0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15
- HTML全文浏览数: 983
- PDF下载数: 86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