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是一座因抗战失利而兴盛、因抗战胜利而落寞的城市。抗战军兴,国府西迁,自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告移驻重庆,到1946年5月1日国民政府发布还都令,重庆作为抗战时期中华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抗战司令台达八年半之久。重庆也因此成了战时文学书写的焦点。
长期以来,抗战文学研究倾向于选择《腐蚀》《寒夜》《残雾》《八十一梦》这类作品,构设出战时重庆的黑暗面孔。实际上,文学中的战时重庆形象,并非一片黑暗。靳明全认为,抗战大后方文学研究所存在的欠缺之一,就是“战时首都重庆形象及重要地位扭曲化”,“一味地将重庆形象”朝着“阴冷黑暗”的方向阐释[1]。王学振指出,“抗战大后方文学中重庆形象的主导特征是悲壮”[2]。其实,文学重庆有着多副面孔,在不同作家笔下反差甚大,比如茅盾《腐蚀》(1941)与老舍《陪都赞》(1942)所构设的重庆形象如此不同[3],以致我们会怀疑:两位作家书写的是同一座城市吗?文学重庆不仅有多副面孔,而且会变脸,不同阶段的重庆想象存在显著差异。已有成果对战时重庆形象的研究,如尹莹将“小说中的重庆”作为“国统区小说研究的一个视角”[4],再如有学者研究端木蕻良[5]及老舍[6]笔下的重庆形象建构等,考察的多是单个作家的创作,没有从战时国家象征之城的角度入手,缺乏对其认同机制的考察。对战时重庆城市身份的定位和理解,将影响作家看待和想象重庆的方式,“战时国都”身份对重庆形象的塑造,有着明显的制导作用。国都是国家的象征符号,在认同上应视为“我城”,把战时国都看作“我城”,符合抗战需要,符合民族意识和国家政治的表达。不过,按照同样的逻辑,在抗战、民族和国家观念的审视下,国都重庆也可能蜕变为“他城”。这由司马GFDBF对都邮街的描绘中可见一斑:
抗战司令台下的吸烟室,东亚灯塔中的俱乐部,皮鞋的运动场,时装的展览会,香水的流域,唇红的吐纳地,领带的防线,衬衫的据点,绸缎呢绒之首府,参茸燕桂的不冻港,珠宝首饰的走廊地带,点心的大本营,黄金的“十字街头”……
这就是都邮街。[7]128
都邮街是战时重庆最繁华的一条街道,也是抗战意味最浓厚的一条街道。如果不考虑重庆特殊的战时身份,那么,司马GFDBF以罗列方式对都邮街的物质景观和身体装饰的呈现,不过给人以摩登都市的观感,移来描述上海的南京路、霞飞路也大致妥帖。但是,这段描绘都市街景的文字,中间夹杂着“抗战司令台”“东亚灯塔”“防线”“据点”“首府”“大本营”等联系着战时国都的修辞,其意味就变得复杂起来,摩登身体与国都身份之间的裂隙对都邮街、对重庆这座城市构成了暗讽。都邮街连接着象征民族抗战决心和意志的“精神堡垒”(一座木结构的塔型建筑,被日军空袭毁坏后,代之以一根高耸的旗杆,所在地叫“精神花园”),文章叙述完都邮街,最后写到:“再过来就是精神花园了,景象颇为萧疏,但偶然也飘过和树叶一样鲜艳的红衣女人。”[7]130再次以抗战和国都的名义,对都邮街的摩登繁华进行了反诘。
“战时国都”不仅是全面抗战时期重庆的政治身份,同时也决定了流亡者进入城市的方式和态度,决定了市民与城市相互打量时的期待值,决定了城市感召力的增强或减弱,决定了进入城市叙事中心的人物类别和体验差异。同时,城市形象的建构,还取决于观察城市的时机。卡尔维诺说:“在路过而不进城的人眼里,城市是一种模样;在困守于城里而不出来的人眼里,她又是另一种模样;人们初次抵达的时候,城市是一种模样,而永远离别的时候,她又是另一种模样。”[8]战时国都重庆形象的变迁,是城之变与书写语境、评判立场之变相互作用的结果。笼统地说,文学中的战时国都形象,在全面抗战初期是明朗热烈、坚忍卓绝、充满希望的,抗战后期才转暗,而抗战结束之后则被重新建构。从认同机制来说,国都重庆形象的演变,在全面抗战期间和战后,逐渐由“我城”向“他城”转换,然后再以新的内涵向“我城”回归。
Literary Imagination of Chongqing as the Capital of China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From "Our City" to "Their City"
-
摘要: 1937年国民政府迁渝后,重庆想象进入国家象征符号的表意系统。战时重庆形象的变迁,是城之变与书写语境、评判立场之变相互作用的结果。全面抗战初期的重庆是众多青年争相奔赴的城市,神圣国都形象投射着民族国家抗战的激情。抗战后期,人与城的矛盾激化,重庆不再是“我们的城”,而是变成了“愁城”“恶城”。抗战结束之后,回望中所形成的重庆印象走向分化,城市的主体性质在革命话语中悄然转换。重庆形象从“我城”到“他城”再到“我城”或“他城”,不仅涉及城的问题,也涉及权力主体和意识形态的更新问题。
-
[1] 靳明全.深化国统区抗战文学研究之我见[J].文学评论, 2009(5):194-196.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wxpl200905031 [2] 王学振.再论抗战文学中的重庆城市形象塑造[J].文学评论, 2010(2):181-184.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wxpl201002032 [3] 李永东.逆写战时国都——1941年茅盾在香港的创作[J].社会科学, 2019(3):165-172.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shkx201903016 [4] 尹莹.小说中的重庆——国统区小说研究的一个视角[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 [5] 肖太云.端木蕻良小说中重庆形象的建构[J].安康学院学报, 2016(6):49-52.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akszxb201606010 [6] 喻晓薇.论老舍抗战文学中的重庆书写[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32-35. doi: 10.3969/j.issn.1674-5310.2016.03.005 [7] 司马GFDBF.都邮街[M]//重庆旁观者.重庆: 亚洲图书社, 1945. [8] 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M].张宓, 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2: 126. [9] 蒋介石.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G]//重庆市档案馆, 重庆师范大学.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迁都定都还都.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4: 2-3. [10] 沧一.重庆现状[J].宇宙风, 1938(69):152-153.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qsxyxb201104012 [11] 杜重远.从上海到重庆[M]//狱中杂感.上海: 生活书店, 1936: 184. [12] 薛绍铭.黔滇川旅行记[M].上海:中华书局, 1937. [13] 端木蕻良.新都花絮[M].上海:知识出版社, 1940:67. [14] 老舍.谁先到了重庆[M].重庆:联友出版社, 1943:5. [15] 靳以.遥远的城[M].成都:文化生活出版社, 1943. [16] 臧克家.生活和诗的历程[J].新中华, 1947(24):35-41. [17] 老舍.陪都赞[M]//老舍全集: 第13卷.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23. [18] 冰心.摆龙门阵——从昆明到重庆[J].妇女新运通讯, 1941(1/2):4-5.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QKV20122013041700037588 [19] 朱自清.重庆行记[M]//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 2013: 460. [20] 凤子.过名城怀古[M]//旅途的宿站.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5: 62. [21] 凤子.在重庆[M]//旅途的宿站.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5: 15-17. [22] 凤子.北泉日记[M]//旅途的宿站.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5: 65-69. [23] 曾卓.重庆![J].诗创作, 1941(6):29-31.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qgcxyxb201402004 [24] 祝重庆陪都[N].大公报, 1940-09-09. [25] 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座谈会纪录[J].七月, 1938(3): 74-82. [26] 李南江.重庆的一瞥[J].益世周报, 1938(12):189.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f200403035 [27] 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M].郑文彬, 等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11. [28] 包白痕.忧郁底山城[J].创作月刊, 1942(1):13-14. [29] 子冈.妇女百像[J].广西妇女, 1942(28/29):19-21. [30] 靳以.我的话语[M]//火花.重庆: 烽火社, 1940: 1-2. [31] 靳以.邻居们[M]//红烛.重庆: 文化生活出版社, 1942: 1. [32] 靳以.乱离[J].文艺杂志, 1943(2):44-48.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wxyj201001013 [33] 《国民公报》关于最高当局严令取缔公务员不正当行为的报道(1938年12月22日)[G]//重庆市档案馆, 重庆师范大学.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社会.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4: 555. [34] 《国民公报》关于渝市严禁跳舞厅的报道(1939年1月11日)[G]//重庆市档案馆, 重庆师范大学.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社会.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4: 555-556. [35] 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其实施办法[J].东方杂志, 1939(6): 59-66. [36] 禁销奢侈品[N].大公报, 1940-09-21. [37] 查封茶社[N].大公报, 1942-05-18. [38] 吴视.山城的侧面[M]//臧克家.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文学书系: 第6编诗歌第1集.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9. [39] 蒂克.不是我们的城[M]//臧克家.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文学书系: 第6编诗歌第1集.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9: 1627. [40] 王平陵.月下渡江[J].文选, 1946(2):51-52. [41] 味橄.夏重庆[M]//游丝集.上海: 中华书局, 1948: 47. [42] 徐迟.重庆回忆[M]//作家在重庆.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3: 27-28. [43] 味橄.战都零忆[J].台湾文化, 1947(9):14-15. [44] 丰子恺.沙坪小屋的鹅[M]//丰陈宝, 丰一吟.丰子恺散文全编(下).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2: 161. [45] 丰子恺.沙坪的酒[M]//丰陈宝, 丰一吟.丰子恺散文全编(下).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2. [46] 李永东.移步换形的抗战书写与仓促换调的《清明前后》[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2):96-112.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gxdwxyjck201902006 [47] 郭沫若.地下的笑声[J].文萃, 1947(17):35-38. [48] 周晓明, 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233. [49] 傅正乾.郭沫若的小说创作及其描写领域[J].北方论丛, 1983(5):37-45. [50] 丁玲.重庆一瞥——西南通讯[J].文艺月报, 1957(4):31-32. [51] 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 知识与文化的历史[M].吴子枫, 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21. [52] 北岛.城门开[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序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27
- HTML全文浏览数: 1468
- PDF下载数: 96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