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认为,农民因其阶级地位而具有天然的革命性,因此,中共革命的胜利应归功于农民阶级对革命与生俱来的整体性拥护, 但事实并不尽然。中国农民阶级因其内部诸因素的特殊性、复杂性,并不能构成整体性拥护革命的充分条件。在中国传统的农民家庭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与自由分散的经济形式,这些均与中共所倡导的革命意识形态格格不入。但中共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将落后的农民改造为忠诚的革命拥护者与坚定的革命同行者。那么中共是如何剔除背离革命的不良家风,如何将“二流子”改造成“劳动英雄”的?又是如何推动家庭生产的革命转向的?循由这一思路寻求问题的答案,或有助于把握中共传统家庭改造的历史脉络,同时对理解中共的民众动员及其效果亦有所裨益。
近年来,随着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崛起,作为日常生活基本单位的家庭逐渐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其中不乏一些别开生面的研究和颇具新意的思考。就家庭与革命的研究而言,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以家庭作为基本的研究单位,考察革命过程中家庭的整体变迁; 二是以妇女、“二流子”等家庭成员,或以婚姻、生产等家庭活动为考察对象,探讨其在革命过程中的转变及其对革命的影响[1-9]。但是,就本文所涉及的传统家庭改造与民众动员来看,相关研究成果仍较有限,且多数集中在社会史、文化史范畴内,从党史、革命史层面,对传统家庭改造与民众动员关系的考察也尚待丰富。
Between Family and Country: Traditional Family Reformation and Mass Mobilization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Invasion
-
摘要: 将革命的意识形态延伸至乡村民众的内心深处,将松散而封闭的传统家庭纳入凝聚而开放的革命场域,是中共政治动员的实践共识。中共从“传统家庭”出发,通过对传统家风的重塑、家庭成员的再造、家庭生产方式的建构,塑造了模范新人,促使民众由狭隘的家庭私人空间,走向广阔的乡村公共场域; 建构了“革命家庭”,推动乡村社会由离散的个体家庭联合体,转型为开放的民族革命实验场,奏响了“家庭革命”的嘹亮号角,实现了乡村的现代化转型与革命性动员的同频共振。Abstract: Practical consensu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in political mobilization is composed of the spread of revolutionary ideology into rural people and incorporating loose and closed traditional families into the cohesive and open revolutionary fields. CPC has cultivated new models by rebuilding family traditions, reconstructing family members, and constructing traditional family production mode, so that it can urge people to march towards the spacious rural field from their private family spaces.On this basis, a "revolutionary family" can be constructed to impel the rural society to transform from a union of individual families into an open experimental field of national revolution. In this way, it can start the family revolution, making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in rural areas resonate with revolutionary mobilization.
-
[1] 赵妍杰. 为国破家: 近代中国家庭革命论反思[J]. 近代史研究, 2018(3): 74-8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SY201803005.htm [2] 周蕾. 冲突与融合——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家庭政策的变革[J]. 妇女研究论丛, 2017(3): 40-48.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NYJ201703005.htm [3] 王亚莉. 陕甘宁边区妇女婚姻生活研究[D]. 太原: 山西大学, 2016. [4] 丛小平. 从"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 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婚姻的重塑[J]. 开放时代, 2015(5): 131-14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FSD201505010.htm [5] 杜清娥. 女性·婚姻与革命: 华北革命根据地女性婚姻与两性关系[D]. 太原: 山西大学, 2016. [6] 敖天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7] 王建华. 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研究——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J]. 江苏社会科学, 2008(4): 165-172. doi: 10.3969/j.issn.1003-8671.2008.04.030 [8] 周海燕. 乡村改造中的游民规训与社会治理策略考察——以"改造二流子"运动为例[J]. 江海学刊, 2012(5): 124-12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HXK201205022.htm [9] 王颖. 改过与塑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二流子妇女改造运动[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8(3): 99-10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NXY201803014.htm [10] 陈独秀. 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M]. 北京: 中国妇女出版社, 1981: 99. [11] 李大钊. 李大钊文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4: 178. [12] 蔡畅. 迎接妇女工作的新方向[N]. 解放日报, 1943-03-08(1). [13] 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2: 25. [14] 冯牧. 徐怀义改造丑家川[N]. 解放日报, 1945-01-06(2). [15] 孙晓忠, 高明. 延安乡村建设资料1[G]. 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2. [16] 鲁迅文艺学院. 陕北民歌选[G]. 哈尔滨: 光华书店, 1948: 68. [17] 秀兰. 父亲卖了她[N]. 解放日报, 1942-03-29(4). [18] 田方. 家庭会议[N]. 解放日报, 1944-03-14(3). [19] 吴殿甲. 襄垣李来成的新式家庭是怎样建立的[N]. 解放日报, 1944-08-09(3). [20]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 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G]. 北京: 中国妇女出版社, 1991: 187. [21] 周蕾, 刘宁元. 抗战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研究1931-1945[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141. [22] 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 中央档案馆.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G]. 北京: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90: 217. [23] 焕南. 农村里的"耗子"[N]. 解放日报, 1942-05-16(2). [24] 林间. 把二流子变成好劳动——在延市二流子大会上所看到的[N]. 解放日报, 1944-01-16(4). [25] 中共中央西北局调查研究室. 边区二流子的改造[N]. 解放日报, 1944-05-01(4). [26] 《解放日报》编辑部. 改造二流子[N]. 解放日报, 1943-02-14(1). [27] 《解放日报》编辑部. 废除买卖婚姻[N]. 解放日报, 1942-02-09(4). [28]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2编农业[G].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 653. [29] 《解放日报》编辑部. 发扬根据地新式家庭[N]. 解放日报, 1944-08-25(1). [30] 江沛, 王微. 传统、革命与性别: 华北根据地"妻休夫"现象评析(1941—1949)[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 25-3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CDZ201403003.htm [3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档案馆.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17册[G].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430. [32] 刘长亮. 改造二流子在神府[N]. 抗战日报, 1944-09-30(4). [33] 韦君宜. 警区二流子的改造[N]. 解放日报, 1943-07-12(1). [34] 陕西省档案馆,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 第7辑[G].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270. [35] 林伯渠. 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N]. 解放日报, 1943-12-17(1). [36] 陕甘宁边区建设厅. 关于农户计划的研究[A]. 陕西省档案馆藏, 馆藏号: 6-665. [37] 陕甘宁边区建设厅. 1942年关于按户作生产计划重要性的指示信[A]. 陕西省档案馆藏, 馆藏号: 6-666. [38] 德山. 华池农户计划是怎样做的[N]. 解放日报, 1942-02-28(4). [39] 黄静波. 做农户计划的一些经验[N]. 解放日报, 1943-06-10(4). [40] 张蓓. 检查按户计划[N]. 解放日报, 1944-04-07(2). [41] 守毅. 谈农户计划[N]. 解放日报, 1944-12-28(2). [42] 张邦英. 关于农户计划的问题[N]. 解放日报, 1943-05-09(2). [43] 佚名. 劳模的产生(运动发展简况)[A]. 陕西省档案馆藏, 馆藏号: 6-1-240. [44] 佚名. 生产运动又一胜利, 本市二流子纷纷转变, 五十余人决心悔改参加生产[N]. 解放日报, 1943-12-22(1). [45] 陕甘宁边区妇联. 延安各界"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宣言[N]. 解放日报, 1944-03-20(1). [46] 《解放日报》编辑部. 开展吴满有运动[N]. 解放日报, 1943-01-11(1). [47] 玉茗. 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庆阳蔡德旺家团结和谐勤劳生产[N]. 解放日报, 1944-08-09(2). [48] 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G]. 北京: 工人出版社, 1988: 424-431. [49] 张弗予, 杨笑萍. 延川的按户计划[N]. 解放日报, 1944-04-04(4). [50] 也力. 谈谈农户计划[N]. 解放日报, 1945-02-25(4). [51] 《抗战日报》编辑部. 一切工作在于村[N]. 抗战日报, 1940-11-09(1). [52] 张铁夫. 大家讨论—延县川口五乡李家渠选举大会速写[N]. 解放日报, 1945-09-03(2). [53] 海稜. 人选对了——从第三行政组看新市乡选举[N]. 解放日报, 1945-09-02(2). [54] 雷加. 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散文杂文编1[G].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2: 483. [55] 丁冬放. 论集体劳动[N]. 解放日报, 1944-02-09(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49
- HTML全文浏览数: 849
- PDF下载数: 133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