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金属在土壤中不易随水淋滤,且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同时具有生物放大和富集效应,因此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农田生态系统和食品安全[1-2].如镉元素进入人体后可损害血管导致组织缺血引起多系统损伤[3].同种植物不同器官,不同生长阶段对汞、镉的吸收积累和分布,都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通常镉、汞进入植物细胞后,会与细胞内的谷胱甘肽(GSH)、植物络合素(PCs)、金属硫蛋白等发生络合,以络合物形式运往液泡内储存起来,从而使细胞液中游离Cd2+,Hg2+的浓度降低,减轻毒害作用[4-6].因此叶片中高质量浓度GSH或PCs很可能有助于叶肉细胞对镉、汞离子的络合和固定,减少其向水稻籽粒中的运输.硒是一种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每日适量的硒摄入,可以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率[7].在植物体内硒对GSH系统具有增强作用,且能够影响植物螯合肽(PCs)的合成[8-9],近些年关于硒对重金属的拮抗作用是研究热点. Zhang等[10]报道,在贵州万山汞矿附近随着土壤中硒的质量分数的升高,稻米中硒质量分数上升,土壤中的IHg和MeHg向稻米中的转运率降低. Hu等[11]研究表明,在土壤中施用0.5 mg/kg亚硒酸钠,糙米中的硒的质量分数增加,籽粒中镉的累积量下降了44.4%.张海英等[12]发现,草莓喷施2.5~5.0 mg/L适宜质量浓度亚硒酸钠能够有效抑制草莓叶片和果实对重金属镉和铅的吸收.叶面施硒是提高水稻籽粒硒的质量分数非常重要的途径[13],通过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抑制水稻吸收和转运重金属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给水稻喷施不同质量浓度亚硒酸钠,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水稻吸收和转运镉、汞的影响,以期为大米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及理论支撑.
全文HTML
-
盆栽试验所用土壤采自紫色土肥力和肥料效益国家监测基地的表层紫色土(0~15 cm),理化性质如表 1所示,供试水稻品种为Q优1号,土壤培养试验在自然光的温室大棚中进行.种子催芽后,水稻幼苗在石英砂中生长20 d,待水稻幼苗生长到约15 cm左右开始移栽.
-
试验设置1个Cd水平(1.5 mg/kg土),3个Na2SeO3·5H2O水平(0.2,1.0和5.0 mg/L),喷施等量清水做对照,1个Hg水平(2.0 mg/kg土)与3个Na2SeO3·5H2O水平(0.2,1.0和5.0 mg/L),喷施等量清水做对照,共8个处理,9次重复,共72盆.每盆装土10 kg. Cd,Hg以溶液的形式与土壤混合均匀,按每kg土192 mg P (KH2PO4),132 mg K(KCl),321 kg N(CO(NH2)2)施用底肥.淹水老化平衡4周后,挑选长势一致的水稻幼苗移栽到盆中,每盆栽种2株,并放于温室中培养,生长温度为25~30 ℃.在拔节期开始喷施硒,以后每间隔10 d喷施1次,于水稻籽粒成熟前20 d左右停止.喷施程度以叶正反面均与布满雾状水滴为度.在整个试验期间,盆内土壤始终保持淹水状态.在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中,每个处理分别收获3盆用于分析和测定.
-
水稻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分别取样,测定其叶片中的丙二醛(MDA)浓度,丙二醛(MDA)浓度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14]测定.
将水稻分为根和地上部两部分,分别用去离子水洗净,60 ℃烘干,并记录干质量,样品质量测定后粉碎,测定各部位硒、镉、汞质量分数.
硒、汞的测定:水稻样品烘干粉碎后用HNO3-H2O2(体积比3:1) 消解,用6 mol/L盐酸还原,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14].
镉的测定:水稻样品烘干粉碎后用硝酸-高氯酸(3:1) 消化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18].
-
数据处理中计算公式:
初级迁移系数PTI=茎叶中汞累积量/根汞累积量
次级迁移系数STI=穗(籽粒)中汞累积量/茎中汞累积量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应用Excel2007和SPSS13.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处理浓度间采用LSD法检验其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样品收获与测定
1.4. 数据处理
-
不同质量浓度的喷硒处理,水稻各生育期的生物量如表 2所示,结果表明,施用1.5 mg/kg镉,2.0 mg/kg汞没有对水稻产生毒害作用,随着喷硒质量浓度的增加水稻各部位的生物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说明喷硒对水稻各部位生物量无影响.
-
从表 4可以看出,当水稻生长在镉污染土壤中时,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处理对拔节期MDA浓度无明显影响.孕穗期当喷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小于1 mg/L时,各处理叶片中的MDA浓度无明显差异,但是当喷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5 mg/L时,叶片中的MDA浓度显著增加为1.097和0.983 μmol/L,分别比对照升高19.0%和14.7%,说明亚硒酸钠质量浓度过高水稻叶肉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强.在停止喷施亚硒酸钠后,成熟期各处理间MDA浓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
从图 1可以看出随着喷硒的增大水稻叶片中的硒质量分数升高.各处理不同时期水稻地上部硒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孕穗期、成熟期、拔节期.从图 2可以看出当喷施亚硒酸钠量相同时,水稻茎叶镉质量分数在拔节期最高,平均为1.549 mg/kg,约为孕穗期和成熟期的1.47~2.42倍.随着喷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大,拔节期茎叶的镉质量分数无明显差异,孕穗期和成熟期当喷硒质量浓度小于1.0 mg/L时地上部的镉质量分数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当喷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5 mg/L时,孕穗期地上部的镉质量分数为1.130 mg/kg,成熟期为1.019 mg/kg,比对照分别上升58.4%和34.4%.
由表 4可以看出籽粒中的硒质量分数随着喷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当喷硒量<1 mg/L时,随着喷施质量浓度的增大,籽粒中的镉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当喷施亚硒酸钠质量分数为5 mg/kg时,籽粒中的镉质量分数升高为0.385 mg/kg,比对照增加65%.说明低质量浓度亚硒酸钠对水稻籽粒的镉质量分数无影响,高质量浓度亚硒酸钠将使籽粒中的Cd质量分数升高.
-
从图 3可以看出随着喷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水稻茎叶中的硒质量浓度增大,与对照差异显著.从图 4可以看出随着喷硒质量浓度的增加各生育期茎叶中的汞质量浓度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说明喷硒能够提高茎叶中的硒质量浓度,但是对茎叶中的汞质量分数无影响.
从表 3可见随着喷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籽粒中的硒的质量分数逐渐升高,汞的质量分数先降低,后升高.当喷硒量<1 mg/L时籽粒中汞的质量分数平均为0.371 mg/kg比对照降低24.7%.当喷硒质量浓度为5 mg/L时,Hg质量浓度升高但依然低于对照组.说明喷施适量质量浓度的亚硒酸钠降低籽粒中的汞的质量分数.
-
从表 4可以看出各处理镉的初级迁移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成熟期、孕穗期、拔节期.喷施亚硒酸钠对拔节期隔的初级迁移系数(PTI)无影响.喷施低质量浓度亚硒酸钠(<1.0 mg/L)对孕穗期和成熟期镉的初级迁移系数(PTI)无影响,喷施质量浓度为5 mg/L时,孕穗期和成熟期初级迁移系数(PTI)分别为0.957和0.908,比对照上升38.4%和23.0%.喷施亚硒酸钠对孕穗期镉的次级迁移率(STI)无影响.当喷施质量浓度为5 mg/L时,成熟期镉的次级迁移率显著升高,约为对照的1.23倍.因此孕穗期和成熟期很可能是硒影响镉转运的关键时期.喷施低质量浓度的亚硒酸钠(<1.0mg/L)时,水稻地上部Cd质量分数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喷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过高将促进水稻对镉的吸收和转运.
各处理汞的初级迁移率(PTI)从大到小依次为成熟期、孕穗期、拔节期.喷施亚硒酸钠对水稻各生育期汞的初级迁移系数以及孕穗期汞的次级迁移系数无影响.当喷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0.2 mg/L时,成熟期汞的次级迁移系数为0.233,比对照降低27.9%.因此成熟期是硒影响汞转运的主要时期,喷施低质量浓度亚硒酸钠(0.2 mg/L)能够降低汞从茎叶向籽粒的转移.
2.1. 叶面喷硒对水稻各生育期生物量的影响
2.2. 喷施亚硒酸钠对水稻叶片中丙二醛(MDA)浓度的影响
2.3. 喷施亚硒酸钠对水稻茎叶和籽粒中硒、镉质量分数的影响
2.4. 喷施亚硒酸钠硒对水稻茎叶和籽粒硒、汞质量分数的影响
2.5. 喷施亚硒酸钠对水稻体内镉、汞迁移(PTI,STI)的影响
-
喷施硒能够显著的提高籽粒的中硒的质量分数(表 4),但是因为硒与硫的化学性质相似,硒能够影响含硫化合物的合成,因此当硒质量分数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18].本研究结果显示喷施适量质量浓度硒(<1 mg/L)能够降低孕穗期水稻叶片MDA浓度,硒质量浓度过高会加剧水稻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程度(表 3). Ding等[17]的研究也表明,当营养液中的硒质量浓度为0.2 mg/L时能够降低水稻叶片中MDA的浓度,当硒质量浓度提高到0.8 mg/L时,叶片中MDA的浓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喷施低质量浓度亚硒酸钠(<1 mg/L)为益.
在植物体内镉主要以PC-Cd络合物或者是Cd-GSHx络合物的形式运输,较高的GSH和PCs质量分数有助于镉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移[20].植物细胞中的谷胱甘肽质量浓度受到含硒GSH-Px和不含硒GSH-Px的影响[21].施硒可以增强细胞内GSH-Px的活性[13, 25],增加细胞内GSH的质量浓度[23].在本试验中,喷施低质量浓度硒(<1 mg/L)对水稻叶片镉质量分数无影响,当喷硒质量浓度为5 mg/L时,在孕穗期和成熟期茎叶和籽粒中镉质量分数、PTI、STI明显升高(图 2,表 4).张雯等[19]也报道,给水稻幼苗叶面喷施质量浓度为500 mg/L亚硒酸钠,地上部的总镉质量分数和叶片中可溶性镉的质量分数升高.因此叶面施硒很可能使水稻体内的GSH和PCs质量分数升高,从而加强了根部镉向地上部的运输,这从侧面证明施硒能够降低植物体内Cd质量分数主要是因为施硒能够降低土壤中镉的有效性. Hu等[11]也表示,在土壤中施用0.5 mg/kg的亚硒酸钠,镉从土壤到铁膜镉的转移系数下降71%,而镉从茎叶向籽粒中的转运能力与对照差异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喷施高质量浓度硒成熟期水稻籽粒中镉升高,汞质量分数却有所降低(表 3),因此植物体内镉的移动性很可能强于汞.
当前关于硒汞拮抗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硒能够降低植物体内的汞质量分数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在土壤中形成硒汞难溶物的形成来降低土壤中汞的有效性[10];在植物根部硒汞大分子难溶物,由于这种难溶物不能通过凯氏带,从而减少汞向地上部的运输[24];加强植物体内半胱氨酸对无机汞离子的络合,降低其向籽粒中的转运[25].在本实验中喷硒对水稻各生育期茎叶中的汞质量分数和PTI无影响,只有成熟期籽粒中汞质量分数和STI有所降低(图 4,表 4),这间接说明土壤是硒汞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
-
1)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拔节期和成熟期水稻叶片丙二醛(MDA)浓度无影响,低质量浓度质量浓度硒(<1 mg/L)能够降低孕穗期水稻叶片MDA浓度,质量浓度过高(5 mg/L)会加剧水稻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程度.
2) 叶面喷施低质量浓度亚硒酸钠(<1 mg/L)对水稻茎叶、籽粒中的镉质量浓度无影响.质量浓度过高(5 mg/L)会使促进孕穗期和成熟期镉向茎叶和籽粒中的迁移,从而使茎叶和籽粒中镉质量分数增加.
3) 叶面喷施低质量浓度亚硒酸钠(<1 mg/L)能够减少成熟期茎叶中汞向籽粒的迁移,从而使籽粒中的汞质量分数降低.但是喷施亚硒酸钠对水稻各生育期茎叶中的汞质量分数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