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小鼠的致病力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苗丽娟, 李静姬, 李一经.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小鼠的致病力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9): 42-47. doi: 10.13718/j.cnki.xdzk.2018.09.007
引用本文: 苗丽娟, 李静姬, 李一经.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小鼠的致病力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9): 42-47. doi: 10.13718/j.cnki.xdzk.2018.09.007
Li-juan MIAO, Jing-ji LI, Yi-jing LI. The Pathogenicity Study of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Jilin Strain to Mice[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8, 40(9): 42-47. doi: 10.13718/j.cnki.xdzk.2018.09.007
Citation: Li-juan MIAO, Jing-ji LI, Yi-jing LI. The Pathogenicity Study of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Jilin Strain to Mice[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8, 40(9): 42-47. doi: 10.13718/j.cnki.xdzk.2018.09.007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小鼠的致病力研究

  • 基金项目: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0623004TC);吉林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项目(2016200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苗丽娟(1978-), 女, 满族, 博士研究生, 副教授, 主要从事预防兽医学研究 .

    通讯作者: 李一经,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图分类号: S858.28

The Pathogenicity Study of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Jilin Strain to Mice

  • 摘要: 选取磐石病毒株(PS0901)、蛟河病毒株(JH0901)、桦甸病毒株(HD0901)、舒兰病毒株(SL0901)为试验材料,对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的致病力展开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蛟河病毒株(JH0901)、桦甸病毒株(HD0901)对于小鼠脾脏和肾脏的致病力都比较明显.
  • 加载中
  • 图 1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于肺脏组织的亲嗜性

    图 2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于脾脏组织的亲嗜性

    图 3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于肾脏组织的亲嗜性

    图 4  小鼠脾脏组织的病理切片

    图 5  小鼠肾脏组织的病理切片

  • [1] 刘艳芳.运用Markov链对我国猪肉产量进行趋势预测[J].中国猪业, 2012, 10(3):7-10.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QK201200576627
    [2] doi: http://www.cabdirect.org/abstracts/20002217134.html MAGAR R, MULLER P, LAROCHELLE R. Retrospective Serological Survey of Antibodiesto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1 and Type 2[J]. Can Vet Res, 2015, 64(8):184-186.
    [3] 刘长明, 危艳武, 陆月华, 等.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LG株)的研制与应用[J].畜牧兽医科学信息, 2015, 29(9):29-30.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yfsyxjz201009016
    [4] 崔尚金, 蔡阳, 陈欣.检测猪圆环病毒DNA的竞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4, 26(5):347-352. doi: 10.3969/j.issn.1008-0589.2004.05.008
    [5]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NSTLQK/NSTL_QKJJ026428162/ TUIJA KEKARAINEN T M, MONTOYA M, MATEU E, et al.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Induced Interleukin-10 Modulates Recall Antigen Responses[J].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2015, 89(11):760-765.
    [6] TIMMUSK S, FOSSUM C, BERG M.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Replicase Binds the Capsid Protein and an Intermediate Filament-Like Protein[J]. Gen. Virol, 2016, 87(11):315-323.
    [7]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OAPaper/oai_pubmedcentral.nih.gov_533909 FENAUX M, OPRIESSNIG T, HALBUR P G, et al. Two Amino Acid Mutations in the Capsid Protein of Type 2 Porcine Circovirus (PCV2) Enhanced PCV2 Replication In Vitro and Attenuated the Virus In Vivo[J]. Jounal of Virology, 2014, 13(4):440-446.
    [8] CHEUNG A K.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nscriptional Patterns of Pathogenic and Nonpathogenic Porcine Circoviruses[J]. Virol, 2013, 310(1):41-49.
    [9] 罗玉均, 张桂红, 陈建红, 等.圆环病毒2型对BALB/c小鼠的感染试验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8(10):55-57. doi: 10.3969/j.issn.1004-7034.2008.10.029
    [10]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nnykjtx-e201701033 ALLAN G M, ELLIS J A. Porcine Circoviruses:a Review[J]. Vet Diagn Invest, 2015, 12(4):3-14.
    [11] RUIZ F F, VICENTE J, VIDAL D, et al. Seroprevalence of Six Reproductive Pathogens in European Wild Boar(Susscrofa) from Spain:the Effect on Wild Boar Femal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J]. Theriogenology, 2016, 65(4):731-743.
    [12] 苗岚飞, 崔尚金, 张超范, 等.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昆明小鼠模型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学, 2008, 38(6):475-478.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sykj200806005
    [13] doi: http://europepmc.org/articles/PMC4534452 SHAN Y, SUSAN C, TANJA O, et al. Development of a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Assay to Detect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Transcription as a Measure of Replication[J].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15, 123(1):109-112.
    [14] LIPEJ Z, SEGALES J, JEMERSIC L, et al. First Description of 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PMWS) in Wild Boar (Susscrofa) in Croatia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Partial PCV2 Sequences[J]. Acta Vet Hung, 2017, 55(3):389-404.
    [15]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NSTLQK/NSTL_QKJJ025841161/ OPRIESSNIG T, RAMAMOORTHY S, MADSON D M, et al. Differences in Virulence among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Isolates are Unrelated to Cluster Type 2a or 2b and Prior Infection Provides Heterologous Protection[J].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2016, 89(5):2482-2491.
  • 加载中
图( 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61
  • HTML全文浏览数:  590
  • PDF下载数:  7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2-24
  • 刊出日期:  2018-09-20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小鼠的致病力研究

    通讯作者: 李一经,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作者简介: 苗丽娟(1978-), 女, 满族, 博士研究生, 副教授, 主要从事预防兽医学研究
  • 1. 东北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学院, 哈尔滨 150030
  • 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长春 132101
  • 3. 预防兽医学吉林省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2100
基金项目: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0623004TC);吉林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项目(20162005)

摘要: 选取磐石病毒株(PS0901)、蛟河病毒株(JH0901)、桦甸病毒株(HD0901)、舒兰病毒株(SL0901)为试验材料,对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的致病力展开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蛟河病毒株(JH0901)、桦甸病毒株(HD0901)对于小鼠脾脏和肾脏的致病力都比较明显.

English Abstract

  • 猪圆环病毒Ⅱ型可引起断奶仔猪发生多系统衰竭、成年猪综合性肾病、成年猪坏死性肺炎、成年猪不孕不育、孕猪流产等多种疾病,对肉猪的繁殖饲养具有重大威胁[1-2]. 1974年,德国科学家首先发现了猪圆环病毒,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不具有致病力的猪圆环病毒被称为Ⅰ型,具有致病力的猪圆环病毒被称为Ⅱ型[3-4]. 21世纪初,我国首次发现并从国内猪群中分离出了具有致病力的猪圆环病毒Ⅱ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我国已经成为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5].猪圆环病毒Ⅱ型不仅引发疾病的种类多,而且对两种性别、幼年到成年的猪均可感染,一旦感染发病率超过50%、致死率超过3%、个别区域的致死率最大达到40%[6].猪圆环病毒Ⅱ型的病毒粒子没有囊膜,粒子主要由核酸和衣壳蛋白构成,从形状上看呈现20面体的对称结构,直径大小为17个nm[7].从遗传特征上看,猪圆环病毒Ⅱ型的基因组是单股环状双向的DNA,其基因序列全长,或为1 767 bp或为1 768 bp[8].在世界各地发现的猪圆环病毒Ⅱ型,具有较为保守的遗传特性.从一些研究来看,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核苷酸同源性介于93%~100%之间,这表明猪圆环病毒Ⅱ型核苷酸地域分布差异不明显[9-10].从组织亲嗜性来看,猪圆环病毒Ⅱ型的亲嗜性非常广泛,对于猪的淋巴结组织、心脏组织、肝脏组织、脾脏组织、肺脏组织、脑组织、胸腺组织、胰腺组织、肠管组织、膀胱组织都具有亲嗜性[11-12].感染后的猪体内,淋巴结组织和脾脏组织中的病毒含量最高.猪圆环病毒Ⅱ型一般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入猪体内对淋巴细胞进行感染,这种感染会导致淋巴细胞的调亡进而损伤淋巴组织,白细胞随之减少、血清抗体无法有效中和病毒,最后病毒向猪体其他组织蔓延,从而导致临床症状的发生[13-15].因为个体差异、疫苗接种等因素,感染猪圆环病毒Ⅱ型的猪也可能不出现临床症状.感染猪圆环病毒Ⅱ型,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猪的致死率将超过70%[16].本文将以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小鼠的致病力,并以此对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的致病力进行判断.

  • 本次对于致病力的研究,主要针对笔者所在地区进行.因此,选取了吉林省4个县市的猪圆环病毒Ⅱ型病毒株,分别是磐石病毒株(PS0901)、蛟河病毒株(JH0901)、桦甸病毒株(HD0901)、舒兰病毒株(SL0901).在试验中还采用了猪圆环病毒Ⅱ型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实验小鼠100只.所用的主要仪器包括荧光定量分析仪、超净工作台等.

  • 选取5周大小的小鼠100只,分为5组,每组20只.其中,第1组小鼠注入浓度为2%的DMEM细胞培养液,第2组小鼠注入PS0901株细胞毒,第3组小鼠注入JH0901株细胞毒,第4组小鼠注入HD0901株细胞毒,第5组小鼠注入SL0901株细胞毒.病毒液的注入,采用腹腔注射方式为主,时间间隔周期为7 d,每隔7 d注射1次.第1组小鼠是其余4组小鼠的参照对象.

  • 在小鼠第一次感染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后,对下一个注射周期内处死的小鼠,执行解剖处理并观察小鼠体内各个脏器的病变情况,包括肝脏组织、肺脏组织、脾脏组织、肾脏组织、肠道组织膜内淋巴结.对这些脏器组织采用TaqMan荧光执行定量的PCR检测,对检测结果进一步采用Eviews进行方差比较.

  • 取出已经感染的小鼠各脏器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制作,进一步经过染色处理便于各个脏器病理变化的观察.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为:①病理组织取材,组织大小设定为0.5 cm3;②病理组织固定,将病理组织投入到浓度为10%的甲醛溶液中固定处理24 h;③脱水处理,将固定好的病理组织脱水处理,分别采用浓度为30%,50%,70%,80%,95%的酒精处理;④透明化处理,采用二甲苯溶液对病理组织进行透明脱水处理;⑤浸蜡处理,将透明处理的病理组织分别放在一杯软石蜡和量杯硬石蜡中;⑥包埋处理,将浸蜡处理后的病理组织放置在包埋框中;⑦切片处理,将包埋后的病理组织蜡块运用切片机切成5~7 μm之间的切片;⑧贴片处理,让切片自然伸展后放在载玻片上烘干;⑨染色封装处理,将贴片处理的病理组织,采用二甲苯、各种浓度酒精、染色液执行脱蜡进水染色处理,进而盖上盖玻片完成封装,以备镜检.

  • 检测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的组织亲嗜性,分别考察小鼠肺脏、脾脏、肾脏3个部分的情况.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于肺脏组织亲嗜性的结果,如图 1所示.

    图 1中分别显示了病毒感染后7 d,14 d,21 d,28 d,5组注入肺脏组织的病毒含量变化.从图 1中可以看出,SL0901组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核酸浓度一直比其他3组高,并且在第21 d达到最大值,说明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SL0901对于小鼠肺部组织的亲嗜性最强.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于脾脏组织亲嗜性的结果,如图 2所示.

    图 2中分别显示了病毒感染后7 d,14 d,21 d,28 d,5组注入脾脏组织的病毒含量变化.从图 2中可以看出,第4组HD0901、第5组SL0901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核酸浓度都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随后又有一定程度升高.第2组PS0901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核酸浓度先升后趋于平稳,第3组JH0901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核酸浓度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于肾脏组织亲嗜性的结果,如图 3所示.

    图 3中分别显示了病毒感染后7 d,14 d,21 d,28 d,5组注入肾脏组织的病毒含量变化.从图 3中可以看出,第2组PS0901、第4组HD0901、第5组SL0901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核酸浓度变化趋势接近,都在21 d最低,第3组JH0901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核酸浓度则恰好相反,在第21 d达到最高.

  • 分别对小鼠的脾脏和肾脏进行了H.E.染色观察.

    小鼠脾脏组织的5组切片结果,如图 4所示.

    图 4中可以看出,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于小鼠脾脏组织的感染,大小及结构分布都表现得不均匀,并且出现了和小鼠脾脏小体融合的情况.其中,第2组PS0901、第3组JH0901出现的融合最为严重.

    小鼠肾脏组织的5组切片结果,如图 5所示.

    图 5中可以看出,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对于小鼠肾脏组织感染,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细胞增生.第2组PS0901、第3组JH0901的情况最为严重,导致了较为明显的肾脏病变,包括肾小球囊腔出现萎缩、毛细血管出现破裂.

  • 从组织亲嗜性来看,猪圆环病毒Ⅱ型的亲嗜性非常广泛,对于猪的多种组织具有亲嗜性,从而导致猪的某些脏器组织衰竭,诱发严重的疾病并导致高致死率.但是,猪圆环病毒Ⅱ型在不同地区的变种,以及侵入个体的不同会表现出一些差异.

    本文重点考察了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的致病力影响,分别对比了磐石病毒株(PS0901)、蛟河病毒株(JH0901)、桦甸病毒株(HD0901)、舒兰病毒株(SL0901)的不同情况.通过一系列组织亲嗜性实验发现:

    1)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SL0901对于小鼠肺部组织的亲嗜性最强;

    2)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HD0901在第14 d时对于小鼠脾脏组织的亲嗜性最强;

    3) 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SL0901在第7 d时对于小鼠肾脏组织的亲嗜性最强;

    而从组织切片结果可以看出,猪圆环病毒Ⅱ型吉林株PS0901,JH0901一旦对脏器组织构成感染,其病变情况则更为严重,会出现肾小球囊腔萎缩、毛细血管破裂等病情.

参考文献 (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