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其在我国社会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已从高度资源依赖型社会文化事业转变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1978年前,我国大陆的旅游业发展规模十分有限,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各地的旅游产业不断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旅游业的贡献度和地位也持续提升.一些发达地区通过大规模投资,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旅游行政部门的行为都在逐步规范,旅游投资更加科学和市场化,有力激发了旅游业的自身活力.
旅游业对于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能够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与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行业紧密相关,可以提高就业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我国就业困难的问题;此外,通过发展旅游可以有效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帮助地方调整经济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1].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一般会受到人力资源条件、物资资源条件、交通资源条件、信息金融服务条件及宏观经济条件等影响[2].青海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其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受到人力、交通等方面的限制,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旅游投资效率低下.因此,本文在对旅游业投资效率概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构建出旅游业投资效率模型,并以青海省旅游业作为模型验证对象.针对青海省18个景区,选取资金投入总量、从业人员数量、旅游收入、旅游人次等指标,分析青海省旅游业2016-2018年的投资效率,并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为新形势下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全文HTML
-
所谓投资,指的就是能够使得个人或组织的财富发生变化的投入产出行为.判断标准不同,投资类型也大相径庭.根据投资对象,可以把投资分为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实物投资指的是在企业进行投资时,其对象主要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例如企业生产中所需的设备、厂房的租赁等[3].实物投资中主要涉及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资产的价值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但投资回收期较长.金融投资是指企业的投资对象是某些具有货币价值的资产,例如比特币、股票等.金融投资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且投资中所涉及到的资产都是无形的,风险较高,但收益也会比较大.本文中的旅游投资对象主要是酒店、交通等,属于实物投资[4].
投资效率指的就是在投资活动中所消耗的资源与产生的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都必须在既定的投入条件下,对产出及经济资源的利用作出衡量.若是某个企业的价值随着投资项目的增加而提升时,那么此时该企业的投资行为就被称为是有效投资;反之,若企业价值没有随着投资项目的增加而发生变化,那么此时企业的投资行为就是非效率投资[5].
-
投资效率评价指标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构建.
从静态角度来看,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为投资总效率,是衡量投资行为总体的效率指标,而投资总效率是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的乘积.由此可见,若要提高投资总效率,必须高度重视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两个因素[6].规模效率是指用于发展的资源要素投入对于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当资源要素的投入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时,该时期的企业投资效率就是低下的[7].因此,要通过适当增加资源要素投入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效率.技术效率是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水平所能够发挥出的程度,也就是说在某种技术和环境下,用特定的收入实现最大产出的能力和意愿.若一个企业在既定的投入条件下能够获得最大的潜在生产力,其技术效率就是较高的[8].
从动态角度来分析,对于投资效率的总体衡量指标是全要素生产力指数.这个指标主要是对企业总投入下产出的生产率指标进行衡量,同时其还被认为是企业科技进步的衡量指标[9].在动态模型DEA中全要素生产力指数是技术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的乘积,若这个值大于1,则表明企业的生产率有所提高;小于1,则表明企业生产率下降;等于1时则是生产率不变.技术效率变化衡量的是由技术效率引起的企业潜在生产能力的提高或降低,若大于1,说明潜在的生产力会提高;小于1,表明生产力降低;等于1则不变.技术进步指的是由于某种工具或者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即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因而若这个值大于1,则表明企业的技术增长;小于1,表明企业技术下降;等于1时则是不变.
1.1. 投资效率的定义
1.2. 投资效率评价指标
-
1978年,查恩斯(Charnes)、库珀(Cooper)和罗兹(Rhodes)在法雷尔(Farell)关于生产效率评价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法[10].其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和多产出的决策单元进行评价,从而判断是否具有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是一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11-12].在国内旅游业绩效和评价的诸多研究之中,学者们大多都会采取此方法对旅游投资效率进行评价.
-
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每个DMU(j=1,2,……n)都有m种类型的输入(表示对资源的消耗)以及S种类型的输出(表示成效的信息量),其形式分别用输入向量X1和输出向量Y1表示:
其中,xji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的第i种类型输入的输入量,xji>0;yjr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的第r种类型输入的输入量,yjr>0;i=1,2,……m;r=1,2,……s;j=1,2,……n.
由上述变量可以构造出DEA两大模型,分别为产出导向CCR效率模型和产出导向BBC效率模型.
产出导向CCR效率模型为
产出导向BBC效率模型为
DEA模型中的CCR模型和BBC模型是生产个体效率中最常用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衡量生产个体效率.
2.1. 数据包络分析法
2.2. 投资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根据研究模型需求,选取青海省18个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即青海湖(Dum1)、西宁塔尔寺(Dum2)、二郎剑景区(Dum3)、仙女湾景区(Dum4)、茶卡盐湖(Dum5)、坎布拉风景区(Dum6)、青海省博物馆(Dum7)、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Dum8)、循化班禅故居(Dum9)、金银滩海北原子城(Dum10)、乐都瞿昙寺(Dum11)、同仁下吾屯寺(Dum12)、同仁上吾屯寺(Dum13)、同仁郭麻日寺(Dum14)、同仁隆务寺(Dum15)、北禅寺(Dum16)、岛岛(Dum17)、青海湖沙岛(Dum18),以观测青海省旅游业的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本文选取青海省旅游资金投入总量、从业人数作为投入指标,旅游收入、参观人次作为产出指标.选取的资金投入总量反映景区的财力投入,从业人数作为其人力资源投入,这两项对于景区是比较稳定且十分重要的投入.另外,这两项数据的可得性及可信度也比较高.
所有数据均是通过《青海省旅游局统计信息》以及实地走访所得,并根据这些数据建立数据库,对青海省旅游业投资效率进行研究分析.出于对数据资料的保护,在文中未直接引用原始数据.
3.1. 评价对象的选择
3.2.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为了对青海省旅游业投资效率状况更好地分析和解释,本文采用DEA分析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计算2016-2018年投资效率变化情况,对不同时期18个景区的整体运行状态进行了分析.
-
表 1为2016年青海省旅游投资静态效率评价结果,显示了18个景区的投资静态效率值及其分解效率值. 2016年,青海省Dmu13(同仁上吾屯寺)的总效率达到了1,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也均达到了1,而规模报酬保持不变.这说明该景区的投资效果较好,充分发挥出了文化旅游的经济作用和教育作用.但是,其投入产出状态已经达到饱和,无法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发展效率进一步提高.此外,有7个景区的总效率大于0.5,10个景区的总效率小于0.5,说明当年的景区投资效率总体不是很理想.
表 2为2017年青海省18个景区的静态效率值及其分解效率值.从表 2可以看出,2017年青海省景区的总效率较2016年有所提高,其中3个景区的总效率均达到了1.067,增加了2个投资有效的景区.但仍有13个景区的总效率低于0.5,占总景区的72.22%,说明大部分景区的投资效率仍不理想.
表 3为2018年青海省18个景区的静态效率值及其分解效率值.从表 3可以看出,2018年青海省的3个景区的总效率均达到了1.033.相较于2016年来讲,增加了2个投资有效的景区.与2017年相比,数量无差异.但2018年青海省旅游投资总效率较2017年有所提升,平均值从0.461增加到0.477.说明2018年青海省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投入产出效率更高.
从表 4可以看出,2016-2018年青海省旅游投资总效率和规模效率呈逐年提高趋势,技术效率有所波动,2017年较2016年下降了3%,但2018年已小幅回升.
-
表 5反映了2016-2018年青海省旅游投资动态效率评价结果.通过从整体上对2016-2018年青海省旅游投资效率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这3年青海省技术效率平均为1.052,说明这3年以来青海省的旅游业在特定投入下的产出能力总体呈现出提升趋势.技术进步平均值为1.038,说明青海省的旅游业技术进步显著,生产能力也随之得以大幅提升.同时,由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因素的共同积极作用,青海省旅游业全要素生产力指数的平均值达到了1.111,说明青海省旅游投资总体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潜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
通过上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青海省2016-2018年旅游投资效率的分析发现,青海省旅游投资总效率呈逐年提高趋势.此外,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也较为理想,进而提高了全要素生产力指数.虽然青海省旅游总体投资效率较好,但有些景区的情况却值得担忧.从静态投资效率来看,2016-2018年投资总效率低于0.5的景区分别有10个、13个、11个,分别占了当年景区总数的56%,72%,61%,说明大部分景区的投资效率堪忧,政府需要对投资效率差的景区进行指导,这些景区也需要大幅提高投资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动态投资效率角度来看,2016-2018年景区的全要素生产力指数虽然大部分都大于1,但平均值也只有1.111,说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青海省近3年的旅游投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率,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